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4点,“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举行闭门圆桌会议,就即将出台的“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思路进行封闭讨论。会议过程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做了主题报告。
《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从2011年实施。有消息显示,受工信部委托,有中汽协草拟的规划草案,对中国汽车产业下一个五年提出了诸多量化目标。其中最受关注的数据是:中汽协预测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2500万辆,占世界汽车产量的30%。
本报独家获悉,中汽协草案中的2500万辆只是保守估计,更为合理的预测是到2015年,中国汽车总产量将达到3000万辆(内销2500万辆,外销500万辆)。“如果按照15%的增长速度来看,假如今年能达到1700万辆,2015年将是3400万辆规模。”有消息人士向记者推测。
按照中汽协的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市场产销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大企业集团将初步形成,结构调整也会进一步加快,技术会有长足的发展,节能减排的水平会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中国汽车走出去以及海外收购的力度将进一步扩大。
产业转型:重提改善质量
在外界把注意力放在一系列炫目的数字上时,参与9月3日闭门会议的专家们,纷纷提出了更为迫切的字眼——“转型”。
在闭门会议前的论坛发言中,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提醒说,“突出结构调整、突出竞争能力的提高,将是我们未来展望十年、部署未来五年的中心,也是实现中央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的双重任务。”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如何从关注量到关注质,实现质的飞跃,十二五期间转型升级主要在研发和生产。转型最大的困难是研发产品的技术,再有一个是如何从生产线上保持好产品的一致性,跟国外比,我们做的不好。”
高和生认为,目前中国汽车的产能扩张基本上走到成熟期了,目前主要问题还是质的提高不够,这样我们的品牌价值不够。“很多自主品牌都是赔本赚吆喝,就是因为我们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同样一个车,价格和国外品牌比都差很多,至少40%以上。”
“现在我们自主品牌的车,基本上停留在价格驱动阶段。把中国汽车从价格驱动型转变为质量驱动型,是十二五期间最主要的一个转变,也是很难的。”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在徐看来,汽车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靠价格推动,比如六七万以下的车型,大家买这种车就是看中了价格,谁价格低就买谁。第二类为质量型,靠质量和性价比来驱动,第三类就是靠品牌来驱动。
徐长明甚至呼吁,中国的自主品牌要把更多的钱,更多的精力用在改善质量,而不是提高性能上,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可以牺牲一些性能。
关于汽车召回执行的讨论,此前已经持续近半年,由于遭到企业界的反对,目前尚未有结论。
徐长明强调,中国的自主品牌在保证以“价格驱动”品牌的同时,需要打造另外一个以“质量驱动”的品牌,但是不能走歪。
“这样就可以,在不丢掉价格驱动那部分吸引的用户群,还可以重新占领一块用户群。目前很多自主车企都在做第二个品牌,但方向有点走偏,第二品牌不能太急着上数量,重点应该是提升质量,让老百姓知道,我们自主品牌也能制造和合资品牌一样的车。”
123 上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马林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