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败双龙(8)
2009年07月22日 15:59财经 】 【打印已有评论0

错失中国

如果双龙本身不成功,试图把双龙置入上汽战略大棋盘的努力也不会成功

虽然背靠着上汽这个大股东,双龙在中国的行动却远比其他韩国车企迟缓,也因此错过了SUV在中国市场份额节节上升的黄金时段。2007年,韩国现代在中国合资生产的现代途胜[综述 图片 论坛]实现在华销售4.47万辆,而当年进口双龙车在中国的总销售量只有6000多辆。上汽派出的双龙副社长蓝青松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解释说,考虑到中韩两国的人力成本差额和关税因素,同一性能的车,双龙的价格要贵大约4万元人民币。

早在2002年,双龙在韩国的竞争对手现代和起亚就已在中国合资建厂。其中,现代2002年10月同北汽合资成立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一辆国产现代途胜SUV上市。起亚2002年7月和东风汽车、悦达投资成立合资公司;2007年10月,第一款国产起亚狮跑[综述 图片 论坛]SUV上市。

现代和起亚赶上了中国SUV市场的第二波高速增长期,见证了2007年和2008年分别高达58%和25%的飞跃式增长。

最早来到韩国的上汽,却从2005年一直酝酿到现在,都未能将韩国最强的SUV厂商带到中国。蓝青松自嘲说:“我们是起了个大早,却没赶上集。”

上汽认为,双龙工会当负主要责任。不过,当初现代和起亚去中国合资建厂,也受到了各自工会的重重阻挠。他们做成了的事,上汽没有做成,显然还在于信任从一开始就已缺失。

《财经》记者在韩国期间采访几位韩籍员工,他们并不反对到华的合资计划,但均认为前提是该计划不会影响双龙自身的发展。

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上汽希望合资厂能生产上汽自主品牌的产品,但韩方则坚持仍使用双龙品牌,上汽只有制造和销售权。工会还将要求上汽落实在双龙的投资承诺,作为合资建厂的一大前提,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对上汽的不信任。这些问题显然在现代和起亚都不存在。

上汽否认曾经做过投资3000亿韩元的正式承诺。上汽公关部负责人说,在双龙2006年1月25日公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投资主体是“上汽双龙”,资金来源是“遵循国际惯例,通过多种方式募集”;或者说,投资应该来自于双龙自身的滚动发展和融资能力,而不是上汽直接注资。

然而,类似的争辩无助于构建信任的基础。双龙生产战略组经理Jae-Cheol Seo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上汽不愿投钱,是因为“对双龙的前景没有足够的信任”。Seo说,上汽在明知双龙产品结构单一、韩国SUV市场前景不佳的情况下,没能替双龙早作打算,及时开发小型省油车,而是坐等“收回前期投资了再开发新产品”。他认为,如果上汽真的用心在双龙身上,就有理由积极努力,冒这个风险。

双龙汽车负责物流管理的韩籍工长朴在润也在受访时说,他不赞成工会激烈的对抗方式,但工会的基本观点也的确代表了不少韩籍员工的态度。他说,如果要对双龙今天的局面追究责任,工会的责任占两成,外部市场环境占两成,管理层占六成。一位了解内情的中国汽车业人士也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上汽有自省的必要。

“并购完成以后,你对双龙有没有提供物质的、精神的、人力的和财务方面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把重心放到并购企业上去?”

显见,如果双龙本身不成功,试图把双龙置入上汽战略大棋盘的努力也不会成功。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陈竹 胡润峰 于达维 陈中小路 梁冬梅 编辑: fengb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