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已十年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还是“阿斗”(3)

2012年04月28日 09:07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一改此前对于汽车零部件的放开政策,鼓励外资在华成立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但外资股比不超过50%。以防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现零部件产业那样的技术沦陷。整车和零部件是相依相生的,没有强大的整车企业的技术转移,很难产生强大的零部件产业。而这一切问题解决的前提是,不能撤除50:50合资股比这个防止外资冲击的屏障。

支招

发展途径一:自行培养

资深汽车媒体人、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总监程远对记者表示,全球采购说的就是零部件,零部件供应商被整车厂压制得很厉害,利润微薄。

现在,国际上公认的汽车强国有德国、日本、美国和韩国等,它们除了拥有强大的整车厂外,还拥有强大的零部件公司。德国大众背后有博世、西门子,日本丰田本田背后有电装和爱信,美国通用有德尔福、伟世通等,韩国则是靠摩比斯(MOBIS)支撑。这些零部件企业除了得到整车厂的大力支持外,在研发投入上不遗余力以保持其技术领先。在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入围全球研发投入千强榜企业中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平均为5.1%,高于整车企业。

国内部分本土车企也在逐步培养自己的供应商体系。华域汽车(600741.sh)被认为是国内实力较强的零部件上市公司,其控股公司是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对旗下的零部件公司也有不予余力的支持,目前,已有49家东风系企业为其提供发动机总成系统零部件、底盘及变速箱、建筑工程等产品和服务。

发展途径二:并购扩张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和债务危机给缺少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中国汽车企业,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题为《中国企业的口味新兴经济体企业正在买进欧洲汽车配件企业》的研究报告称,中国企业对收购海外配件企业兴趣很大,过去一年仅在德语区的收购案例就增长了一倍以上,目前正在积极参与对20至30家德国配件企业的收购谈判。根据公开消息,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已经在西欧地区收购了34家企业,总交易规模高达77.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倍。

热衷于收购的吉利认为,如果请国外的公司研发,首先要花大价钱来做匹配,就算做出来了技术也不是自己的,将来升级还要求别人。正是基于这点,吉利2008年5月,成立了浙江智慧电装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汽车电子核心技术及相关零部件研发和生产。至2010年底,吉利已累计生产自主研发的车身控制系统10万套。此举带给吉利的不仅是经济效益,使此项成本降低了15%;更有技术上的提升,改变了吉利电控系统依赖外部供应的历史,标志着吉利完成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蜕变。

不过,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提醒,要警惕买回来的技术是否附带专利权,如果没有专利权,即使百分百购买对方公司股份,仍然需要花钱买技术。

有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该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尤其是关键零部件及汽车电子产业给予政策鼓励和大力扶持。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零部件 博世 汽车 企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北京车展
最贵8000万房车详拍最贵8000万房车详拍
国货精品红旗H7国货精品红旗新车H7

展望汽车产业未来十年 回望入世十年

独家对话齐P小钻裙车模独家对话齐P小钻裙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