春节后广州将给公车装上GPS
从春节后开始,广州要首先给市管干部的公车装载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便于监督管理,然后再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身份识别技术等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对公务用车的全方位跟踪管理。据悉,去年广州已在黄埔区、市财政局、市城管执法局三个单位试点用GPS对公务用车使用情况实时全程监控,较好地解决了公车私用问题,试运行期间平均节省费用达到24%。[详细][参与微博讨论]
用高科技手段防止公车腐败
给公车装上GPS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李丹阳认为,西方国家公车使用很少,主要因公务员人数没有中国这么庞大,另外管理上也非常严格,他们会用GPS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监控公车使用,国内也可以效仿。“这种方式是一种监督方式,既能保证无论是机关领导还是办事人员,都只在执行公务时用到车,也可以防止出现公车私用行为。”[详细]
-
关键是有没有决心
记者了解到,2009年,广州市政协委员黄慧敏就曾建议,在所有公车上装GPS防治腐败,广州市纪委监察局答复表示,由于考虑到费用问题,目前在所有公车上装GPS条件尚未成熟。黄慧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装一个GPS和后台维护费用都并不多,关键是看有关部门有没有这个决心。[详细]
车辆进入禁止区域立即报警
林秋城详细分析道,监控功能可以包括:随时查询目标车辆的精确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查询目标车辆历史轨迹,将一段时间内所到之处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在不允许公车进入的相关区域设置电子围栏,当车辆进入禁止区域时立即通报;随时查询车内情况,包括录音、照相、摄像等;随时通过监控平台与车内人员以语音或短信方式通信等。“运用以上功能,公务用车卫星监控平台可以随时发现公车私用的现象,可以查证公务人员生活腐败的有力证据。”[详细]
凤凰调查
调查 |
卫星定位恐难根治公车腐败
卫星定位看上去很美
如果不从根本上减少公务车数量,让其回归到合理适度的水平,那么就算公车改革办法玩出花样来,恐怕也解决不了大量公车私用的问题。至于用GPS为公车定位,想法好则好矣,可操作性却不强。别的不说,谁来监管公车的定位与跟踪,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如果自己监督自己,那么这样的GPS定位不要也罢;如果是第三方监督,他们的监督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同?能成为公车私用的证据吗?如果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就算GPS定位的设想看上去再美,也无济于事。[详细]
-
网友调侃:没用,拔掉电源线不就可以了吗?
正如网友调侃:没用,拔掉电源线不就可以了吗?这的确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对抗GPS的方法,但凡有能力公车私用者,也并非“凡人”,编一个理由对付监控和核实并不难。而监控发生在车内的腐败,更是无稽之谈,明明装着GPS,公务人员会让腐败交易发生在车厢内吗?至今发生的腐败案件,仿佛还没有一起是公共监控录像给抓到的。[详细]
谁来监督才是大问题
即便没有GPS,监管部门只要肯花些时间精力,是不难发现一些公务车成天都在忙些什么的。而公车之所以会成为脱缰之马,不是政策制度太少,办法措施不多,而是对公车私用现象的监督和惩戒往往流于形式。本来,管好公车,是纪检监察官员的分内之责,然而现实是,这些人本身就是公车消费的最大受益者,让他们去严管公车,触及的是他们自身既得利益,他们能乐意吗?滥用公车的是这些人,管公车滥用的还是这些人,这种情况下,恐怕装了GPS也无济于事。[详细]
相关内容
政协委员:公车挂专用车牌接受监督
“遏制公车私用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公车公示出来,让老百姓一起监督。”两会期间,重庆市政协委员杨斌提议,重庆市应该率先实施公车挂专用车牌的制度,以便于社会监督。到底是不是公务用车,市民是无法从车牌号上辨认的。杨斌说,公车改革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减少公车消耗的社会资源,遏制公车私用,是党和政府接受群众监督、努力改善机关形象的重要课题。[详细]
北京公车数量有望年年公布
北京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孟景伟18日表示,北京市财政局将在3月份向社会公布北京市公务用车的数量,并有望以后年年公布。
2010年12月底,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叶晓静以市民身份,向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交通委以及北京市财政局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北京市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北京市全额财政拨款单位所购置的公务车辆总数及具体型号。[详细]
两会委员 纷纷献计
收拥堵费公务车不差钱
“收拥堵费?有钱人会在乎这个么?”罗必良说,尤其是当前公务车数量如此大的情况下,花的钱又不是自己的,起不到减少中心城区车流问题。而采取单双号限行政策,肯定也讨不了好,“老百姓不会支持的”。罗必良进一步分析说,买了车就属于个人私有财产,如何使用是个人决定的,若政府强行限制,就要在税费方面给予减免,“各种费用都至少要减一半,否则谁会支持?”[详细]
-
拥堵不该由老百姓埋单
对与收取拥堵费,广东省政协委员苏忠阳持反对态度,他认为:“提议收取拥堵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物价上涨,老百姓的生活支出增大,幸福指数下降。”苏忠阳认为,解决拥堵关键在于完善公共交通系统。“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乘坐公交地铁?因为不方便。我们的政府不仅要提倡百姓乘坐公交地铁,还要切实完善公共交通服务。”[详细]
公车私车一视同仁
广东不限购私车,而是先拿公车开刀,限制公务车使用,不仅正视了公车致堵这一因素,更是立足于让公车在解决拥堵问题中当好表率,这就把百姓心中的不平给抹平了。如果治堵办法对公车不管用,百姓当然就会有点儿气不顺,至少也得公车、私车平等对待不是?先拿公车开刀,不护短,不给自己留后门,就更让百姓相信你的决策公道。当然,在各个城市的道路上,行驶的公车数量差别很大,有些亦非城市决策者所能左右,不过有这样的决策方向,总是不愁找不到办法的。[详细]
相关评论
公车改革前提为公布数量与费用
新华社文章说,公车改革是精细化管理、科学管理的系统工程,技术核心方向是合理压缩公务车全流程的各项开支,政策核心方向则是以公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公车数量和支出费用公开则是改革深入进行的大前提。[详细]
公车改革为什么难
姜文在《让子弹飞》里,让张麻子在衙门口宣布自己来鹅城只做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北京治堵方案在人心惶惶中“出世”,新华社报道也特意撰文指出:“城市治堵须多一些公平考量。”以纳税凭证为门槛“限外”,在北京,已不仅用于购房,也用在购车上。限制外地人购房仅仅要求“在本市缴纳个税一年以上”,而购车则需“持本市暂住证且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才能参与摇号,要求显然更为苛刻。[详细]
最新话题榜
专题策划:肖建华 专题制作:林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