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与红旗,是如何在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年月用手敲打出来的?我们请78岁的原一汽总设计师刘经传为你讲述这段历史
来源:口述:刘经传
编者按:78岁的刘经传必须借助助听器才能够听到我的发问。这位老先生是一汽当年制造东风和红旗轿车的重要人物。关于他的零星报道也时常见诸报端,但是大多语焉不详,比如说他是当年东风汽车处女航中的惟一一位乘客等等。
资料图
2008年5月12日,一汽轿车在长春举办了“纪念自主轿车出车50周年暨感动红旗人物颁奖大会”。很多曾为一汽建设鞠躬尽瘁的老一汽人应邀出席。这位原一汽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刘经传被安排在了现场第一排。
第二天下午,《汽车商业评论》在他家中对他进行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访问。这位戴助听器的老人声如洪钟,滔滔不绝,完全沉浸在往事之中。他的太太,当年一汽电器科的老科长已经中风,腿脚严重不便。但是两位老人对本刊的到来都感到非常欣慰。他们留记者吃晚饭,两个南方人(刘为江苏扬州人,其爱人为无锡人)的食谱已经完全是北方口味。
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我们口述历史一直所做的就是要为飞过的鸟儿留下痕迹,刘老先生的讲述异常丰富,他讲述了他整个的汽车人生,跌宕曲折却又乐观风趣,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令我们感慨万千。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人当年的伟大力量。
魔鬼就在细节之中。我们在此不能全部刊登长达4万字的口述,只能选取四分之一的内容贡献给读者,很多细节已经省略,希望未来我们的专门出版物能够弥补这个缺陷。
资料图
第零批实习生
我老家在江苏扬州。祖籍在仪征,我父亲那代到了上海。1930年我在上海出生长大,1948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3年后,清华解放,国家发展工业需要用人,当年7月就把我们这届大学生抽调出来,到刚成立的汽车工业筹备组。筹备组设在北京扁担厂,离德胜门不远。
我们被作为未来的汽车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为将来搞一汽做准备。我所在的班有80多人,60多人被抽调到筹备组,其他也有搞机车、搞火车的。接着筹备组就把我们分别派到上海、天津、北京等比较大的工厂里去。
资料图
我到了有800人的天津汽车修配三厂(后来的天津拖拉机厂)。这个厂自称造了中国第一辆轿车。实际上它只做了一个发动机,而且发动机中的某些部件还不是自己制造的。他们在美国吉普底盘上装上这个发动机,装了3辆车,开到北京,受到朱总司令的接见。
这件事被报纸炒得很热闹。我还帮着一起做。本来齿轮应该用机器加工,但当时机器质量不好,只好用手工。做出来的齿轮齿子肥大,我们就把它锉瘦些,一个个锉下来,检查没通过就再锉。中国第一辆轿车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葛帮宁
编辑:
o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