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聯盟抱團取暖or組團忽悠?

导语:近日电动汽车百人会成立,汇集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产业界等多方人士引起广泛关注。但从新能源车推广至今,大大小小的联盟争相成立,这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业界对其褒贬不一,产业联盟究竟是抱团取暖还是组团忽悠?[网友评论] [相关专题]

如火如荼的“联盟”产业

中国汽车界的行业机构多如牛毛,与一直热炒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高度一致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也如火如荼的争相成立着。

新能源联盟第一弹:以车企为主体

2009年8月28日,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工程中心在福田汽车总部宣告落成。根据规划,该新能源汽车设计工程中心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与研发,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整合福田汽车现有的新能源领域相关研发资源,充分发挥福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的优势,吸引单项技术结合整车研发平台来实现集成创新,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并在已有的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上吸引新的合作伙伴加入。

联盟由北汽控股公司、北京理工大学等5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整合了北京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资源,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终端用户等。此外,重庆、吉林等地也均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16家央企成立电动车联盟 看重顶层设计

2010年8月18日,“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的成立,旨在有效发挥中央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形成合力加快推动我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以联盟的方式,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快速、有效的突破电动车产业核心技术,尽快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

该联盟由包括一汽、东风、兵装集团、国电、南电、中石油、中石化等16家大型央企发起。其中,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公司、长安集团、中国南车集团将组成整车及电驱专业委员会;中海油、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航工业集团、中航科技集团、中航科工集团将组成电池专业委员会;国家电网、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南方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中国保利集团将承担充电与服务专业委员会的职责。

非官方的新能源“百人会”成立

2014年5月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北京成立,80多位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产业界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参加了会议。

“百人会”真正成为汽车业内政、产、学、研的首次聚合,同时又是一个跨行业、跨学科的平台,其跨界性则体现在它涵盖了能源、信息、交通规划、高校及研究机构,以及其他关联产业的领导者,而信息领域加入电动车“百人会”成为这个组织的亮点和突破。

调查

  • 1.您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此问必选)
  • 2.您认为车企间如何合作才能共赢?(此问必选)

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

国内第一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由北汽控股公司、北京理工大学等5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整合了北京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资源,也开启了全国产业联盟“遍地开花”的序幕。

不同的研发方向和技术路径 如何求同存异?

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如何用标签化归类,联盟中的各家车企,无论是企业实力、研发能力,还是“电动汽车”在其战略中的定位、研发投入力度与以及远景规划都不尽相同,而在具体的研发的方向与技术路径的选择上,还有技术标准的制定方面,也都会存在许多差异。自然,各家企业“电动汽车”项目的进展程度、已取得的成果与遇到的困难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那么多的不同,必将导致各企业对“电动汽车”项目的心态,以及具体技术关切与需求大相径庭。

如果企业都不想把自己正真的实力透露给联盟伙伴,也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技术需求,大家都“留一手”,那就失去了对症下药共同攻关的基础。即便是一个基础理论研究也很困难。

联盟中的盟友 市场中的竞争对手

电动汽车这样的新能源研发项目,毕竟涉及很多现实利益,如何分配好各方利益和职责,这绝对是一个大难题。另外,就算是暂时平衡了各方利益,但仍不能保证日后不会出现诸如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纠葛。到最后成果没得到多少,反找了一大堆麻烦,这是每一家联盟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

毕竟虽然各企业在联盟中是盟友,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都是对手。

民间社团VS官方大佬:谁更有效果?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或电动汽车产业搞了这么多年,雄心勃勃的计划和目标总是屡屡落空,从小到大的各种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也是形同虚设,要怪市场不成熟吧,特斯拉一来似乎又应者云集,这一切都弄得政府很尴尬。

原来不是国务院让工信部牵头搞这个事情吗?但即使牵头,它也不能命令其他部委和机构,结果牵来牵去也是虚的,再加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电动车的事情还是一头雾水。但从16家央企联盟再到一百人的民间社团,抛开政府的涉入有没有对联盟的效果起到正向作用不得而知。

联盟要谨慎 互信互利才长久

确实需要沟通平台 影响政府决策部门

汽车企业和上下游相关产业需要一个与政府对话的沟通平台,顶层设计也需要通道来了解实际情况。像“百人会”这样其顾问委员会,由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的部委领导参加。至少是跟政府关系最密切的大喇叭,至少是离政府耳朵最近的大喇叭,能够在中国电动车管理者步调不一致或者乱走的时候,能够起到最大的提醒作用。

这相当于是政府各决策机构有了一个共同的协调机构,对于电动汽车的各种争论能够在这里获得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这样方便大家决策,或者说有关部委可能不好意思对于大家都同意的事情唱反调。

分配好各方利益和职责 “共同采购”不是梦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谈到对产业联盟的期待时提到,电动汽车的开发需要平台化、模块化,他希望联盟能带给车企“引导深度开发的能力”,并实现“零部件规模化采购来降低成本。”

新能源汽车联盟只是企业老大们开开会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充电接口的问题、电池问题、统一标准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最起码需要以副总理牵头来协调各部委以及下属企业之间的利益。当然如果是非政府机构就需要更好的管理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

联盟之下,互信互利才长久

"在新能源研发过程中取得的每一步进展都是企业投入大量人力与资金积累的结果,都来之不易。所以企业难免会担心自己辛苦得来的成果,被联盟中一些可能存在的'南郭先生'轻易获取。所以在不清楚其他企业在研发现状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轻易将自己的技术对外公开。"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行业人士这样表示。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过程涉及到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种风险,而且风险和受益在产业链中分布不均,显然不利于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避免研发投入的盲目重复。因此,建立合理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的产业联盟很重要,而联盟成员的互信互利有利于长期发展。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在评价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时表示“电动车产业化初期存在市场失灵”,而联盟是否是解决之道呢?

结语

借用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一句话“为什么大冷天还有人在路边收停车费?是利益在驱动。”联盟也好不联盟也好,激烈的竞争下大家疲于组团忽悠,而让大家抱团取暖的肯定是合理机制下的利益平衡。

凤凰汽车产业部出品 欢迎收藏 策划及编辑:张翠翠 监制:王巍 邮箱:auto_pinglun@ifeng.com
向左 向右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分享到: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