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加强公务车规范 党政机关禁配进口越野车

今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省部级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专项治理公车私用,两个《办法》下发后,党政机关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含SUV车型)。确因地理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的,可以适当配备国产越野车,但须严格审批程序,纳入车辆编制,实行集中管理,不得作为领导干部固定用车。[详细][评论][微博]

 

号称“史上最严”的公车改革

公务用车每20人配一台

《办法》明确了公务车的类别,将其分为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根据人员编制、领导职位和工作需要等因素,中央和国家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编制按每20人不超过1辆确定。据悉,“20人配1车”的办法目前暂适用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对于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编制标准,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标准,结合工作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详细]

购车标准最高不超18万

《办法》明确了今后一般公务车的采购标准,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1.8升(含)以下、价格18万元以内的轿车,其中机要通信用车配备排气量1.6升(含)以下、价格12万元以内的轿车。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编制标准,将由各省份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标准,结合工作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详细]

广州8月底前为公车安装GPS

“一个不拉,全都装。”严翠芳说,此次安装GPS的车辆,为市区两级所属的公务车,总数约有1万辆左右。而街道、企业的车辆,暂时还不在安装范围,“改革的比较彻底,市里态度比较坚决,坚决不留尾巴”。安装了GPS是否能从根本上杜绝公车私用现象?“肯定有效果,否则就不会推广了。”严翠芳说,从黄埔区的试点结果来看,私用现象基本没有了,而且公车费用下降了24%。[详细]

凤凰调查

调查

1.您如何看待公车采购新标准?
方案很好,但能否执行是是难点
18万元标准不太现实
公车改革根子不在车上
运动式执法,并不能长久解决问题
2.您支持怎样的公车改革方案?
取消公车,改为津贴
公车私用有偿收费
统一明确公车标示
完善监督,用权力约束权力
 

 

公车改革动了谁的“奶酪”?

豪华车品牌将受影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第一季度,奥迪多款“L车型”的销量出现下滑。业内人士则认为,车企销量数据变化和公车改革并无直接联系,但也从客观上印证了各级政府强化公车约束的效果。除了奥迪之外,其他豪车品牌同样受到公车青睐。宝马集团中宝马和MINI品牌在中国内地销量同比增长71.2%;奔驰品牌一季度在中国销量同比增长78.2%至4.30万辆左右。这些品牌车企今年在华的业绩还是未知数,然而有一点可以确认,中国政府已经密集下发文件推动公车改革。[详细]

排量、价格不达标 合资B级车难入选

就目前市场上的主流B级车来看,大众旗下的昊锐、新帕萨特两款车型,官方售价基本在19万元以上,新迈腾虽然还未上市,但其最低版本应该不会低于18万元;而雪铁龙C5、标致508、日产天籁、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福特蒙迪欧、别克君威、起亚K5、现代新索纳塔、马六睿翼等车型,其最低排量均为2.0L,完全不符合采购标准。[详细]

自主品牌或真正受益

一直以来,合资品牌采购量占公务车采购规模的近90%,而根据国家支持和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政策,未来自主品牌在公务车采购中所占比例将上升至50%以上,此次公务车采购新标准中更明确,“党政机关应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实行政策优先采购”。从目前的中高级车阵营来看,18万至25万价格区间基本被合资品牌车型所占据。标准下调至18万元后,不少主流合资品牌基本被排除在外,这也给自主品牌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详细]

相关内容

美国如何管好公车

联邦政府严禁公车私用,公车不得搭载亲朋好友,严禁捎带搭“顺风车”的行人,未经单位同意,不得搭载非政府人员;不得前往餐厅、娱乐城等非公务活动场所;行驶途中禁止用手机发短信。驾驶公车,必须遵从联邦和各州政府的交通法规,违章罚款由驾驶人承担;同时,要恪守专门针对公车的规定:不得驾驶公车上下班,除非所在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认为确有必要并书面授权。[详细]

香港遏制公车私用的范本价值

日本出租车公司多数采用两班倒的工作体制,出租车司机的工作量并不繁重,平均月工作日为11天至13天,出勤时间则以双倍计算,即22天至26天。日本出租车法人企业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公车公营”。公司拥有完备的停车场,车辆也由公司提供,司机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运营,上下班时须履行交接手续,并将一天营运收入上交,车辆的维修、保养、燃油等都由公司负担,劳资关系简单明确。[详细]

 

公车改革 但愿不是“狼来了”

公车改革不力 折射了“自我革命”之难

在过去几年中,公车数量在试图压缩的过程中不断增长、公车标准在寻求规范的过程中一再提升。以行政级别确定专车的制度,在现实中却形同虚设。一些地方芝麻大的官,也堂而皇之开着政府配备的豪车。公车改革多年来的失败早已告诉人们,难的不是制定方案,而是方案定出之后,制度执行究竟有多大力度。制度执行不力,本质上则是因为触碰到的权力在起负面作用。[详细]

事实证明 官员是可以不坐公车的

拿深圳大运会期间“开幕式当天停驶80%公车,赛事期间封存50%”的政策来讲,就很是理性。一方面,这种先拿或主要拿公车开刀的思路体察了民情,顺应了民意,让人眼睛一亮;另一方面,这证明了公车是可以封存的,官员是可以不坐公车的,是可以和老百姓一样考虑公共交通的——这一点,可以为以后的公车改革提供镜鉴。[详细]

学者建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取消公车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认为,传统的货币化改革,就是发放现金乘车补贴,容易出现“拿了补贴,公车照开”的现象,反倒增加了财政负担。最好的办法,是对公务用车采取市场化的办法,即采取租赁制度,交由市场来解决,政府不要参与公车消费。”“公务员也是普通的社会岗位工作人员,没听说哪个职业的人上下班还需要接送的,而且目前的市场这么发达,完全可以通过公交车、出租车来解决交通出行。”竹立家说。[详细]

相关评论

谨防“车改”变成捞取私利的机会

安徽省电力公司借“车改”之名,为300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配备自驾车,标准由原先的旗云、瑞虎,提高为帕萨特、凯美瑞和迈腾,市场售价大都在20万元左右,配备范围比原先公车扩大了数倍,而且办理“车辆的一切手续费用皆由公司负担”。[详细]

公车改革不力根子不在车上

过去若干年间,公车改革的不如人意,并非改革举措有多大问题,乃因政策执行不到位,使得政策效应被严重消解。因为阻力之大,反过来导致改革动力被弱化,违规用车的官员也不会得到真正的惩罚。公车改革长期徘徊不前,关键就在于此。 [详细]



编辑点评
林子:官方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公车消费达1500亿元~2000亿元。而民间和学者统计的数据是,全国每年公务用车消费约为3000亿元~4000亿元。公车费用是2000亿还是4000亿,这并不重要,重要的这笔钱是如何花出去的,用对这笔钱会给民族汽车工业带来飞跃发展,滥用这笔钱,则会加剧民众对于公权力的不信任感。

您认为公车采购新规能够抑制公车私用吗?

是的

国家真要动狠招了

·近半年来关于公车改革的新举措不断出台,先是年初广州为公车装GPS监督公车私用,后又是中央制定18万元内的公车标准。中国的体制决定了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不是

又一次运动式执法

·“原则上”禁配越野车,那么“非原则上”呢?十几年来公车改革从未间断,然而公车队伍却越来越庞大,中国的情况原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好的制度往往在执行中就走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