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路径甫定 中国昂首挺进电动车强国?(3)
2010年10月14日 18:55新能源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千呼万唤始出来

今年5月26日,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下称《细则》),将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中央财政对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直接兑付给消费者。

《细则》发布后不到一周,上述三部委又联合科技部于6月1日发布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决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而有消息称,北京或将成为第6个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据此,私人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补贴的重点是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则被列为“节能车”而非新能源汽车,每辆仅补贴3000元。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私人购买小轿车补贴标准与“十城千辆”工程补贴有一点不同,技术尚不成熟的燃料电池汽车并未纳入私人购买补贴范围内。

上述文件相继出台,其实已经为国内整车生产企业指明了方向——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选择这一技术路线的整车生产企业将会拥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在9月初召开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经过十年发展,中国电动汽车已经从研发阶段进入产业化阶段。同时,电动车的技术路线也已基本确定,即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传统汽车节能技术改造升级换代的主要方向,纯电动包括插电式汽车将成为近期发展战略的主流,燃料电池汽车会成为未来的制高点。

尽管争议已久,但“千呼万唤始出来”,纯电动汽车包括插电式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国家主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向,而这个方向,关系到我们能否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由世界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挺进。

“骗补贴”还是要产业?

对于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的我国电动汽车行业来讲亦是如此,虽然有国家的支持、政策的引导以及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积极参与,但正如其他任何一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样,电动汽车的发展必定会遭遇过度投资热潮、为补贴造车、重形式不重内涵等问题。

“补贴导致炒作”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点日益明晰的背景下,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非汽车企业,纷纷高调推出或者宣布涉足电动汽车,而且一开始大都是先搞纯电动汽车。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联盟遍地开花,新能源汽车股一路飙升,电池、电机、电控企业也没了清净,一时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好不热闹。而与之相伴的,则是让人目不暇接、形形色色的电动汽车,其名称也是五花八门。但关于核心技术更新、电动汽车安全、产业如何发展的议题,似乎并没有如此火爆。

对此,有专家指出,电动汽车目前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业命名规范,企业自然会根据自身的营销需要,将卖点扩大成新的概念进行炒作,倒也无可厚非。

浙江一家汽车企业的负责人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该负责人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加剧了对概念的无休止炒作,有些不负责任的汽车企业纯粹是在“瞎胡闹”。

如这位负责人所说,本文前面提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中的补贴政策倾向,被认为是促使电动车概念炒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满足“动力电池组能量不低于10千瓦时,纯电动模式下续驶里程不低于50公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才可获得5万元的补贴。很明显,这是根据电功率比来确定补贴标准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很多国内车企目标直指纯电动汽车了——将获取国家补贴作为企业短期目标。但这样一来,他们的产品就成了企业“套取”政策补贴的平台和新能源研发的象征,很难量产和普及。

上述负责人称,有的企业为盲目追求纯电动车里程和速度,将插电式电动汽车的概念“无限延伸”。但实际情况是,很多电动车在电力驱动、传统内燃机、发电机等上都大同小异,但为了突出其续航里程和最高时速,其名称却大相径庭。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全世认为,续航里程的炒作没有任何意义。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85%的汽车日行驶里程在45英里(约72公里),由此来看,过分炒作一次充电续航里程的确毫无意义,反而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我不知道我的同行最终是要补贴还是要产业、企业的发展。”该负责人称,“我们并不是没有能力去生产电动汽车,但我觉得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传统汽车不可能在短期内被完全替代,先踏踏实实地把传统燃油汽车做好才是正道。那么多巨头在做新能源汽车,一些小企业再掺和进来,纯属‘搅和’,非但做不好新能源汽车,等哪天连自己的主业都丢了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观点固然有些偏激,但并不是全无道理。在汽车产业转型的大潮中,谁都想来分一杯羹,可俗话说“没有金刚[综述 图片 论坛]钻别揽瓷器活”,希望该负责人的提醒能让一些“混江龙”有所反思。

陈全世呼吁,对电动汽车来讲,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标准要严格地去执行,速度可以慢一点,但安全标准不能马虎。关于安全,最主要的是电池,高压、漏电、爆炸、着火都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平稳、快速、健康地发展?

全产业链力推产业化

万钢给出了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展开的几个方面的工作。从研发布局上看,万钢认为,要坚持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和进入产业化研发的模式,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一致性、耐久性与低成本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具有高舒适性、高可靠性的城市客车和纯电动小型乘用车等适用于市场需求,在当前的基础条件和产业规模下,以性价比比较高,比较容易引起市场接受的电动汽车的产业。

从运行的层面来看,万钢指出,要加大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支撑充换电成套技术和设备的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通过十城千辆示范工程的实施,来支持相关试点城市建立科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适度超前地开展充电网络的建设。

此外,万钢认为,要探索一种最合适的商业推动模式,积极地探索车电分离、电池租赁、整车租赁等新型的电动汽车示范推广的商业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

商业推动模式的创新对于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据记者了解,在电动汽车电池租赁领域,国内的整车企业特别是商用车企业已经有所动作。安凯客车自去年开始已在合肥、大连、上海等地推行“以租代买”的纯电动车电池租赁模式。而江淮众泰等也纷纷开始布局电池租赁市场,为应对“十二五”商业模式的变化作准备。

对此,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指出,我国正大规模鼓励电池租赁,同时考虑转移支付或分期付款的模式,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

余卓平以上海为例,用一组数字给出了更直观的说明。如果车用锂电池可以充1000次,那么按照统计数据显示,通常每次充电10度可以跑100公里,充电1000次可以跑10万公里,上海用电低谷时的充电成本仅为3000元,而百公里油耗6升至7升的汽油机汽车,跑10万公里的油耗成本4万元。因此,考虑到数万元的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再结合电池租赁或分期付款,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将远远高于传统内燃机汽车。

在相关标准方面,万钢透露,科技部将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共同建立起一套与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特征相配合的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同时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另外,万钢指出,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科技计划任务,以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为纽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跨行业的技术创新联盟以及前沿技术创新联盟,培养具有我国特色的电动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当中的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地实施电动汽车人才团队的建设计划,培养一大批骨干人才的团队;继续深化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电动汽车国际化的发展。在中美、中德等科技合作的框架基础上,积极开展与美国、德国等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在电动汽车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建立国际电动汽车综合示范区,面向国内外市场来推动我国的电动汽车国际化合作的发展也是十二五期间重点要做好的工作。

嬗变,向强国挺进?我们期待梦圆。

在争议新能源汽车路线时,各界对政府应当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也有着不同的认知。有观点认为,政府应主导一种新能源汽车重点研发和推广,国外很多重大产业、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都得益于政府主导。与之相反的观点是,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尚未确定,我国亦应该坚持多项技术同时并进,最大限度地规避产业和国家投资风险。

新能源汽车位列七大产业之中,更是让近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新能源汽车再度被强力聚焦。然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究竟应该沿着怎样的技术路径发展?

尽管争议已久,但“千呼万唤始出来”,纯电动汽车包括插电式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国家主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向,而这个方向,关系到我们能否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由世界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挺进。123 上一页 下一页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欢迎访问凤凰网科技2010通信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杜纪栋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