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墨车话》
专栏黄嘉刚:中国汽车市场是技术营销的胜利
2014-05-21
举个例子,涡轮增压技术在大众TSI到来之前几乎无人知晓,但是随着铺天盖地的TSI+DSG黄金组合的宣传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涡轮增压动力的技术文章大量见诸报端的时候,涡轮增压动力就成为了消费者们在闲暇时热衷于讨论的一个话题。 [详情]
黄嘉刚:自主车企新车命名数字化存隐患
2014-05-13
在自主汽车企业还处于品牌积淀的阶段,数字化的定名虽然在发布会上、跟上级领导汇报述职报告时会比较好看,但是就品牌积淀期来说是弊大于利的。是自主品牌急功近利?还是错误的理解了目前还处于积淀期的品牌定位? [详情]
合资车企中方掌握股比就掌握了一切吗?
2014-05-09
由于合资企业的产品完全依赖于外方母公司提供,所以在企业的经营上就不可避免受制于外方的发展。当外方合作伙伴提供的产品并不是那么成功或者说新产品推出时间稍晚了一些的时候,合资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详情]
只注重交叉轴?SUV车性能测试有些跑偏
2014-05-06
城市SUV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都市人的用车方式,兼顾操控性和通过能力的城市SUV也让郊游成为了一件不再提心吊胆的事。不够强大的四驱系统在关键时刻也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不过过度的宣传城市SUV的越野能力容易误导消费者。 [详情]
热潮之下被遗忘角落:硬派SUV市场复苏
2014-04-30
事实上,SUV的发展起源于硬派SUV,首次以SUV之名进入中国市场的帕拉丁曾经也是一员能够征战达喀尔拉力赛的悍将。在中国SUV市场发展的初期同样由硬派SUV所把持,代表作品包括帕拉丁、速跑、开拓者等等。 [详情]
危险信号:自主品牌正在趋向“同质化”
2014-04-24
委托国外设计公司固然能够快速而简单的实现一款车型的开发,但是对于品牌的后续发展来看,委托设计永远不可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家族化的造型风格孕育于品牌多年的自我积淀,想一口吃个胖子只会出现今天这种纷纷撞脸的窘境。 [详情]
黄嘉刚:入门级紧凑车角逐带来市场洗牌
2014-04-22
确切的说,全新开发的入门级紧凑型车是在2013年才开始正式走上前台的,代表车型为桑塔纳、捷达以及斯柯达昕锐。在此之前,这一市场几乎处于空白,七八万元左右的市场依旧由自主企业的紧凑型车牢牢的把持,合资企业存在于该市场的大多都是降价后的老款车型如花冠EX、老伊兰特等等。 [详情]
喊话自主品牌:“旗舰车”不是随便叫的
2014-04-17
近年来自主品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家自主汽车企业也纷纷以高配置大尺寸的产品进军中级车领域。但是当自主企业满怀信心的进入中级车市场后却发现原来中级车市场要远比紧凑型车市场复杂得多。 [详情]
“退居”幕后 通用中国战略下欧宝退市
2014-04-14
凤凰汽车评论 几天前,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国外媒体的首页上出现了欧宝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相关新闻,随后在欧宝中国的官方网站上也出现了... [详情]
黄嘉刚:大型国企趋向更多的国际化合作
2014-04-09
在汽车越来越多的开始呈现出国际化的今天,自主汽车企业特别是特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发展未来将呈现出更多的国际化合作道路,通过实现战略合作联盟,汲取国外先进经验,从质量,技术,市场方面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车型产品竞争力。 [详情]
黄嘉刚:“中国特色”的小型车发展之路
2014-04-04
相比于紧凑型车,中国的小型车市场的消费者更多的考虑的是实惠,在这样的市场前提下价高质优的精品小车很容易被同价格的紧凑型车斩于马下,而面向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的廉价小车因为过于简陋的配置也无法收获中国买家的芳心。 [详情]
黄嘉刚:新能源汽车发展到底路在何方?
2014-04-01
在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上,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充电式纯电动动力都只是新能源发展的过渡产品,充电式纯电动车型更是因为其众多的制约因素只能成为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产品。未来新能源的技术将角逐于小型化燃料电池技术上,国内的各大自主汽车企业有如投大力气发展纯电动车,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下氢燃料电池技术。 [详情]
黄嘉刚:北京新能源推广能否扩大到混动
2014-03-28
由此可见,在各方面条件都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将新能源车的范围扩大到混合动力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会更有推广的现实意义。对消费者而言,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能够满足日常驾驶的续航力要求,二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充电模式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使用成本。 [详情]
黄嘉刚:跨界旅行车能否撬动SUV的市场
2014-03-27
SUV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们已经开始摆脱了传统三厢轿车的硬性思维,多功能化的驾乘空间和大通过性开始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SUV的首要因素。也恰恰是这个时候,跨界旅行车的春天也降临了。 [详情]
再谈3·15:降成本莫把“口碑”降掉
2014-03-21
其实降成本项目从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来看都是无可厚非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论证是有益的。但是凡事终归得有个度,一旦降成本项目越过了消费者利益这条红线,那降成本就成为了洪水猛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