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明做客《车展非常道》 文字实录(5)
2009年04月14日 21:10凤凰网汽车 】 【打印已有评论0

徐长明:自主品牌话语权日益加重

主持人:有很多观点论证“市场换技术”,其实本质上是没有达到它应有的一个效果,我不知道徐主任怎么看这个观点?
   
    徐长明:从国家战略上来讲,从来也没提出过战略是一个市场换技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这是一个基本国策,汽车工业也是整个产业的一部分,汽车也在开放。通过对外开放,咱们希望把合资公司,就是说你市场是需要这么多车的,如果你不把它引到中国来生产,它就要整车进口。
   
    所以咱们的一个战略就是,让它先到中国来本土化,给它一个国产化类的要求,达到一定比例,我就给你优惠政策。那么这个政策基本上就形成了,形成之后,外方对核心技术的控制是非常严的。但实际上,从技术本身,最核心技术,我觉得咱们现在拿到的还确实不多,还是不够,这是客观现实。但是我们毕竟通过合资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轿车工业体系,这种零部件也都在国产,高端的也在国产,低端的也在国产,我们的零部件也在参与全球的分工,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也成长起来了,达到了一个基础,应该说还是功不可没。
   
    但是可能在从合资到强化自主品牌的时机上,可能把握的有点落后了,如果说咱们这一次市场启动,是2002年加速市场的发展,那么我们大力的倡导自主品牌,国家创造自主创新,大概是2005年前后,所以整个就晚了。如果说我们在五年前,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那么比如在94年、93年的那个时候,合资十年之后,我们就有一个大的自主品牌,有一个酝酿、一个积累,那么到2002年这种高速增长的时候,我们抓的这个机会就比这个还好。
   
    但是现在也还算抓住了上一轮高速增长的起点,奇瑞大概是在98、99年的时候,2002年它的这种高速增长还是受益了。但是如果说它更提前几年磨炼的话就更好。因为自主品牌的发展,越早越有利,因为你等市场停止不增长了,这个时候你再发展,你等于从合资公司里抢份额,这种机会就大多了,如果你从增长的蛋糕里面去抢,这个时候的市场竞争是不那么激烈的。但是如果你是从市场不增长,那么你增我就减,这个时候你要抢我的东西,我就要奋力反驳,这个竞争计划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如果再早几年会更好,现在应该说我们只要上下一心一起努力,应该说还是有很好的机会。
   
    主持人:对,其实我们看早几年的时候,特别在90年代,其实整个中国自主品牌,基本上发展是非常差的,因为国家设定了一个很高的进入门槛,包括奇瑞和吉利,他们第一个在做车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我个人的一个观点就是,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们丧失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本来我们有可能,在这个市场上制定一系列我们自己的游戏规则,到现在我们只能用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来做所有的这些商业活动。徐老师的观点呢?

徐长明做客《车展非常道》 文字实录(5)

                      徐长明做客凤凰网汽车“车展非常道”
                        
    徐长明:不完全是按别人的规则,主体上的一些,比如说营销的体制,做战略的方式,因为这些东西其实是属于管理层面的一些东西,这些引进了对咱们没有什么坏处。如果咱们没有这种开放的策略,我们自己在往上走的话,你想要跟上国际上大的步伐,我觉得这是很难的。
   
    所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济能发展到今天,大家都能买得起车,就是因为我们开放了,开放引进了资金,引进了技术,引进了管理,各方面都起来了。但是你起来了之后,你各种好处都享受到了,你也不可能一点不付出。所以有些付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在现在这个点上,是自主品牌怎么往上走的问题,要讨论它,这是更关键的问题。

徐长明:产业复兴政策对自主品牌有何帮助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为了帮助自主企业往上走,国家也出台了汽车产业复兴政策,这个政策本身对自主品牌的帮助是非常大,徐主任您对这一块的话,有什么看法,就说整个自主品牌企业会在产业复兴的帮助下,会有多大程度上的一个提升?
   
    徐长明:最近出台的一系列策对自主品牌的发展,确实会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其实从国家出台政策本身来看,主要是考虑节能环保,从这些角度上去考虑,就是鼓励小排量车型,更节约的车去发展,还有一个油价的下降,养路费的取消,这都不是对着自主品牌来的,因为我们加入WTO,要在符合国际规则的情况下去运作,它只不过达到了客观上的一个效果,对自主品牌的鼓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效果?就主要是自主品牌的产品分布,它主要在低价位,小排量。
   
    主持人:对。
   
    徐长明:那么这些车,它分布的地区主要在二三线城市,那么这几个政策呢,正好就是对二三线城市更有利,对小排量车更有利,所以自主品牌更受益了,这是一个客观的效果,从我总结来说,我称自主品牌发展为“第二个历史机器”,“第一个历史机器”是在2002至2008年的上半年这段时间,整个国家的汽车总量在高速增长。
   
    那么,你从增长蛋糕里面切一块给你,你再来一个好的发展。今年和明年我感觉可能是第二个历史机器,就这一次机器是政策带来的,包括自主品牌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现在有了不小的提高,但是到底开发什么样的产品?这种规划上做的努力,跟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太大了。
    
    文强:就是战略层面的一个时间要长。
   
    徐长明:对,跨国公司上一款产品,他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这个市场的需求到底有多少,什么样的人可能会买这样的车,这种人的偏好是怎么样的,对质量,对性能有什么样的要求,他把它形成一种概念,然后再去设计这个东西。我们国内的企业,可能很多是领导人,或者是某些人觉得这款车不错,需要一款车,然后就去打造,打造完了成功的这种概率,相对就比较小。
  
    因为国外打造一款车要十几亿的费用,从前期的概念设计,研发到消费者的调研,需要几轮打磨。你看国外的车,经常叫概念车,任何新概念车,就跟在车展一样,新概念车拿到车展来试一试,并不是所有的新概念车都能投放,大概三款里面有一款能够从概念到最后投放市场,而咱们的车差不多每款都要投放市场,拿一款就做一款。
   
    主持人:然后实验。
   
    徐长明:对。
   
    主持人:如果失败了,马上就换车。
   
    徐长明:对,这个比较少,就是这些方面差距还是蛮大的,咱们拿一款就造出来,像这种能力这几年确实提高很快。我有两个建议对自主品的发展,第一个就是,应该一个一个的去做,像本田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做的都是思域这款车,这款车质量、性能都很好了,广泛被消费者接受和欢迎,然后它再生产雅阁,一款一款的去做,咱们国内有点儿着急,现在好像有好几个企业推出B级车了,智能、性能还没做,比较着急的是现在这个心态。
   
    文强:对。
   
    徐长明:所以这个我觉得应该是一款一款的做,做一款成功一款,这样的话才容易。因为毕竟需要一个时间,这么高精尖的一个产业,你不需要时间是做不出来的,不是说三五年一个口号就能起来的。
   
    第二个建议,我觉得就是咱们国内很多自主品牌企业,就是把别人的产品经过改造变成自己的产品,这个能力现在很强。
   
    海兰:是。
   
    徐长明:我觉得要想企业长远成功,应该是把别人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这个就相当那个三点水的“渔”,还是不带三点水的那个“鱼”,你去拿,交你一个捕鱼的技术,那就是三点水的那个“渔”,那个要有了,你就厉害了。
   
    海兰:对。
   
    徐长明:但是如果给你一条鱼,吃完了就没有后边的了,所以我就这两条建议,一个一个的做。
   
    海兰:一定要交给大家钓鱼的方法。
   
    徐长明:一个一个的做,第二个就是把别人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掌握技术,这就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lisj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