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南汽曲折合并 全力发展自主品牌
2009年09月17日 07:42金羊网-羊城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为弥补自身的自主品牌短板及其它不足,财大气粗的上汽和南汽曾展开对罗孚的争夺,最终上汽收购了罗孚核心知识产权,而南汽则以5300万英镑把罗孚公司和PTL动力总成公司的剩余资产瓜分殆尽。

有趣的是,2007年年底,一度为竞购MG罗孚资产而兵刃相见的上汽和南汽,在收购罗孚资产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后,选择了走全面合作的道路,将南汽整车业务注入上汽。在市场运作上,启动双品牌战略,荣威和名爵两个品牌长期差异化共存。

上汽夺爱先产罗孚

作为我国汽车行业三大集团之一,相对于所有其它同类企业来说,上汽绝对可以说得上是财大气粗:2003年曾以合并销售收入117亿美元成功跻身世界500强行列。凭着这种资金优势,上汽在政策、人才、市场等方面可谓占尽了先机和优势。然而,这些并没有化为上汽在品牌和研发上的动力,表面的奢华掩盖不了上汽致命性的“心脏病”———在汽车自主研发和品牌两个核心价值领域,一直都没有多大建树。

面对这种尴尬,上汽早在2002年就向上海市领导立下了“军令状”———到2007年上汽将自主开发汽车5万辆。因此针对罗孚核心知识产权与品牌的收购,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上汽最终以6700万英镑收购罗孚25、75以及K系列汽油机和L系列柴油机等核心知识产权。

经过长时间的分析和市场调研,上汽将首款产品选定为不少技术源自宝马5系[综述 图片 论坛]的罗孚75,也就是现在的荣威750[综述 图片 论坛],诠释了高起点。上汽方面称,经过二次创新,其整车性能和内部舒适性可以与未来几年的国际同级产品较量。据了解,上市9个月,荣威750便获得了17000辆的不俗业绩,在V6细分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甲。

南汽成功收购MG罗孚

与上汽“鹬蚌相争”的是南汽。在前者收购了罗孚核心知识产权之后,南汽则以5300万英镑把罗孚公司和PTL(动力总成公司)的剩余资产瓜分殆尽,其中包括罗孚75、25、45、TF系列生产装备线以及全系列发动机生产设备、MG、奥斯汀等品牌以及大量的试验台架。

可以这么说,收购MG罗孚至少给南汽创造了一个与国内其它大型汽车企业平起平坐的机会。此前,南汽的市场表现欠佳,当中国其它的大型车企在源源不断地赚钱的时候,南汽却出现亏本。以2004年为例,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5%,但南汽的销量却是下降的,全年仅售出整车95276辆,降幅达5%。其中最核心的轿车企业———南京菲亚特销量也在迅速下滑,仅仅销售出24037辆。该年度,南汽在全国汽车企业中的排名已经降到了第11位。

关键时刻,南汽买下了MG罗孚的剩余资产。不过,与上汽一直注重的“罗孚核心知识产权”宣传不同的是,南汽特别注重“MG罗孚品牌整体资产”的强调。

奇瑞吉利等捷足先登、自建品牌的方式不同,上汽、南汽们通过购买别人品牌的方式为自己做嫁衣裳,以弥补自身的自主品牌短板及其它不足。“收购罗孚对于上汽和南汽来说,都是利好。”一汽车行业资深营销人士表示,上汽借此能够在汽车的一些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而对于目前处于弱势地位的南汽来说,这也是一次提升自身地位的契机。

南汽整车业务注入上汽

2007年12月26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与南汽大股东———跃进汽车有限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面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跃进汽车有限公司将其下属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业务全面融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其中,上海汽车将出资20.95亿元,购买跃进整车和紧密零部件资产,跃进将持有上海汽车3.2亿股股份,约占上海汽车4.88%的股权。

伴随着两大集团的历史性握手,自主品牌将成为双方全面合作中协同性最强,资源共享率最高的全新平台。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称:“荣威与名爵不打架了。”

在2005年,上汽与南汽曾经一度为竞购MG罗孚资产而兵刃相见。此次合作之后,名爵项目的整车资产将并入上海汽车,由上海汽车乘用车分公司一体化管理。生产基地不再以品牌进行划分,而是以产品平台进行划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生产基地的利用率,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建设。上海汽车还将追加投资,对名爵生产线进行完善和提升。到2010年,名爵的产销量将达到20万辆以上。

南汽名爵在英国的研发人员部分进入上海汽车(英国)海外工程技术中心,而名爵在国内的研发人员则部分进入上海汽车全球技术研发中心。

在市场运作上,上汽实行双品牌战略,荣威和名爵两个品牌长期差异化共存。荣威被定位于绅士品位,MG名爵品牌则主要生产高附加值的跑车系列。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爱丽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