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夢,曲折中前行

导语:汽车行业作为我国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今年两会上备受瞩目。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一个十字路口,困难和矛盾凸显,从汽车两会中我们把脉未来车市政策走势,如何实现汽车梦,我们在曲折中前行。[网友评论] [2013汽车两会专题]

头顶的天VS脚下的路

与往年的两会不同,今年“雾霾”成了主角。城市污染与汽车产业发展的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尖锐,即使是在两会召开期间,北京天气依然“阴霾”阵阵。

雾霾出现汽车行业必须行动起来

“每天早上拉开窗帘都要看一下今天有没有雾霾,我家有两个口罩,我女儿一个,我一个,但是还没有用过。”两会新闻发言人傅莹坦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是在快速地发展,成就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同时付出了沉重、高昂的环境代价。

从1979年我国第一部试行十年之久的环境法诞生开始,全国人大曾尝试不断完善环保立法,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30多部相关法律。包括大家关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估法等等。但实施效果有限,而作为空气污染源之一的汽车行业,也到了该行动起来的时刻了。[详细]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是否有用?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两会期间表示,污染无论是谁的问题大家都要去解决,首先汽车的问题要解决好,如何让汽车的能量消耗降低、排放降低、实现零排放,低排放,超低排放,这是车企关于降低排放的要求,而油品的标准也需要提高。

他指出治理大气污染,是转型期的中国必须要长期面对的全局性问题,有必要在全国层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在大气治污中的责任。[详细]

遏制大汽污染需要综合防治手段

防治大气污染遏制环境恶化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长期任务,不可简单一概而论,必须要采取综合防治手段。应尽快组建全国性的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加强总量控制制度;逐步完善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管理措施;明晰大气污染的责任制度;并且,要建立健全完善配套立法和实施机制等等。

另外,每一位市民不仅成为恶劣空气的受害者,更应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为了我们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安全与出行畅通,都应自觉爱护环境、守法驾驶、文明出行,提倡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最大限度的减少驾车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详细]

调查

  • 1.今年两会您最关心的汽车产业问题是什么?(此问必选)
  • 2.您认为政府政策对车市的作用如何?(此问必选)

政府之手边界在哪?

>

3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乘坐一辆银色纯电动车,穿梭于北京会议中心、科技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参加多场会议,倡议环保零排放。车上“零污染、零排放”的标志格外醒目。

电动汽车发展“离政府越近离市场化越远”

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温床,在各地政府补贴政策出台时,比亚迪企业多个高管在不同场合都公开表示了国家对电动车补贴滋生地方保护政策的担忧。

这种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根据笔者的调查,北京目前投入运营的环卫、物流公车等全部选用北汽福田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北京纯电动出租车则仅有北汽福田迷迪、北汽E150EV和长安E30三款产品。[详细]

打破地方保护魔咒靠补贴“一刀切”?

两会之后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可能会统一各地方政府的补贴,改变各地补贴额度不一、各自为政的状况。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2013年两会之后,国内新能源汽车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实际上,由于此前各地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不对外地车企开放,因此引发了业界关于打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地方保护的广泛讨论。不过,想要在短期内打破区域政府各自为政的现实并不容易,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依旧任重道远。[详细]

新能源发展仍靠政策 政府之手边界何在

从2009年启动的“十城千辆工程”,国家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相关预测显示,截至2013年3月,国家累计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将突破1.8万辆。而到今年3月底,该工程就到了原定的时间节点,这也意味着新能源补贴如果没有政策的延续性的话,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恐怕要停滞。

政府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长期补贴和收效甚微的推广模式,滋生了较多区域保护的土壤,政府之手应该如何制定规则管控,如何提升执行力取得应有的效果,成了“顶层设计”部门的难题。[详细]

“新公车时代”有多远?

公车采购出新政 自主迎来新契机

有消息称,今年全国“两会”之后,自主品牌车企翘首以盼的公务车采购标准修订方案也将正式浮出水面。自1994年中办、国办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以来,近二十年探索过程中成效甚微的公车改革是否能借此时机得以落实一时间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其中,宁夏、湖南、甘肃、新疆等多个省级党委政府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领导人换乘公务用车需选择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而上海、广州等地政府也率先有所行动,开始选择自主品牌汽车作为公务用车。[详细]

把奥迪换成红旗 不是公务车改革的胜利

提倡竞争,优胜劣汰必须是公车改革的首要宗旨,而不是简单的将奥迪换成红旗。资深汽车媒体人士吴迎秋也认为,公车改革,最重要的不是“换车”,而是建立与当前政治文明推进相一致、与时代和民众的呼声相适应的公车文化。

公车改革是个大话题,仅仅将采购对象改为自主品牌,是不是就是改革的目的?在减少公车数量、改革公车采购品牌的背后,公车改革的关键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如果不考虑清楚,公车改革就很难有真正的落实和推进。[详细]

公车采购切勿变成自主向上的桎梏

从品牌的影响力上来讲,公车采购毕竟仍然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影响,真正的品牌影响力,必然是经过锤炼才能诞生的,拔苗助长只是一种表面繁荣,是禁不起时间地打磨的。自主品牌必须清晰的认清自己,坚定不移坚持通过品质提升带动品牌影响力提升的路线,面对公车采购这样的诱惑,可以抓住机会,但必须建立在正确推广自己的基础上。

可以想象,如果今天政府公务车采购的产品,都是像现在这样曲高和寡的自主品牌,那么这一轮的公车采购自主品牌发展必将会成为一个泡影,变成自主品牌向上发展的又一轮悲剧。[详细]

>

两会期间,凤凰汽车推出策划“您心中的新公车标准是什么?”,经过网友投票选举,“国产、节能”被评为最热关键词。

我的两会提案

凤凰汽车评论员

周丽君:公车改革需顶层设计 勿头痛医头

公车改革关乎国计民生,真不应当像耍猴一样,来回讨论瞎折腾,急需顶层设计,明确改革思路,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当下中国政府,在现行机制下,根本就没有对公车使用进行有效监督的能力,这进一步迫使我们急需顶层设计。

陈志杰:公车采购标准调整应守住原则

公车采购标准谈到有资格申报公务车采购目录的车企,必须"具备持续的整车技术研发和产品改进能力,设有产品研发机构,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

一周观察:应像管理坦克一样管理军车

对坦克的有效管理,是军队对战争的敬畏,对百姓生命的负责。对军车、公务车的有效管理,是军官、公务员等,对权力的敬畏,对社会发展的负责。如像管理坦克那么管理军车,别说军车用不着换牌,即便不用牌,也不会腐败。

黄少华:奥迪换成红旗不是公车改革的胜利

公车改革是个大话题,仅仅将采购对象改为自主品牌,是不是就是改革的目的?在减少公车数量、改革公车采购品牌的背后,公车改革的关键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如果不考虑清楚,公车改革就很难有真正的落实和推进。

陈光祖:关注雾霾的次生灾害——光化学烟雾

我们在受到PM2.5天气灾害日子里,也希望对光化学烟雾的机理,危害及护理作研究及预先防化措施。 要考虑光学烟雾的污染,如果把氮氧化物在光照底下,形成一种光化学污染,我们还没有得到研究。

程晓东:遏制大汽污染需要综合防治手段

防治大气污染遏制环境恶化,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手段。应尽快组建全国性的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加强总量控制制度;逐步完善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管理措施;明晰大气污染的责任制度;并且,要建立健全完善配套立法和实施机制等等。

今日热评:豪车面临"习李新政"大考

2012年底的"习李新政"之后,社会有了点减少浪费、杜绝腐败等迹象。2013年初的两会后,"习李新政"将步入正轨,如坚持打击腐败、减少浪费等方向不动摇,或许会让我国的豪华车市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汪上:公车采购切勿变成自主向上的桎梏

从品牌的影响力上来讲,公车采购毕竟仍然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影响,自主品牌要想获得真正的品牌影响力,必然是经过锤炼才能诞生的,拔苗助长只是一种表面繁荣,是禁不起时间地打磨的。

汪上:尾气排放标准亟需符合中国路况

北京之前出台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对所有工作的监控都是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完成,唯独对油品的监控,责任给推到了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由此可见,北京的汽车排放控制,仍然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郎永强:两会后公车采购应以自主车为主

在减少公车消费的呼声中,要求公车采购国产自主化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车消费,也是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那么一点点贡献。人人都知道,作为政府部门采购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当做公车使用,支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

结语

中国汽车产业一直绕不开“政策市”的宿命,但车企长期靠政策吃饭并非长久之计,正如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两会期间建议的那样,企业发展不能一味追寻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同时,在发展中我们不能再忽视环境、交通等问题的严重性,否则只会自食恶果。

凤凰汽车产业部出品 欢迎收藏 编辑:张翠翠  监制:戴琦 邮箱:auto_pinglun@ifeng.com
向左 向右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分享到: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