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主品牌/李书福 旁观者评车市十大关键词(3)
2010年01月06日 07:08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3.山寨车是否会扩大化?

A.合理存在派

钟师:在自主品牌成长初期,“山寨车”成片成风现象难免,属于一种存在即合理的逻辑,有国内需求的土壤,有车企为求基本生存的本能,还有行业判别观念和法律环境的宽松空间。度过自主品牌群体崛起的10年,应该说自主品牌整体跨入了一个发展中期,“山寨车”现象仍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可以往需求的梯度向下转移,但此时“山寨车”非彼时“山寨车”,车企的学模仿、学习的水平提高很快,全国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在快速提升,现在的“山寨车”的品质水平也能与时俱进,甚至达到“高仿A货”的水准,能够满足当下对“山寨车”有一定品质要求的需求群体,因此,“山寨车”仍有顽强的市场生命力,并非处于苟延残喘的境地。由于目前的“山寨车”基本归于扩大内需之产品,没太多到国际市场去“招摇”,被“克隆”的外国车企一般采取隔岸观火的姿态,他们吃一堑长一智,投鼠忌器,不便在中国境内纠缠“山寨车”法律是非。而大部分大型汽车集团运作自主品牌车型时比较忌讳走直接外观抄袭、简单模仿的“山寨套路”,还是努力摸索如何形成自身的设计风格,这是一种走正规发展路子的大趋势,何况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都想做出口生意,纯山寨版的产品到达国际市场,面临的近况不是被外国车企起诉封杀,就是被外国媒体当成活靶子嘲笑羞辱,也不可能有好的市场出路。“山寨车”现象在国内市场仍会存在若干年,但不会蔚然成风或成烽火燎原之势。

目前除了“山寨车”还确实存在“山寨标”的个别现象,个别车企在力图告别“山寨车”时还不能把旧习惯彻底一刀两断,折射出车企的自信心和底气不足。其实自主品牌车企依傍中国强大的传统文化,比如像源远流长的印章、书法文化等传统艺术,完全可以为世界车坛灌输新的车标设计概念。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国内车企在“克隆”外国名企的同时,同时又被更草根的企业所“克隆”,比如造三轮摩托车的企业在产品外壳上居然克隆造四轮汽车的车企。

苏晖:山寨车是任何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都要经历的一个历程,总要有一个仿造、仿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中国13亿人的消费需求差异性很大,而大的政治气候让各地方都把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上三、四级汽车市场的拓展,山寨的趋势还会比较明显,即使老的自主品牌,不会仿造了,但是新的品牌还会仿造的。

但是,一旦国际经济危机过去,跨国公司开始大幅度地追究知识产权,另外,随着国家鼓励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大,由300多家整车制造厂兼并重组为10-12家,山寨现象会逐渐偃旗息鼓。

B.扩大化派

李安定:山寨版扩大化是肯定的,尤其汽车的普及向中小城市和农村转移。山寨车是中国许多本土企业起家的路径,前有车,后有辙。只要比亚迪丰田便宜,山东电动自行车比QQ便宜,山寨车就能大行其道。

相关报道:

09车市回顾:暗流涌动东风日产高速增长

“提车难”达高峰 今年车市或前高后低

去年车市透支250万辆 今年增长难再强劲

2010年国内车市预计增长1-2成

展望2010年车市 汽车在中国不只是个传说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zhangy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