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微观层面: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达到汽车社会的门槛
根据2002-2009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千人汽车保有量由2002年的5辆增长至2008年的22辆(见图7)。同时,由于近年A级及以下级别车型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特别是2009年小排量车型优惠政策的实施,汽车平均价格不断下探,5至10万元价位车型占市场近六成份额,平均车价接近8万元左右。2008年人均GDP接近24000元,2009年中国GDP增长率为8.7%,这样推算2009年R值也已经达到3的临界点,已经具备进入汽车普及期的特征。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和车价的不断走低,R值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再者,根据统计年鉴中私人汽车拥有量、人口总数及户均人口规模,可以计算各年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量(见图8)。参考2002-2008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的计算,我们预计到2009年中国城镇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突破10辆(见图8)。这一推断,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验证:根据2002-2008年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变化和汽车市场销售数据来看,百户家庭拥有量每增长1台大约需要110万乘用车市场销售增量作为支持。2009年乘用车市场销售增量为420余万台,由此推算,2009年底百户家庭拥有量可达12台左右。
图7 千人保有量及R值走势(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8 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走势(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上述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已过10辆的判断是基于全国“总体平均数”,并没有反映出中国城乡差别-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突出特征。若考虑此因素,保守估计4500万辆左右私人汽车保有量的80%积聚在城镇,以城镇6亿人口,户均规模3人来推算,则城镇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则接近20辆的水平。
基于整体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超过10辆,以及占人口总数接近一半的城市人口中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接近20辆的现实,无论从国内的研究成果还是国际的通行惯例,我们可以做出初步结论,从数量层面来看,2009年中国已经跨入汽车社会门槛。
(三)社会生活层面:汽车已经成为全民议题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与道路、环境和能源相关的各种矛盾,如行车难、停车难、阴霾天数增加、汽油供应紧张的现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蔓延。关于上海是否应该限制上牌量,北京是否应该限行的争论从未停止,2005年以来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开始时常爆发大面积的油荒。
2009年,随着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到汽车社会,汽车与社会的矛盾也远超出车与道路、车与能源、车与环境这三个基本矛盾,汽车与社会阶层、汽车与车主身份、汽车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诸多矛盾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全国性的打击“醉驾”行动、杭州“胡斌飙车”、兰州“老人砸车”、上海“钓鱼式执法”、辽宁的“天价车补”等一系列事件已经成为超越一个城市或汽车领域的话题。酒后驾车背后体现了中国汽车文明与中国“无酒不欢”的传统文化的冲突,以及驾驶者自身安全意识的淡薄;“胡斌飙车”事件引发了关于富二代道德素质的讨论和在处理交通管理事故时个体生命权与社会警示作用的平衡的争论;“老人砸车”体现了中国目前汽车文明普遍缺失的问题;“钓鱼式执法”反映了中国交通管理以罚代管的不合理现象;“天价车补”涉及到全国数百万计的政府公车改革的敏感问题。
汽车的议题已经成为社会整体性对话的议题,全社会所有利益攸关者都参与到对话议程中来,这也是汽车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ujm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