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粱洪:谢谢各位好朋友来到北京交通广播关注我们的直播节目汽车天下。这里是每周二由北京交通广播汽车天下、凤凰汽车、中国汽车画报联合推出的《汽车非常道》。我们今天这期的专题节目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车”,在这个系列节目当中我们和大家聊的是以一部车为一个载体,和大家共同回述我们共同的过往,我们共同的记忆,车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交通工具,它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情感和太多的往事。

今天我们“那些年一起追过的车”要和大家聊的这部车,相信正在听我们节目的听众和网友,大家有很多的话要说,我们要来聊的是北京吉普212或者是2020,这些名字代表的都是同样一个系列的车型,我们稍后和大家详细的讲。提到212的时候,你会想到哪一年什么事,你想到什么样的场景,这部车在当年留给你什么样难忘的记忆,今天回忆起来你有什么要说的话,移动联通电信发送HD加你的观点到10621039,我们的论坛是WWW.FM1039.COM,同时我们的合作伙伴凤凰汽车正在进行网络的视频直播,您也可以登录北京广播网来看我们的节目,一起进入《汽车非常道》之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车。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车正在直播当中,在等待着收音机前好朋友和我们共同分享关于北京212、北京吉普的难忘经历和难忘的故事之前,为大家介绍我们直播间三位好朋友:来自《车主之友》的高级编辑、老车会创始人,资深老车玩家白宁。白宁好。

白宁:大家好,我是白宁。

主持人 粱洪:一说那些年的事白宁就来了,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就是爱好个老物件,白宁你说一说北京212或者北京吉普对你来讲意味着什么?

白宁:212吉普车对于我来说意味着关于汽车的所有第一次,我第一次开汽车,这一辈子也忘不了,当时在坝上,那会还没有驾照,那个地方有几辆车。

主持人 粱洪:哪年?

白宁:2002年左右,那时候才16、17岁,有那么几辆车,跟沙滩摩托车似的可以租,开了回汽车。后来学开车阴差阳错又开了,当时的2032是一个212的皮卡,拿那个学的车,我是最后一波学那个的学员,学到一半的时候车报废了,我们换成富康了。

主持人 粱洪:第一次摸车,第一次学车。

白宁:上大学之后学车辆工程,拆车了解结构又是以它为标本,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汽车的结构,把活塞拿出来拆装一遍就是492发动机。

主持人 粱洪:白宁是80后,他和北京吉普的故事,我觉得收音机前的朋友来讲还是有点年轻。特别是北京的孩子,大家肯定有很多关于212的回忆,大家可以一起和我们分享,直播间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北京威利斯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二战军车研究会的李亚生总工程师,李工在我们汽车圈里有一个外号叫威利斯,可见您对这些军车的了解,以及大家对您这方面的认可程度。谈到北京吉普这个品牌,这个产品对于您来讲意味着什么呢?

李亚生:意味着梦,就像习主席讲的一样,这个梦我早就实现了。我是小时候1965年、1966年在学龄前,我对门邻居家就开这个车,水箱前面的百叶有很多蜻蜓,开车撞的蜻蜓,我就去那里掏蜻蜓,过几年人家忘了锁车门了,大约学龄前,6岁的开始爬上,居然把车给发动了。

主持人 粱洪:北京吉普对您也是最初的记忆或者启蒙?

李亚生:应该是这么说,第一次摸的都是212。

主持人 粱洪:这是李工威利斯分享的北京吉普对他意味着什么,从60年代第一次接触,第一次看到就做上北京吉普的梦。另外一位嘉宾是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张泉副院长。北京吉普对于您来讲和他们不一样,因为是您的工作。

张泉:北京212对我来讲纯属职业。

主持人 粱洪:如果咱们抛开职业不谈,从感性的角度你爱这部车吗?

张泉:大学期间当时这部车代表着中国工业水准,是我们当时标本里面的极品。

主持人 粱洪:你哪年上的大学?

张泉:1981年。这是很难得的标本,在我们拆解和实习过程中动这个车是一个很奢侈的行为。那个时候我们通常可以动的是CA10B,这个名字实际上是等同于BJ212,这在中国汽车工业里面是两个绝对的基础。工作之后来到北汽至今从业30年,基本上见证了212的兴盛和现在还在存在。我们是作为第二代北汽的开发人员,这个是我们前辈的作品,我们在维护,包括后来再升级。大家也知道跟这个名字相等同的曾经还有几个名字可以说,一个是BJ210还曾经有过一个BJ211,到BJ212这个名字最响亮。到后来法规改变和命名规则的改变,就变成BJ2020,BJ2020LNV,还有BJ2023还有BJ2032,曾经还有一个BJ1021,甚至于BJ130和BL等等这个牌号的车,实际上所有车的基础都来源于这个平台。

主持人 粱洪:张工程师一聊起来这个发展的历程他比谁都清楚,是他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北汽生产所有的越野车系列都有我们张院长的心血,他最了解。我们看直播间的三位嘉宾他们的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他们三个有一个共同的爱就是北京吉普。

我们看一下短信平台和网络上给我们发来短信,大家都说当时那些年回忆的那些事,61197说,80年代我爸单位有一个212,太多趣事了,我的手被门夹过,也偷偷开过,在院里自己转着方向盘,嘴里嘟嘟响着,那是我儿时最可爱的记忆。还有8153说,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出门几个哥们,就是其中一个哥们军队大院有一辆212,他居然给开出来了,当时那一回记忆是我这辈子忘不了的。还有很多朋友说,当年在北京马路上如果看到一车辆212都会追着跑,3303说没有一个北京男孩不喜欢212,一帮小伙伴只要看见马路上有一辆212,哥几个就追着跑。谈到北京的212,它的全称应该是北京牌BJ212越野车,30年前在部队只有团级以上的干部才可以配备,当时中国的轿车保有量很小,也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可以坐的,一般中等的官员出行可以坐上北京牌的BJ212就很不错了。

这个车在1964年开始研发,当时时任我军的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上将指出,在嘎斯69的基础上要设计一款尺寸大一点的四门双座,宽敞舒适的军用指挥车。1966年5月正式投产,当年的产量是532辆,同年11月这部车作为毛主席检阅座驾,在天安门广场上亮相的是一部敞篷的BJ212,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1968年再次恢复生产之后,当年生产的BJ212的汽车已经达到1000多台,到了1983年已经累计生产20万辆,让中国普通老百姓能够接触看到用到这部车,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简单和大家梳理过了发展的历程之后,想请直播间的三位和我们聊聊你们这么爱的一部车,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作为张院长是最清楚整个发展历程,你可以简单分成几个阶段讲一讲,大概北京吉普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张泉:中国汽车工业从零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在给首长做车,北京做了一个井冈山,一汽做的车第一不是红旗,红旗前面还有一部车,老外都说是龙车,名字有点怪。北京的井冈山做了之后,北京汽车工业基础很好,像李工这样的人很多,给杜聿明、蒋介石的车都修过,北京的这种博物馆也很多。当时北汽的前身就是国民党的汽车修理厂,里面聚集了很多见过世界名车的人。第一个是井冈山,因为那时候小车最名贵,车越小越贵,车越大越笨。在那部小车做了之后,由于军方的需要,说是1964年开发,但1960、1961已经有了,第一部车叫210,是模仿的嘎斯64,是一个两门的小车。

李亚生:210很大程度上还是模仿美吉普,短版的。

张泉:那部车首长看着觉得比较小,嘎斯69是苏联用的,基于嘎斯69的平台,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流行的开发有叫逆向和正向,我们这个车和嘎斯69很像,很多东西在借用,但是形象完全不同。嘎斯69远没有我们212这么大的影响力,在设计和结构上的一些变化,这是开发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装备和定型阶段。它作为军队的制式装备,它跟步枪都是一样的制式装备,但是它的装备级别是正团,只有团长和政委才可以坐。后来变团级,它是这样的一级装备。因为团长是可以挂手枪的,团长可以有这部车。

主持人 粱洪:80年代之前都是军用的。

张泉:奢侈的军用的专业品,很少有地方的领导或者地方的首长可以坐,除非他们下乡从军队借来的,这是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1983年到1984年北汽和AMC——美国汽车公司合作,这部车作为中方的一个产品同美方拿来的产品当时叫切诺基,两个产品,两家各自出钱共同建的一家合资企业,这是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这个产品作为合资拿进去之后,在这个阶段美式或者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模式下,生产产能都在提高,甚至一些零部件都在做一定的互相借用,包括技术标准等等一直做到1989年左右。1989年至今还有一些很细的东西,1989年到1999年是这个车最疯狂的时期,当年总产量就是5.5万,那个时候全中国的汽车每年年产量也就是五六十万,可能都不到。它是远超过桑塔纳、捷达,还有富康。这个阶段由于又换了发动机,这个时候的变化是最快的,在北京吉普里借用美国的年度型概念,每年都有一些变化。

主持人 粱洪:张院长给我们分析大概我们可以梳理成三大阶段,一个阶段是1983年之前是纯粹奢侈的军用越野车,基本上就是典型计划经济的产用,是军队制式装备车型。1983年到90年代初就出现了合资,而且这种合资的方式是目前我们合资企业所完全没有的一种新的方法,也出现了能够被老百姓所看到的一些车型。就是在90年到现在,北京吉普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断改,也不断越来越多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按照这三大阶段,我们一一和大家回顾,和大家讲这些故事。

那会还没白宁呢,我们来听威利斯给我们讲讲,我看到你给我很多你现在俱乐部里面修复的老车特别的棒,一看就仿佛回到战争硝烟年代的感觉。您现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部或者两部这个车的故事。

李亚生:我要说的比您说的还要早,我能追溯到1938年,当时中国抗争初期,德式装备已经消耗殆尽,1938年咱们蒋委员长当时就委派当时外长杨杰赴苏联去求援。1938年4月到6月苏联装备陆续进入中国,其中包括嘎斯吉普。

主持人 粱洪:在您那能看到嘎斯吉普吗?

李亚生:能看到,我有嘎斯67。我有一张照片,这是1938年咱们杜聿明将军还有邱清泉将军在指挥昆仑关战役的时候乘坐的,上面是嘎斯吉普,下面是德国霍克吉普。

主持人 粱洪:我们展示一下。

李亚生:这是从凤凰卫视上截的屏,这两位是军队最早使用吉普的一个见证。

主持人 粱洪:目前咱们手里面最老的嘎斯车怎么样收来的,有没有关于这部车的故事。

李亚生:我有一个咱们军队首长的一辆嘎斯69,在我这修复,当时全都烂的差不多了,不被人重视,烂掉了。后来他们又重视了,送我这修复来了。

主持人 粱洪:那个年的车必须和军队有关系,白宁说还没你呢,那时候也没我呢,听他们俩讲这些故事,作为一个资深的车迷你肯定也会了解北京吉普他的前生和今世,对于1983年之前的遥远记忆,你有没有故事和我们分享?

白宁:我的故事都是道听途说的,212吉普车包括后来2020用的492发动机,四缸92毫米缸径的发动机,它可以一直追溯到之前的伏尔加轿车,是咱们从苏联引进来,伏尔加轿车的技术基础又是苏联人从福特引进来的。它的技术基础非常非常传统,在我眼里包括威利斯包括212,包括这些以战争为目的,以使用为目的的早期越野车,它其实是汽车的一个最经典的标本,它没有任何多余的配置,你再拆掉一个东西都不能称之为汽车。汽车就是应该是它这样,后来的汽车都是从它上面加点东西减点东西,在我心中它是一个标准的汽车的形象,它是为数不多的能够伴随中国车迷长大的,咱们现在很多人喜欢经典车,可你的成长历程和老车,尤其和那些欧洲好车并没什么交集,伴随你成长一直有感情的车是为数不多的,这也是我一直想收藏一辆的车。越想收藏就越想收藏好的,就找不着。

主持人 粱洪:白宁讲的有一点特别好,北京吉普这个车为什么我们和大家一起回顾,大家的反馈这么热烈,就是因为它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它是真真正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车。2370说我爸妈结婚的时候是用212接的我妈,那叫一个风光,本人从小就是吉普的粉丝,不知道跟那会的事有没有什么关系。还有我们论坛上很多人说,那会甭管谁家来了亲戚,或者是院里谁有一辆212,周边的小孩觉得他家太牛了,谁家有一辆212那就且显摆呢。我记得大概40年前,我叔叔曾经开过一辆到我家,我和小伙伴在车上玩,结果给弄乱档了,我叔叔走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车被一帮孩子霸占了,现在想想真有趣,那会没见过什么车。

还有网友说,小时候我们家住四合院,几个小伙伴最喜欢的就是在路边上看车,那个年代的车真的很少,如果这一天看上一辆吉普车,我们得高兴一天,这个感觉收音机前很多朋友都有,那个年代如果看上一眼北京吉普都觉得很幸福。

我们在“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车”和大家一起回顾北京吉普212的那些故事,如果大家和这部车有一些难忘的经历可以通过短信平台、网络和我们互动。

《汽车非常道》正在直播当中,我们的节目在每周二由北京交通广播、凤凰汽车、中国汽车画报联合出品。今天和大家一起讲述北京吉普的故事。我们再看一看大家的一些短信,9472说1988年我在云南住在姨夫家,姨夫是部队的天天坐212,可享受了,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个车怎么那么好。7967说支持北京吉普,50多年这个外观几乎没变,普桑撑死了30年,现在还在生产,我觉得对比起来,北京吉普比它靠谱的太多,这个车承载的不仅仅是一部车,更多是承载的我们的记忆和北京的氛围。2303说,作为北京孩子来讲没人不爱北京吉普,和白宁一样,我也想收一辆北京吉普。有了它并不一定要开,但是这是小时候的一份记忆,当年最爱追的车就是北京吉普,当年没有钱买一辆,现在想收一台。

在直播间我们三位嘉宾是来自《车主之友》的高级编辑、老车会创始人白宁,北京威利斯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二战军车研究会李亚生工程师,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张泉副院长。

我们刚才和大家一起听了直播间的三位,他们对于北京吉普这一部车他们的感情是什么,而我们简单回顾了一下北京吉普这部车发展的历程,其实在准备这期节目之前我们通过合作伙伴凤凰汽车也征集了很多故事,由于节目的时间有限我们挑出几位和大家分享。我们听一听收音机前的他们和北京吉普的难忘故事。

杨建:各位听众朋友,我是来自北京酷乐派遥控模型的杨建,我的职业也是源自北京吉普212,我九几年当兵的时候接触的是212,当时只有我们团长才能开这个车,当时就特别羡慕,复员以后有这个机会,朋友有一辆1990年212,就给我了,当时北京没有这么好的路面,有的地方都是比较坑洼,我感觉这个车无所不能,去哪都能开。北京有一年下大雨,我正好在大兴区附近,积水很厉害,前面桑塔纳、夏利没人敢过去,我就没想那么多,你过不去我就直接开过去,开过涉水路段以后,好多人目光向我投来,当时感觉开212非常自豪,也非常满意。配件也没有更换,都是原厂件一直在开,唯一就是212没有空调,我安了一个风扇,夏天特别热。

当时在部队看到212,就结下了越野的情怀,现在212早就不开了,已经换了其他车型了,但是212给了我很多的回忆,毕竟是一款50年没有改动的车型,以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观众:我来自江西的喜欢北京212的朋友,我姓李,这个车在2007年左右有一次外出工作的途中路过一个卖二手车的摊,一直很喜欢212的吉普,就仔细看了一下,车况保养的比较好,车的性能又保持的很好,当时是5000多,按照废品收购价,因为这个车从部队淘汰下来,并不是民用车过户的形式,所以这个价格我个人觉得还是蛮好,当时就拿下来了。前期拿过来是敞篷的,而且是风吹日晒放在外面,北京212敞篷这一块材质一旦风吹日晒就会出现锈蚀,后面考虑到这个情况,又找了一个师傅对这个进行改进,建议把这个敞篷去掉做一定的翻新,使它显的更加拉风。有时候出去做一下保养,在路上回头率很高,现在汽车业也很发达,好车豪车回头率比较高,我这个车开出去回头率不低于他们。

有的朋友喜欢拿这个车练手,有人练手的过程中还发生过一次事故,驾驶它不慎跌到水沟,边上的人束手无策,把我叫到现场,我对这个车性能比较了解。我就开足马力,一下子就从沟里面爬出来,借助另外三个轮子的力,当时在边上很多的群众看到,确实说这个车在关键时候还是不掉链子,还是有点真功夫。

主持人 粱洪:我们听到的就是我们在凤凰网上征集的一些对于北京吉普有着深厚情感的,并且现在也收藏这些车的朋友们他们对这个车的评价。我们刚才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从情感的角度去追忆北京吉普,那些难忘的事情,当年的年代,当年的感受,针对与这部车本身我想请三位嘉宾做一个权威的解读。北京吉普历经50多年的时间,它的外形没有发生改变,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车,它的精神、技术核心到底是什么?张泉您最专业了。我们现在点评这一部车,是什么样的底盘,什么样的发动机,有多大的功率,带给我们什么感受,从这个点上去评论,能给我们讲讲北京吉普是什么样的车?

张泉:尽量少说,说起来就没完了。我只说最早的,白宁刚才讲的没错,这车之所以传承这么长时间,这个设计就是基于功能。

主持人 粱洪:是不是讲完全没有舒适性?

张泉:舒适性是在的,人是可以接受的。它应该是八九分功能,一两分设计的一个机械,而且用的是最传统。我讲的是212,包括现在有某些厂家生产的,但我只是说212。从它的车身结构就是基于功能来做的,根据军事需要,根据野外需要。刚刚李工也讲后面一定要有一个后备厢,而且还是一个封闭的,像保险箱一样。既加强了后部的结构也增加了储物空间,但是它把四个人的乘坐空间侵占了很多,包括重心也有变化。从传承结构讲,我讲最早的这部车,应该是一个三速的手动变速器,一个高低档的分动器,在我记忆里应该是五十几马力,后来强化到75马力的492发动机。白宁教了我,说是苏联人学的福特,中国人又学的苏联人,嘎斯69也用过这个机器。

大家可以想象,它很简单,前后桥都是断开的,传动轴也是最古老的,前后都是钢板弹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它的轴距是2.3米,最初的210是2.5米,轮距是一二三几,现在市面上出的宽轮胎的轮距是已经1504。这个车我们已经当成古董,图纸都封存了。

主持人 粱洪:我觉得这个车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相当于一个模具放在那,车是什么样你就看吧。如果把它的结构给它看清楚,了解明白,基本上车就是这样。最纯粹的,最初级的可以这么形容它吗?最最原生态的。纯粹基于功能化。白宁有没有补充?

白宁:大家在那个年代觉得北京吉普是一个挺大的车,实际上从数据上来看,今天我们看起来,昨天我找了差不多的车,整体尺寸和本田飞度差不多。本田飞度3.9米长,这个车3.82米,很小的车。

主持人 粱洪:怎么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特大?

白宁:它高又方正所以显的很大。212这个车实际开起来的感觉还不错,没有想象中大家现在讲的没有转向助力,什么助力都没有,肯定特别沉。实际它循环球是转向机,缺点就是不精准,跑直路老得调方向,实际上很轻并不沉。我开过调教过特别好的212,在海淀驾校考试的车,太好开了,离合器也很轻,三速变速器和现在挂档不太一样,一档在普通车二档的位置,二档在上面,三档在下面。当时学完车教练第一句话,出门把这个全忘了。

主持人 粱洪:这和后面要买车没什么关系。

白宁:两脚离合,得小心点。

主持人 粱洪:李工程师你也修复了很多北京的吉普车,这部车是什么产品你最有发言权,能不能结合你的一些实际修复的故事给我们讲讲,我们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开惯了今天的车,他们怎么理解最初的北京212?

李亚生:很多车迷用212参加比赛,或者改装了,其实我认为它不适合于比赛,因为这不是一个专业的赛车。它跟吉普的前辈来讲有很多改变,我有一张图从嘎斯64、嘎斯67,它的发动机位置,重心的位置有很多的变化。嘎斯64发动机重心距离前桥是将近1米的位置,几乎在车的中间,嘎斯64和67,它重心靠后,前轮的负载比较轻,爬坡比较容易,它落地是平着落的。212为了增加驾驶空间,发动机前移了将近40公分,整个发动机把前桥包起来了,现在的重心距离前桥大约是70公分,缩短了将近30公分,这样它的前桥负荷是比较重的。它在爬坡的时候,前桥的阻力非常大,用它比赛的时候,飞跃的话,它往下扎头,很容易前滚翻。

主持人 粱洪:这种技术最适合是什么?

李亚生:为了增加舒适性,把发动机前移了,留出后备厢的位置。

主持人 粱洪:纯粹的功能性质。完全考虑当时军用的特征来进行的调整和改变。您正在收听关注的是来自北京交通广播正在直播的是每周二由北京交通的汽车天下、凤凰汽车、中国汽车画报联合出品的《汽车非常道》。欢迎大家继续和我们进入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车,今天我们和来自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副院长张泉,来自北京威利斯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二战军车研究会李亚生总工程师,《车主之友》资深玩家白宁一块和大家聊一聊北京吉普。2116说211我特别深刻,我五年级的时候坐我爸单位的212出过一次交通事故,转弯的时候撞了大树,我爸的腿伤了点皮,我一点事都没有。0423说本人以前从事警务工作,开的就是212,那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车,想请教一下专家121和212到底有什么区别?

张泉:212是货车,121是皮卡。皮卡是212的加长轴距之后,后半保留前驾驶舱位,后边变成货箱。

主持人 粱洪:张院长最经典最到位的回答。4169说小的时候北京吉普的蓄电池烧了我不少衣服,衣服上全是洞。6610说十多年前有一部分部电视剧《东边日出西边雨》,王志文开了一辆敞篷的白色北京吉普,那个时候我觉得天啊,男神啊,你是喜欢他还是喜欢那个车。

一聊起关于北京吉普,滔滔不绝的话题,我觉得今天我们只是拉开了一扇门,真正没有进屋呢。今天我们只是开了一个头,下期节目当中我们继续和大家聊北京吉普,白宁给我们说一说,我们今天聊了这些北京吉普的往事和故事,白宁可以作为我们资深的嘉宾和大家总结一下这期节目。

白宁:北京吉普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很难得的可以跨越五六十年的历史,承载几代人的回忆,并且依然在生产的车。它承载着像我这样80后的回忆,张院长、李老师也有他们不同的回忆,这款车还在造,它还将会有后代。

张泉:已经有了。

主持人 粱洪:我借用一下张泉院长的一句话作为我们这期节目的收尾,在中国汽车的发展史当中北京吉普是最有文化的一部车,我们在下期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车系列节目当中会继续和大家来聊北京吉普的故事,我们在这里再次诚邀收音机前更多的听众朋友,如果您有和北京吉普的故事,您现在可以登录合作伙伴凤凰汽车参与我们故事的征集,再次感谢我们直播间的三位嘉宾,如果你想听到我们的节目可以登录合作伙伴凤凰汽车,也请关注每月出版的中国汽车画报。

主题介绍

标志性的三幅横格栅、车头标志性的双圆灯以及前发动机罩上的北京字样LOGO,想必众多70后的朋友们已经猜到了,本期我们带来的正是如今已淡出大家视线,但仍在许多人回忆里不死的北京吉普212系列。

嘉宾介绍

张泉: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李亚生:北京威利斯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 、二战军车研究会总工程师。

白宁:《车主之友》高级编辑、老车会创始人。

凤凰解密

    标志性的三幅横格栅、车头标志性的双圆灯以及前发动机罩上的北京字样LOGO,想必众多70后的朋友们已经猜到了,本期我们带来的正是如今已淡出大家视线,但仍在许多人回忆里不死的北京吉普212系列。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越来越多品牌车型的引入,如今北京吉普212已失去了曾经的光环并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同时,北京吉普212在很多人眼中有着费油、小毛病多等可诟病之处,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当年那一代人们心中爱之深、恨之切的永恒记忆和幸福惦念。查看更多

精彩图集

投票调查

你知道吗?

网友评论
分享到: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