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黄嘉刚:“中国特色”的小型车发展之路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黄嘉刚
2014年04月04日 10:31:15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黄嘉刚

作者:黄嘉刚

核心提示:相比于紧凑型车,中国的小型车市场的消费者更多的考虑的是实惠,在这样的市场前提下价高质优的精品小车很容易被同价格的紧凑型车斩于马下,而面向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的廉价小车因为...

凤凰汽车评论  从2001年别克赛欧以十万家轿的定位进军中国私人汽车消费市场以来,小型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谓是几经沉浮,从当年的首选家轿逐渐被市场边缘,而后又重振旗鼓主打年轻市场,再度碰壁之后又回到家用方向。可以说,在经过十余年的市场检验之后,小型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终于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轿车发展道路,在经历了精品小车和廉价小车的发展之后,眼下的小型车很显然已经朝着廉价紧凑型车的方向上发展。

大众当年推出的四眼Polo可以说是精品小车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原汁原味德国技术流的集中体现。当激光焊接技术、空腔注腊等等这一系列高科技名词一股脑的出现在广告页面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呼原来小车还可以这么造。在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大众也毫不吝啬的采用了诸如后盘式刹车、发动机液压顶杆等装备,至于精良的车身和内饰做工至今都让第一批大众粉们津津乐道。不过伴随着这一系列精品化的配置而来的就是高昂的售价,不少被打动的消费者最终也不得不在售价的面前开始权衡性价比的问题。很显然,迎接四眼Polo的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结局。

探索的道路往往不止一条,在以四眼Polo打造精品化小车的同时大众也通过高尔开始在中国市场探索廉价小车的道路。不同于Polo的是,高尔并没有原汁原味的德国味道,这辆两厢小车是大众面向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的廉价车代表,整个开发过程也是由巴西大众主导。于是当这辆连空调、转向助力、气囊、卡带都没有的三门小车出现在消费者眼前时伴随它的同样是大跌眼镜。所有人也都惊呼原来小车还可以这么造。三门版的车身结构更是进一步挑战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四眼Polo落下一个叫好不叫座的结局高低还能留下些名声行走江湖,但是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高尔就只有被江湖遗忘了。

精品小车不仅仅是德国人的专利,日本人也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精品化的小车雅力士,小巧玲珑配置丰富,车身工艺、整车做工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再匹配上不错的动力和底盘表现,雅力士这款小车开起来也充满乐趣。雅力士的推出同样受到了业界的一片好评,但是,等待雅力士的依旧是叫好不叫座的结局。

当大家都认为小型车市场将不再主流的时候,日产阳光的推出带来了小型车市场的转机。当这辆后排空间媲美宝马5系的小型车推出市场时,所有人都惊呼原来小型车还可以这么造。新阳光就仿佛一个薄皮大馅的饺子一样摆在了消费者面前,宽敞的空间,还算说得过去的舒适性配置,与之相匹配的不高的售价。造型上没有任何运动化的元素,也不去强调整车运动性如何,人家就主打一个舒适,简简单单宽敞实用,完全为家庭用户设计。在这条道路上丰田推出了第三代威驰和雅力士致炫,更大的车身以及简简单单的配置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于是这一切又回到了赛欧和老威驰进入家庭的那个年代的小型车诉求。

经历了四眼Polo和高尔的失败之后,痛定思痛的大众也在日本人身上琢磨出了一套中国化的小型车发展方向。有了前期精品小车积累下来的市场口碑,大众的小型车推出就拥有了更大改观的空间。于是我们在后期的Polo上看到的更多是退步,后轮盘刹变成了鼓刹,液压顶杆变成了普通的支杆,后防撞梁也同时不见了踪影,但是该有的配置却一样不缺。与此同时售价的大幅度降低拉近了消费者的入门门槛。随后大众又再接再厉的以Polo平台推出了新捷达、新桑塔纳以及斯柯达昕锐。三款小车以廉价紧凑型车的身份进入市场,更加宽敞的空间弥补了工艺上的精简。再加上大众品牌的口碑效应,这三款小车想不好卖都难。一直在中庸实惠市场耕耘的韩国小车并没有那么多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市场表现,现代瑞纳起亚K2稳健的市场表现足够让韩国人坐上闷头财主的宝座。

相比于紧凑型车,中国的小型车市场的消费者更多的考虑的是实惠,在这样的市场前提下价高质优的精品小车很容易被同价格的紧凑型车斩于马下,而面向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的廉价小车因为过于简陋的配置也无法收获中国买家的芳心。所以,简单一些,实用一些,去掉些花哨的配置,只需要一个宽敞的内部空间和经济的使用成本,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小型车发展之路。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小型车  Polo  大众  丰田  日产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自主汽车事业的发展就像一轮长跑,我们这群人是这其中的领跑,可能到最后我们无法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是有我们的存在后来者必将会把自主汽车事业推向顶峰。前进吧,勇敢的米哈伊。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