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政策将定调汽车业走向 两会后出台
政策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向来深远,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业未来5年走向如何,与政策紧密相关。最新消息显示,给汽车业发展定调的“基本大法”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在征求意见近两年后,可能在今年“两会”后正式出台,这个政策一度被业界解读为2004年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升级版。[详细][评论][参与微博讨论]
车主关注之汽车召回
国内消费者对汽车召回过敏 监管环境疏松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强硬和强大召回调查能力和法规威慑力,对国内消费者的保护将软弱乏力,消费者对待海外召回消息的"过敏反应"恐怕也会越来越严重。即使是主动召回,也往往会被披上一层妖魔化的外衣。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因为长期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弱势消费者对强势厂家的极度不信任,以及一些媒体对待真正的主动召回的误读。[详细]
-
汽车召回中的傲慢与偏见
谈到维权心得,郑宇民说:消费维权也是一种国家战略。制度缺失、监管缺失和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的缺失,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三大问题。诚哉斯言!不怕制度缺失,也不怕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就怕监管部门不作为,如果多一些郑宇民,丰田公司怎敢傲慢? [详细]
处罚“凶猛” 汽车产品召回管理酝酿升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的针对该《条例》的研讨会上就有代表直言,此次《条例》中规定的处罚额度高、范围大,如果真按最高限额实施对企业将是致命打击。 更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召回新规如从部门规章升级为国家行政法规或法律,违规车企在支付罚金的同时,甚至还要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详细]
凤凰调查
|
车主关注之交通治理
开车难、停车难、用车难:中国车主幸福指数低
2010年,新进的车主有车的幸福梦想刚开始,就经历了买车难、开车难、用车难的三难问题。套句俗语,如果你爱她给她买辆车吧,如果你恨她也给她买辆车吧,拥有了车就能体会到“鸭梨山大”的难言滋味。显然车主在享受了车市飞扬的红利的同时,也为车市不正常的增长所引发的消费环境问题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详细]
-
代表委员最关注交通治理 政协提案近二百
如何治理交通拥堵,成为代表、委员今年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在民生问题上,代表议案关注度最高的为交通问题,共有30多件。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李春增介绍,今年市政协大会收到的1302件提案中,近500件涉及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其中涉及如何治理交通拥堵达近200件,交通已然是委员关注的最热的民生问题。[详细]
北京承诺“十二五”期间有效治理交通拥堵
2011年北京要综合治理交通拥堵,全面实施缓解交通拥堵各项措施,确保见到实效;加快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完善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保持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零增长。过去5年里,北京经济社会事业实现快速发展,但机动车过快增长,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470万辆,缓解交通拥堵刻不容缓。[详细]
相关内容
中国车辆猛增 引地方“两会”热议
2010年中国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新车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车辆在提升了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之余,随之而来的车辆拥堵、出行难、停车难、能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日趋严峻。中国各地正在举行的地方人大、政协“两会”中,迅速庞大的汽车产业带来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详细]
北京"两会"议案 为汽车社会献计献策
限制购车、鼓励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交等方面的话题成为今年北京“两会”的焦点。与会代表们希望政府的交通治堵措施能够做到多元化梳理、科学化疏导。现在主要是数量的问题。治堵是一个综合的治理工程,光限购不能完全解决治堵的问题,但是限购一定是最快速解决的一个方法。[详细]
车主关注之新能源汽车
高油价时代 我们期待新能源汽车
对如今的用车成本,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日发生着改变。改变驾驶习惯、减少车内不必要的负载、使用新型节能减排的新能源汽车等方式,降低油耗。国家政策、油价、交通环境等的改变,消费者的购车心理诉求的转变……综合这些种种因素,在这样的高油价时代,离我们开上新能源汽车还远吗?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会如消费者所愿吗?[详细]
-
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实施两年初见成效
从目前透露出的《规划》细则看,中央财政将投入上千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国家将继续执行相关补贴政策,同时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扶持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基本上看,“十城千辆”的示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积极向上的示范作用。[详细]
各地车企十二五目标率先出炉 争抢新能源
去年,北京市安排出租车补贴4亿元,为全市6.66万辆出租车每月发放补贴,相当于每车每月有500元左右的油补。在2008年最高的时候,每月的油补曾突破过1300元,后来油价下降,政府补贴也相应减少。现在的成品油价虽然比2008年还高,但是政府的油补却不及当时的一半。如果这次能提高油补标准,或许,出租车就不用再涨价。至少,在考虑调价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政府补贴水平能否提高,这样调价的幅度才可能不那么高。[详细]
相关评论
政协委员郑实建议:停车费提高部分应监管
郑实说,依靠经济杠杆引导人们绿色出行,也是全世界通行的一个方式,与国内的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相比,北京的停车收费还比较低。他同时认为,采用经济杠杆也不能走极端,否则就会出现少数有钱人垄断道路资源的情况。要结合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对城市公共资源进行分配,避免城市公共资源被少数人垄断。[详细]
工信部:治理交通拥堵不等于限制汽车业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27日表示,治理交通拥堵并不等同于对汽车工业的限制,我国将会取得兼顾汽车发展和保障城市交通通畅的双赢局面。朱宏任是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以上表态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国家对于扩大汽车消费给予了特殊的政策支持,汽车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