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传统汽车升级主要方向(2)
2010年09月04日 09:34凤凰网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万钢: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传统汽车升级主要方向(2)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万钢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世界同步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发展与世界同步,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都在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一轮热潮。在各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中,以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电动汽车,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汽车能源动力系统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和主要汽车制造商下一步的战略重点。

我们的发展符合世界潮流,我曾经研究过日本、韩国,最近又认真研究了德国于今年5月份在柏林召开的电动汽车大会和公布的国家电动汽车计划,官产学研各方面共同认为,在所有的技术创新中,电力驱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未来的驱动方式必须是少耗能、更环保、更具有可持续性。这个计划由德国的默克尔总理亲自挂帅,经济、教研、交通、环保四位部长各负其责,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确定了攻克电池、电机、电子集成系统和回收利用等技术内涵和攻关重点,并且确定了到2020年德国将有1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的目标。

我们的发展方式与世界开放融合,去年签署的中美清洁能源中心第一批项目正在落实,研发的网络正在形成。今年7月,我在美国参加G20能源部长会议,我和周济部长以及能源部的同事们详细地讨论共同推进电动汽车发展的路径和行动,中美共同提出关于电动汽车示范城市的建议,当场得到十个与会国家的呼应。上个星期,科技部和电动汽车专家们参加了在美国密歇根国家实验室举行的电动汽车研讨会,来自于中美的130多位高层专家详细地讨论了我们今后在示范运营城市方面的共同合作内容。今年6月和8月,科技部与德国教研、交通环保部签署了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基础研究和示范运行的合作协议,这些协议得到中德产学研各界的积极响应,并且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

混合动力节能汽车代替传统汽车已成共识

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还要清晰地认识到,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依然处于由科研向产业化跃进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技术不成熟,可靠性、耐久性、成本高、社会配套设施不健全等诸多市场化的阻碍和困难,这些障碍和困难需要我们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的进程,在开放的欢迎下加快我国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

自今年两会以来,我参加了十几次来自于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部门以及产业行业协会、市场运营和经济界专家的各类研讨会,我越来越高兴地感觉到,大家的共识越来越一致,这就是大家共同认为在未来的五年到十年中,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传统汽车节能技术改造升级换代的主要方向。纯电动,包括插电式汽车将成为近期发展战略的主流,燃料电池汽车会成为未来的制高点。电池、电机、电控和相关辅助系统是实行转型的基础和关键,技术标准、检测能力和基础设施必须加快,基础研究、前沿探索必须持续稳定扎扎实实地推进。市场开拓要积极稳妥,持续稳定地发展,要把示范城市对商业模式的探索、客户使用的需求及时地反馈到研发和产业化的过程当中,以促使我们的电动汽车符合用户的需求。

在国际合作要积极地倡导、大力地支持,通过国际化示范运营吸取先进经验,加强在技术标准、基础设施方面的国际化的合作。人才队伍的聚集、培养和锻炼,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即将启动的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中,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养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部门,科技部在积极参与和配合产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产业规划研讨会的基础下,将进一步增大对于电动汽车科技研发的投入。

继续支撑和引领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总体组的专家们经过研究、讨论,共同制定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草案,以战略引领、科技支撑、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自主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以关键技术突破为基础,强化示范考核和产业化的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电动汽车测试平台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深化电动汽车示范推广,培养研发人才,支撑和引领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掌握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开发的能力,发挥市场和资源的优势,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工业体系。筹划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满足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需求,健全完善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建立有利于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环境,实现我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相关专题:

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jiazhe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