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限购传言引发部分市民囤积车牌

近段时间,深圳汽车销量相当红火。先是经历了一波因购置税优惠到期引发的小排量车“抢购潮”,如今又有传言称深圳可能效仿北京推出限购令,于是一些人盘算着“先下手为强”。北京汽车限购令出台后,不少北京市民拍大腿后悔,觉得自己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假如深圳也推行限购令,那么车牌将成为稀缺品,必然身价陡增,而此时,正是“逢低吸货”的最好时机。[详细][参与微博讨论]

 

北京的今天 深圳的明天

深圳汽车密度跃居全国之最

12月8日,深圳交警部门对外宣布,全市机动车总量突破170万辆,汽车密度跃居全国第一,且上牌量增速惊人。而据市交警局预测,按照深圳现有道路计算,深圳汽车保有量的极限值在210万辆,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内,全市机动车或将达到“开不动”的状态。即使未来深圳机动车保有量按年均10%的较低水平增长,2~3年内路网承载水平也都将处于严重超载状态。[详细]


深圳全市汽车首尾相接 可排至北京一个来回

深圳全市道路总长不足6000公里,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假如把深圳所有的汽车都开上街头首尾相接,可以从深圳到北京排上一个来回。 “深圳所有道路连放置它们的空间都不够,更不用说能正常行驶了。”一位交警说。“加上外地牌照车辆,目前在深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总量已超过190万辆,现有路网的交通承载力已经逼近极限。” [详细]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不会限制汽车上牌

记者采访深圳市交通运输委等主管部门获悉,目前深圳解决城市拥堵的主要思路是建造“公交都市”,以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的方式,控制私家车增长。市交委一位负责人此前曾公开表示,深圳不会限制汽车上牌。他认为,一方面,深圳不会限制上牌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其他城市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措施不可行。[详细]

凤凰调查

调查

1.您更倾向于哪种治堵方式?
尾号限行
摇号限牌
牌照拍卖
增加用车成本
错峰上下班
就近就业
2.您的主要出行方式是?
公交
地铁
自驾
打车
 

 

治堵 可否效京上广?

摇号限车 可能引发购车狂潮

北京近日出台了“史上最严苛治堵措施”,确定2011年度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万个(平均每月两万个),来年车辆上牌需通过摇号,个人买车每月可摇号一次,单位买车每两月可摇号一次。事实证明,越限可能越堵。2010年北京全年销售新车近80万辆。在治堵措施出台的前一晚,大批市民前往汽车4S店抢购新车,赶在限购之前买到新车。[详细]

高价限牌 难限外地车

那么通过昂贵的上牌费用来阻挡新车猛增的效果如何?上海即是一个例子。实际上,在上海的大马路上,挂着周边地区如浙A、苏A等外地车牌比比皆是。假如广州限牌,市民仍可以到邻近的佛山或者东莞等地去上牌,其结果可能相同。[详细]

单双号限行 长期短期左右为难

短期实施单双号限行导致汽车上牌量出现短暂的“爆发”。一旦长期实施号牌限行,就会出现报复性的新车保有量增长。如今新车低至三四万元即可买到,不少单位或个人会增购多辆新车代步。单双号限行不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根本办法已经是共识。例如广州的单双号限行结束之后,市民又重新恢复了拥堵生活。广州市公安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坦承:限牌作用其实并不大,因为车主可以到别的省市上牌,然后再来市内行驶。[详细]

相关内容

治堵须行 购车无罪

事实上,与汽车产业的尴尬相比,更困惑的是城市居民。好不容易攒够了钱,眼看要过上美好有车生活,却被告知买车需要摇号,而每次要买车的4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能买到车,如果你没这个城市的户口,对不起,购车前请拿5年连续缴税证明。 [详细]

治堵不应伤害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一线城市普遍拥堵的今天,北京的治堵政策很快会传递给其他城市,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大城市极有可能竞相效仿。一旦限牌成为中心城市的普遍治堵手段,汽车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空前的危机,城市交通建设的滞后最终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噩梦。 [详细]

 

治堵 不走寻常路

城市规划才是王道

北京之所以快速成为“首堵”,除了汽车激增外,“摊大饼”式的规划是重要原因。尽管规划了若干卫星城,但功能的不完备导致卫星城没有起到分流作用,反而导致对中心城区更大依赖,产生更严重的拥堵。与北京相比,深圳组团式的规划显示出优越。一般来说,无论是宝安、龙岗,还是南山、蛇口,居民并不需要都到中心城区办事、购物。[详细]

打造“公交都市”

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给出了“公交都市”建设时间表,力争到2015年把深圳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基本实现乘客“5分钟换乘,500米上车”。全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交通的分担率达到60%;中心城内部75%的通勤出行时耗不超过30分钟、高峰小时平均车速基本在20公里/小时以上……[详细]

人车分流或可仿效

深圳辖区面积小,且以山地为主,不可能像北京、上海平原城市那样向外层级扩展,不可无限制地修建高架和立交,也不可能再拿出更多的土地扩建道路来满足猛增的车辆需求。而香港的人车分流深圳则可以考虑。香港汽车同样很多,交通状况好的主要因素在于:第一,香港有大量的单行线,这种设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车流向,提高通行率;第二,人车分流比较明显,香港设有很多过街天桥、过街隧道以及大厦与大厦之间的走廊,人车争路现象大大减少。 [详细]

相关评论

“治堵”方略:京深的同与不同

与北京相比,深圳组团式的规划显示出优越。一般来说,无论是宝安、龙岗,还是南山、蛇口,居民并不需要都到中心城区办事、购物。这一模式,理应在光明、坪山以及前海的发展中坚持。未来,功能区的构思对于解决交通拥堵也将有所帮助。[详细]


囤车牌政策风险大

对于囤车牌,业内人士认为,其中的风险较大。虽然深圳限制汽车过快增长很可能成为事实,但缓解核心区域的拥堵问题,并不一定要通过限制车辆牌照等重拳,更何况上海通过拍卖牌照限制车辆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如果确是自用,提前消费买辆车无可厚非,但如果纯粹是为了囤积车牌赌政策牟取暴利,其风险相当大。 [详细]

网友观点:您认为深圳治堵刻不容缓了吗?

治堵迫在眉睫

·目前在深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总量已超过190万辆,这已经逼近路网承受能力的极限,2至3年内路网承载水平都将处于严重超载状态。


 

不可轻易限行

·直观来看,与北京相比,深圳的压力尚不算大。况且深圳的组团式规划更加合理,应对拥堵的承受能力也更强。盲目限行,也未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