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的投资将使捷克的汽车生产能力在2009年达到95万台的水平,超越了所有在2004年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这个数字是捷克新车销量的7.6倍,所以,显然出口是这些新车的最主要目的,届时,捷克汽车出口也将达到总产量的80%。
紧随整车生产企业而来的就是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中既有博世、西门子、法雷奥等大企业,也有很多中小型的企业,他们多数分布在Boleslav(斯柯达所在地)和Kolin(TPCA所在地)。
他们看好捷克,是因为这里拥有悠久的汽车生产历史,斯柯达已经有走过百年,其他一些诸如泰拖拉(Tatra)和Avia的品牌也有很深的历史沉淀。与其他中东欧国家相比,捷克的零部件配套产业也更发达。而且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工人的素质非常高。
但是,对于汽车制造业的过分依赖,已经让捷克政府开始警惕。2005年,汽车工业占到捷克GDP的16.3%,出口额的19.7%也是由汽车工业创造的。这种担心很快就表现了出来,打算为现代新工厂做配套的很多零部件商就在进入捷克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捷克负责投资管理的部门CzechInvest也越来越倾向于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
进入这一市场,对现代汽车的欧洲战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当然,东欧市场最大有吸引力的当属俄罗斯市场。2001年到2006年期间,俄罗斯本土品牌发展停滞,多数本土汽车企业成为进口品牌的代工工厂;新车和二手车市场逐渐被进口品牌所控制。发生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汽车产业政策的变化。
俄政府一直把汽车产业作为重点保护产业,从政策、关税等方面给予很大的支持。为了保住本土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俄对进口二手车征收很高的消费税。从2002年开始,购买车龄超过7年的进口二手车,私人购车税率翻番,而企业购车税率上涨了3到4倍。2003年7月,俄政府统一了车龄在3到7年的进口二手车个人购车和企业购车的税率。个人购买进口新车,每辆车也要多缴纳1000到2000美元的关税。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保护之下的俄本土汽车工业却并没有复苏的迹象,除了价格居高不下以外,企业也并不急于提高产品质量,汽车工业依旧停留在前苏联时期的水平。直接的后果是销量锐减:2004年与2001年相比,产量降低了4万辆,销量降低了6.6万辆。
2004年,随着价格合理的进口汽车(1万到1.2万美元)的出现和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家庭开始购买进口汽车。汽车信贷体系的健全和推广使人们可以忽视那些本土品牌,而转向更贵、性能更好的进口汽车。卢布的升值、进口渠道的稳定都使得进口汽车走向主流。
2005年,俄政府意识到,单纯依靠国家的保护已经无法挽救本土汽车品牌。与此同时,进口品牌也对在俄境内设厂生产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在2005年3月,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Mikhail Fradkov)签署第166[综述 图片 论坛]号《关于对俄罗斯联邦用于工业装配而进口的汽车部件的关税进行修改》法令,大幅降低了汽车进口税率。
同月,俄联邦政府通过了关于2010年前发展汽车工业的战略性文件。按照这份文件,到2009年前,在俄境内至少有6个海外品牌的大型组装厂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105万辆。为了配合该文件的实施,2005年9月,俄罗斯暂时启动了降低汽车进口配件关税的措施,将汽车配件的进口关税由此前12%~15%降低到3%~5%。外国品牌汽车仅此一项就将在价格上便宜7%~10%。对特许组装的汽车产品,还有条件地给予零部件进口免关税的优惠。
这项法令将俄罗斯本土品牌完全暴露在了进口车的冲击之下。海外企业大举进入俄罗斯,10家合资企业成立,并在俄本土建立生产线,其中包括大众、通用、丰田、日产等。吸引的对俄直接投资的总额将超过20亿美元。这些项目中目前已经建成的有位于卡卢加州的大众、位于圣彼得堡的日产、丰田和通用。
在这一市场,现代汽车集团已有所收获。2005年初,俄罗斯第二大汽车生产企业Izh-Avto放弃了自己的IZH牌汽车,2006年初又将经典的VAZ-2106型轿车停产,只保留VAZ-2104型的生产。剩余的生产能力将全部用于起亚汽车的代工生产。随着跨国汽车公司对俄罗斯市场的角逐,起亚与Izh-Avto的合作是比较好的机会。
2007年11月,现代汽车投资4亿美元,计划在俄罗斯筹建年产10万辆汽车工厂,进一步加大在俄罗斯的力量。
要达到500万辆的销售目标,正在崛起的印度市场对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充满诱惑。1998年10月,现代汽车在印度建立了独资的生产工厂。工厂建立之初,现代汽车颇有用心,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但没有投入最新的车型,在各种技术上都与韩国本土相似。据说,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其经济型轿车Santro在转移到韩国生产后,采用了最新的外形设计和发动机,并配备了转向装置,采用ABS等。
Santro的原型车是Atos (Atoz),一款由现代汽车于1997年推出的经济型轿车,1999年改型为Atoz Prime。这款车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销售,美国、英国、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市场都有一定的销量,只是它被冠以不同的名字。进入印度市场后,以Santro的名字出现。
相关专题:
作者:
付辉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