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60年:通用汽车如何来到中国(8)
2009年10月09日 10:56汽车商业评论 】 【打印共有评论0
所以有些克莱斯勒人去长春谈判,往往是早上坐飞机过去,限定几点几分进行谈判,谈完后坐飞机回来,不在那里过夜。作为他们的顾问,我认为这样很不礼貌。我们去长春,一般都会待两三天,而且很高兴。

1988年,我们到一汽的青年生产线参观。工人全是些年轻人,正在装风挡玻璃,一位年轻工人突然看到有外国人,不注意把玻璃打碎了。克莱斯勒项目经理Peter Badore就说这样要扣1000分。不但扣分,他还说,中国人一辈子做不了轿车,他当时用的词是Car。我记住了这句话。回来后,我给克莱斯勒写了传真,我说,20年后,我再拿这句话来提醒你们,你们会后悔的。你们未来想在中国做项目可能会回忆20年前的今天的这句话。

给北京吉普作顾问

我们发现北京吉普的关系网,都只限于北京市。成为顾问后,我们马上代表他们去跟国家计委和一机部直接建立联系

回过头来讲,1987年克莱斯勒收购了AMC。美国技术公司原来只是克莱斯勒的顾问,这样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北京吉普的顾问,帮他们做些事情。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北京吉普的所有关系网,都只限于北京市。除了采购和销售在当地外,包括进口零部件和散件包,也都是北京市政府做的申请。我们成为顾问后,马上代表他们去跟国家计委和一机部建立联系。

这期间,就发生了北京吉普风波事件。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外汇,最后朱镕基解决了这个问题,适当允许更多外汇和更多散件包的进口。这在中国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历史片断。作为合资企业,如果生产不下去,那还有什么意义?但要生产下去,又要维持外汇平衡,难度很大。

我们也想尽一切办法帮北京吉普做出口,但很困难,因为国内成本并不便宜。同时,我们也帮一汽做出口,如克莱斯勒的千斤顶,这还不是很难生产的设备,一汽给我们报价时说,很抱歉,我们买钢材的成本,高于你们在美国卖成品的价格。

我记得艾柯卡给我讲过的一件事,一个雨刷器,中国有30个厂生产,但没有一个形成规模,30个厂年总产量是30万套,而墨西哥的一个厂年总产量是1000万套。如果从墨西哥购买,算上运费、关税,再装到一辆北京吉普车里,价格比在国内还要便宜,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零部件市场还没形成经济规模。

这里我得提到斯万多(Richard Swando),他是一手将通用带入中国市场的人。斯万多原来在AMC,是北京吉普项目组小组成员之一,AMC被收购后,他留在克莱斯勒,负责组装厂和散装件。他也是一个非常有经验和远见的人。

我们俩帮助北京吉普到北京外的地方去采购零部件。我曾亲眼看过一汽用的方法。买488发动机集成技术时,合同写的是一汽自己生产,但国产化有个过程,克莱斯勒生产一些件,我们美国技术公司还跟其他配套商联系,准备长期支持一汽。在我们看来,一汽可能要三四年后才能将这些部件国产化。

有次我去一汽,他们正在二厂区里开一个配套商大会,很多工程师围着一排小桌子。他们把想国产化但不是自己配套的所有部件都拿出来,找来全国各地的配套商,不同的大图纸放在每个桌子中间,好多人都围着,谈技术问题和商业问题,某某可能是这个件,某某可能是那个件,结果一汽非常快就把99%的部件国产化了。

2009中国网民汽车消费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葛帮宁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