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梁洪:这里是每周二和大家见面的《汽车非常道》,此时此刻以汽车的未来在巴黎这个主题,正在进行的巴黎车展同样在吸引着全球人的目光,在近期我们《汽车天下》节目中已经为大家梳理过了本次巴黎车展当中展出的一些亮点的和热门的车型。今天我们要从另外一个层面和大家来解读巴黎车展,那就是设计。
设计这个词经常在我们《汽车非常道》节目中出现,它包含了非常深刻的内容,不仅仅是汽车的外形、造型还包括了技术等等。透过这样一次巴黎车展又展现出了哪些汽车设计方面的全新的语言,在今天的《汽车非常道》节目中我们和汽车的设计师,和我们媒体的同行一起为大家解读,从巴黎车展来看未来汽车设计的新语言。
欢迎在直播间的我们的三位嘉宾和我们一起关注巴黎车展,其中两位也是从巴黎车展刚刚回来的,欢迎《汽车族》杂志主编王世华,世华好。
王世华: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梁洪:我们的合作伙伴来自凤凰汽车的郑昊。
郑昊:大家好。
主持人梁洪:同时还非常荣幸请到了年轻的汽车造型设计师孟凡雷,您好。
孟凡雷:大家好,各位听众好。
主持人梁洪:既然我们是从巴黎车展来看汽车设计的一个新的语言,咱们大概可以把汽车设计分成几大块来给大家一一地解读,孟凡雷,从你专业的角度,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汽车的造型外观到汽车的技术基本上分为两大类来解读汽车设计呢?
孟凡雷:是的,从今年整体巴黎车展的造型趋势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比较明显呈现的趋势,一个是小型化的趋势,一种是各个品牌之间为了市场的竞争呈现出来的大异小同的博弈的趋势。还有从技术方面来讲,混动俨然成为了一个新星。
主持人梁洪:这是大概的给孟凡雷的一个印象。世华和郑昊,包括我都是从巴黎车展看完回来的,如果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年巴黎车展从设计风格方面给我们呈现出的一些印象,脑子里会涌现出很多的词。咱们大概可以从两大类和大家聊起,先从外到内,先说一说造型、外观给你们留下的比较深刻的印象。
先说说我自己吧。因为看了这么多的国际A类的大车展,我觉得今年巴黎车展给我的感觉特别务实,以往那些奇特的怪异的像太空飞船一样的概念车在今年巴黎车展几乎就没有看到。你会发现好像所有的厂家跟说好了一样,即使在这次展出的很多概念车也是基本上相当相当接近量产了,不像以前那种天马行空了,完全为了吸引你的眼球,你看这个东西都不知道它是车还是太空飞船,这个东西在今年巴黎车展上很少了。
另外一点在你仔细看过之后,会发现在整体造型风格的语言上给我的概念是小型化的趋势在巴黎车展上越来越明显,很多品牌都推出了小型化的车型,这些车型不意味着小型就等于低端,相反很多小型车呈现出了非常高科技和高品质的感觉。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各个品牌都在喊我要年轻,我要运动,这是给我的一个大概的印象,我不知道世华和郑昊怎么看,世华先说说?
王世华:主持人说得非常好,我也有这种感觉,整个巴黎车展首先我们知道它是法国车的本土作战,所以在一号馆我们看到了PSA集团以及法国其他品牌非常非常占主导优势的这么一个在一号馆的展示,同时像您说的那些非常天马行空的概念车的确是少了,因为这个整个跟时代潮流有关系,更跟最近整个欧洲的经济环境有关系。所以所有这些企业更加务实,也就是说我们所设计的每款概念车一方面要保证我们家族基因的传承,不能太天马行空,另一方面要保证我设计的这款车在未来会有一个量产的车型。这两个因素左右了这些东西也就注定我们现在巴黎车展这些概念车不会特别特别张牙舞爪,不会特别造型各异了。
问:像那种我们希望看点未来发展的天马行空的极其激进的,极其富有想象的,也许永远不会量产的车,可能在这次巴黎车展的概念车上你要失望了,再问问郑昊的感觉。
郑昊:我觉得尤其是在概念车上表现出来的不再那么天马行空,我确实也有所感受。因为这回现场这些概念车很多都承载了更多现实的意义,它就是想向公众传达一些不光是止于外形的花哨的东西,比如很多概念车,包括法系的品牌,有很多都是混合动力车型,它是想更多地表达一种在能源和技术方面的表现,而不是想表现外形的更多。包括兰博基尼这次也推出了一款插电混合动力的车型。
主持人梁洪:所以我们在总体和几位聊了大家的感受之后,看来我们的观后感都有共同之处。既然本次巴黎车展从造型设计和外观的角度看越来越加务实,越来越趋向量产化了,咱们接下来就分析分析,既然各个厂家都说好了,咱们不玩儿那个天马行空了,能不能从大家这些接近量产化的新车中梳理出一些特色和一些趋势来。孟凡雷,因为你作为一个专业的汽车造型设计师,你也看了今年这么多的新车,你大概梳理一下,你觉得造型外观上有共同点吗?
孟凡雷:就像刚才我说的大异小同的趋势是一样的,因为各个厂家实际上都在竭力地用自己的造型塑造自己品牌本身的特色,所以就迫使他们在整个造型语言和造型方法上区别于对方,这就形成了大的形面上的处理,整个体量和姿态上大家的差异。但是有一些小的细节,比如我们会看到越来越丰富的在车身内外饰和材料上的应用,而且非常集中地表现这种材料的对比度,很明确的一个分层次的结构的处理方法,还有一些半开放式的布局的处理手法,实际上都是很类似于大家突出年轻的科技感和时尚感的造型的手法是一致。
另外从运动和年轻的角度讲,所有的品牌也都是在力图把握这个方向的,因为车本身是一个运动的东西,它本身承载的理念就是运动的形态。
主持人梁洪:这个大异小同应该怎么理解呢?这个“大异”大家都知道,当然每个品牌和每个品牌都长得不一样,这次怎么把大异小同提出来的?
孟凡雷:比如我们看到的大众品牌的车系,它一贯是非常直线条的、严谨的,切割式的,非常机械化的造型手法,它就区别于我们看到的宝马这种用正负形面相互交接,形成非常动感的这种,我们所说的就是大异,就是从这种造型语言和造型方式上产生的大异。之前的小同就像我说的一些小的细节上的处理手法,材质的应用,LED光纤的应用,一些半开放式的造型的处理手法,是这样来解释这个大异小同的。
主持人梁洪:郑昊和世华也可以说说你们是不是认可孟凡雷提到的第一点,就是这个大异小同。在我看来有一些品牌的设计都懒得说它。比如丰田,全世界卖得好这是咱们公认的。但是你发现把它放在这样的车展上展出,它的一些车型确实在设计方面乏善可陈,抱歉我要用这样的词,它真的没有什么亮点吸引我去看它。在这样的一线大车展中就匆匆而过了。但是韩系的车这些年就变得特别激进,线条特别碎,但是无论如何会让你多看它两眼。还有像宝马、奥迪、奔驰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德系的车,你发现它不管怎么变,似乎有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感觉。所以这个“大异”不知道世华和郑昊你们怎么看,你们怎么理解这个大异小同?
王世华: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看汽车品牌的设计,尤其是外观设计,是需要追溯到它之前的历史的。假如现代起亚集团这个品牌,尤其是起亚这个品牌非常年轻,它之前相对来说它的积淀并不是很深厚,在以后它的车型设计的时候它的束缚也不是那么多,所以我们讲彼德希瑞尔入住企业以后,这种虎啸式前脸也好,或者是年轻的而且语言也好,设计理念也好,都是觉得它更有发挥得余地的。您讲的梅赛德斯奔驰,它的广告语叫“The best or nothing”,不夸张的说汽车都是我们家发明的,所以我们有一百多年的经验,它的积淀也就左右了它不可能像一个年轻品牌一样的非常夸张地表达它的语言,而且它的基因的传承或者它的设计语言的延续也是保留了客户或者是保证市场的一种原因,所以它在设计的时候也不可能像一些年轻的品牌那样做得那么放得开。
主持人梁洪:郑昊可以跟我们说说在这次巴黎车展中我们看到的其他的趋势,除了我们讲到的大异小同之外,在小型化和运动年轻化方面有没有车型给你的印象非常深?
郑昊:这个确实有。不过在说之前,我先补充一下王老师所说的。我对大异小同确实有点想说的。在传承之外,我可能更想说的是个人对一个品牌他注入的新的语言或者是活力,这个可能也是大家不要忽视的,包括王老师提到的彼德希瑞尔入驻起亚,他可能给起亚车带来了全新的车的语言,让这个品牌整体的定位、风格,包括它的销量都有了很大的起色,包括奔驰也是,从戈登-瓦格纳,给奔驰带来的比较运动的风格,这也是他对于这个百年品牌个人风格的一些灌输或者是影响。
小型化其实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类型,这回车展上也看了一些。举个例子,比如欧宝的小车,Adam S,它是这回车展上亮相的,当然这个品牌在国内小型车产品进来得不多。这款车可以代表运动、年轻化,其实是一个微型定位的车。它有两扇车门,但是这个车却很运动,搭载的发动机和大众的一样是1.4T加上手动挡,整体的风格很运动,包括内部的车顶就是一个赛车的格子旗,当然这些你都是可以选装的,包括外形也有很多运动的点。
主持人梁洪:欧宝这个牌子就是你到了欧洲之后它有多好,到了中国之后就感慨它怎么那么惨,怎么在中国混成这样。在巴黎车展上,欧宝这个展台还是很亮眼,很吸引人的,不仅仅是欧宝这样一个非常欧洲味的品牌,其实其他一些品牌在这次巴黎车展上也推出了很多小型化的车,特别是一些小型的SUV,这是挺有意思的。
王世华:像标致全球首发的概念车Quartz,就是石英的意思,它就是一款跨界的小型的SUV。还有它还推出了2008达喀尔版,也是一款概念车,相对来说是比较夸张的造型了。这个级别小型跨界的SUV在这次车展上也是一道非常亮丽的景色。
主持人梁洪:这一类型的车将来推向中国市场之后,能得到中国市场的喜欢吗,因为中国人太爱SUV了?
王世华:目前的紧凑级的像途观这个级别绝对是量最大的,在未来还会有我们看过现在已经有上市的别克昂可拉,创酷这个小型级别的。现在大家都讲主打80后消费者。那90后可能他的需求会更旺盛。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
主持人梁洪:所以为什么这次巴黎车展更多地呈现出了一种运动化和年轻化,也是因为随着全球汽车消费者的年龄层在不断地下探,所以玩儿年轻,玩儿运动也是大家一致说好的,在本次巴黎车展造型外观设计上都呈现了这样一种趋势。正在听我们节目的听众,大家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和我们互动,您可以发送短信。通过今天和大家一起来聊这样的汽车设计风格的趋势,您也可以说说您喜不喜欢。
比如刚才我们谈到的造型外观的设计上,小型化的趋势,运动年轻化的趋势,还有各个品牌之间的大异小同。有没有你在不仅仅是媒体上或者是街面上看到的车型,你非常爱它的设计,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饰,您都跟我们一起分享。
看看我们论坛上大家的看法。网友说看了一些巴黎车展的资料,每次看到这样的车展,对我来说就是看最值钱的,最买不起的,跑得最快的,一般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2023说在这次的巴黎车展我看了一些车的图片,就像你们说的,好像没有特别扎人眼球的。那些超跑车的外观设计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是不是未来在超跑,我最爱的,虽然我也买不起,这块的造型是不是也不会有太夸张的变化了?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回答一下,谁能跟他聊聊。他就喜欢看这个买不起的超跑,但是觉得在巴黎车展上没看到什么特别让他惊艳的?
孟凡雷:这点我也是非常同意的,我也是在网上搜罗了很多的资料。就今年的整体来讲,超跑这个系列里面还是像以前一样,强调性能,但是整体从性格风格来讲还是趋向保守的。尤其是我们看到兰博基尼新出的混动的,应该叫Asterion,这辆车它甚至都赶不上兰博基尼本身品牌里面其他的量产的跑车的造型风格那么激进,可以说大家在整个造型理念上更趋向于对未来实用性的考量。
王世华:说到这款车我插一句,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牛头人身的意思,那个意思就是说我本身就已经不很牛了。
主持人梁洪:所以我们这位听众还是看得特别专业啊,他爱这个跑车,但是今天看比较失望,所以经过我们直播间几位专业的鉴赏者看来,他们的观点也是和您一致的,大家越来越倾向于车辆的实用性,这也是本次巴黎车展呈现出的设计风格语言总体的趋势。北京时间9点26分,这里是正在直播的汽车非常道,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通过本次的巴黎车展我们看到的未来汽车设计风格的新的趋势,广告之后继续和大家一起探讨,您也可以继续通过短信、网络、论坛和我们互动。
《汽车非常道》正在直播当中,梁洪欢迎大家的继续关注,今天我们和来自凤凰汽车的编辑郑昊,汽车族杂志主编王世华,汽车造型设计师孟凡雷,一块和大家关注正在举行当中的巴黎车展,通过这次的巴黎车展,我们来看看汽车设计所呈现出的一种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方向。
刚才和大家一起重点来说的是从造型外观上我们看到的本次巴黎车展呈现出的是越来越务实的整体的风格。从造型上来讲,大异小同,小型化、年轻化、运动化可以说是本次巴黎车展造型外观上面呈现的整体的语言。接下来就要和三位嘉宾一块聊一聊。我们再来说从技术层面,技术的设计在本次车展上又呈现了哪些新的趋势?首先要说的就是新能源的应用。你们觉得这一次这些车型是更加务实了吗?是很快有能够让我们买到用到了吗?有哪些新能源的车给你们的印象比较深刻?
王世华:应该说这次巴黎车展非常非常接地气,就像造型一样,没有特点,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夸张,整个技术上也更加注重在未来短期时间内,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所以从新能源这块,更多的展车是通过混合动力这种形式展现的,而并非像纯电动,纯电动在这次车展上也有,像特斯拉和起亚的首尔的EV,但是相对来说这些量并不是多数,混合动力车,就像刚才我们说到的兰博基尼,它已经用混合动力了,还有很多像标致雪铁龙以及雷诺这种,更多的是以混合动力的形式展现的。
主持人梁洪:所以这些非常接地气的车未来都是有可能被我们中国消费者买到的,不管是哪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大家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大家对于混动,现在的接受程度已经相当之高了。比如弱混这个技术,几乎你在很多的车型上大家都在用了。车一熄火,它就自动熄火了。等你一给油,它又自动点着了。这种弱混的方式在很多车上已经应用了,慢慢大家可以感受到它的好处了。所以混合动力从接受程度上讲可以说是被大家最快承受的。在这一次车展上孟凡雷和郑昊也可以跟我们说说还有哪些混合动了的车型给你们的印象比较深,除了兰博基尼都玩混动了之外?
孟凡雷:还有刚才说的标致,有一辆类似小SUV的那个,它也是采用了混动技术,它的造型语言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相对来讲本次车展已经算是很夸张了,包括它有很多车身外饰颜色的应用也是比较大胆和新奇的,这点是我比较喜欢的,它可以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辆车。
郑昊:两位都说了比较靠谱的混动,我就说说电动。确实我走的时候看了几款电动的。有一个丰田的i-Road,它可能是一个倒三轮,前面有两个轮,后面有一个轮,很多老外都上去试,摇晃,因为那个车还提供了一个体验。它就是一个电动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充电,最高时速45公里,可以解决你个人的交通问题,既是一个微车,也是一个摩托车,又像一个高尔夫球车,很逗的一个解决方案。
包括这回展馆的接泊车,可能王老师也坐了,它也是有一个雷诺的电动车来提供的,那个车可以感受一下,确实很安静,在国外可能折合人民币大概十万块钱,也算是解决方案,因为那个车据我所知在海外已经上市了,在市面上销售得好像还可以。
主持人梁洪:在巴黎街头能看到很多地方都建有充电桩,路上我看到很多纯电动车在充电,实际上电动车在欧洲的普及比在亚洲要快得多,也迅猛得多。前一段时间宝马的i系列在中国做的特别大的发布的活动,再加上话题企业特斯拉,大家对电动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北京,摇号的限制,属于你买电动车,你比别人的成功率高得多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没有特别接地气的,特斯拉就太高高在上了、宝马i,一般人也买不起。你们觉得有没有比较接地气的,就是未来对于中国的消费者们来讲,可能很快能买到的?
王世华:我觉得在中国市场,现在华晨宝马的之诺就买不到,但是能租到,我不明白为什么只租不卖。但是我觉得这款车相对来说我认为在日常使用中非常接地气。而且今年我们有一个年度车型评选,它居然参加了,虽然续航里程只有160公里,我们很担心这个车最后怎么评测,但是它来了,就证明本身它对自己产品的信任。而且我觉得中国的消费者更需要的是这种车。就像刚才郑昊说的,雷诺那款车才卖十万块人民币,如果我们中国消费者有这么一个良好的电动车购车环境,我觉得这些车在中国推广不是问题。
主持人梁洪:对,你得有一个好的品牌,因为本来大家对这个技术多少还是有一些担心的,你得给他一个信心,价格又不能太贵,当然目前可选择的车型确实比较少了。我们从这次的巴黎车展当中可以看得出来,特别是在巴黎街头,欧洲的很多城市都能看到这个充电桩,已经是比较普及了,因此电动车在欧洲应该来说也不算是什么非常新鲜的事。但是这些车型什么时候能够来到中国,被中国的消费者们真正地开到手里,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是通过这次的巴黎车展我们看到的技术层面的第一大趋势,混动是主力,电动车也是迅速地跟上了。
咱们说说另外一个层面新的趋势,从材料的应用上,在这次巴黎车展上其实也呈现了各个品牌,又跟一致地说好了似的,都在夸耀自己的材料如何如何的轻量化。当然材料轻量化的原因一是鉴于欧洲越来越严苛的环保的规定,二也是面对着全球的能源危机,各个企业必须要考虑到怎么让车变得更轻,降低它的油耗,减少它的排放。比如这次巴黎车展中我们看到了像捷豹它的XE,包括新推出的路虎的发现神行等等,全部是用的全铝车身。这样一种新的材料的应用,你们也可以说说你们俩在看过之后的一些感受?
王世华:欧洲的6号排放是非常严格的,欧洲这些品牌为了适应这种排放标准,无论从发动机、变速器以及车身,整个都要做系统工程的优化,材料的减重是重中之重了。全铝车身无疑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善。还有一些新的材料也在应用当中。据我所知有一款雪铁龙车叫仙人掌,它的外饰材料好多并不是金属的,所以在整车减重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它在强度以及功能性方面又不妥协,所以这个时候这个车在油耗方面无疑就有很大的优势了。
问:孟凡雷可以跟我们说说,从你专业的角度,现在到底有哪些材质未来都有可能被用在汽车上,全铝车身算是一个趋势吗?
孟凡雷:全铝车身现在是一个已经在应用的材料了,比如奥迪R8系列,很早就开始使用全铝车身了。下一代的车身技术更多的是源于超跑。比如迈凯伦这一系列的车,它的车身的主体座舱是整体的碳纤维制作的,前后是粘接的铝框架,这样可以极大地减轻车身的总量,虽然是为了获得一个极限的性能,大家对于未来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对于重量极其敏感的车是有相当大的应用前景的,包括我们知道的非常著名的宝马的i3、i8,它也是用的澡盆式的碳纤维的结构,这都是极大地减轻了重量的。
其实国内也有很多的企业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们长城花冠在今年北京车展展出的概念车前途,它整个外身的覆盖件就是全碳车身的,极大地减轻了车身重量。
主持人梁洪:特别是你刚才提到的这几款车,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像路虎这样的车型,它从来都是以彪悍的粗犷的越野范儿扬名于全球的,也是它的品牌最重要的DNA。这次的发现也全部改成了全铝车身,这一点也是让我觉得挺意外的,这样的车都要走这样的路线了。所以恰恰说明全铝车身它不仅仅是一个趋势了,已经是大家都在玩儿的一个东西了。那么有没有什么新的料这次吸引你们的,比如你刚才说的外观已经不是金属的了?
王世华:已经不是金属的了,它类似一种发泡技术的材料。但是具体的东西我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它外观的覆盖件有些不是金属了。
主持人梁洪:这个东西它安全吗?
问:我们碰撞的时候主要是框架的受力。像宝马以前很早推出的一款概念车叫GINA,它的包覆件就是类似于戈尔特斯这种材料的,既防风透气,我夸张点说就是另外一种材料,因为它的延展性特别好,以后没有钣金了,我们撞一下,换一块布就可以了。你可能撞一下这个布就没事了,洗一洗就好了,这就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汽车的革命性的变化。
主持人梁洪:就是得颠覆以往大家传统的概念,说这个东西硬不硬,结实不结实,皮实不皮实,不能再这么考虑了。那你说这种新的材料将来肯定难免在路上会发生交通事故,这维修起来可费劲了吧,贵了去了吧?
王世华:像现在宝马的电动车,i3,它就整个都是碳纤维的车身,像刚才说的澡盆式的。它在撞了之后怎么进行维护呢?它不能钣金了,它是通过热切割的的方式,哪里变形了,把哪里切割下去,用同样的材料,再用热粘接的技术,给它粘结上,这样强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我们日常行驶中它的重量就要减轻很多。
孟凡雷:这个我再稍微补充一下,像刚才王世华先生说的一样,说到宝马的GINA,实际上那辆概念车是非常有意思的,它用一种特殊的纤维对车身的框架进行包覆,我们上课的时候听说那辆车整个车身的包覆换掉,两个人,只需要两个半小时,就能够完成整个车身的重新包覆。这个对于传统车的修复来讲,你没有三五天的时间,你修复一个钣金件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这种技术和材料上的革新会大大地提升我们整个生活的品质。
主持人梁洪:各种思维上的颠覆,这个有点意思,这是和大家一起梳理的在这次巴黎车展上,我们看到从技术层面,一个是混动电动的车,另外就是新材料的应用。稍候我们会继续和大家分享一下,实际上也不算是什么太新鲜的事,就是所谓的人机互动,可能现在手握方向盘的一些听众朋友,在您的车里面已经有了类似的功能,从最早的G-book、安吉星,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上采用这种人机交互了。这样一种技术在这次巴黎车展上是不是越来越多地被各个企业所认同,这样的人机互动虽然是一种趋势,但是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它是不是好用,是不是够方便,同时是不是够准确,也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所关注的,在一段路况和广告之后我们会和大家聚焦在车里面本次巴黎车展所带来的新的发展趋势。
我们今天在《汽车非常道》当中和大家一起关注的是正在举行当中的巴黎车展,在本次巴黎车展当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务实的风格,同时也看到了各个企业都在很多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性的设计风格的语言,比如说大家越来越重视一些新的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推出自己的混动版本,而很多企业也都把未来的发展趋势关注到了电动车上,外形的设计上大家变得越来越保守,也变得越来越实际,小型化和运动年轻化成为一种总体的趋势。
我们在说完了技术和外部之后现在回到车里面,一起关注一下本次巴黎车展中不管是汽车内饰的设计风格,还有在车里面我们驾驶员操控的人机交换系统,又呈现出了哪些新的趋势,在直播间的嘉宾是汽车造型设计师孟凡雷,《汽车族》杂志主编王世华和凤凰汽车的编辑郑昊。先听听三位嘉宾的观点,从内饰的设计风格上,孟凡雷先跟我们说说有什么新的趋势吗?
孟凡雷:新的趋势反而内饰比以前变得更加夸张了,因为往往在车展里面,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外饰,而且更多曝露的也是外饰,为了让内饰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反而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更加华丽。我们可以看到DS系列的概念车,非常有趣味的织物的应用,非常非常复杂的很多部件的设计。
主持人梁洪:我怎么那么受不了DS的内饰。
孟凡雷:这种内饰来自巴黎,包括我们看到的标致、雪铁龙在做内饰的时候都做得非常复杂,非常眩目。
主持人梁洪:DS的各种小风格,各种小按钮我是觉得真的受不了,我是觉得开车你这个环境别影响到我的驾驶,而且我要干什么事,盲点盲按我都能做到,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好的设计。这个DS太乱了。但是咱们不是法国人,也许人家觉得不乱,我是觉得真乱。
王世华:像刚才他说的内饰设计,我认为他说得非常对,越来越夸张了,大家每个品牌又有每个品牌夸张的地方,像DS有DS的地方,大众还是强调视觉逻辑,我就这一个小方块,一个小方块,让你知道我按的是哪个,现在我们在做要像战斗机一样的驾驶舱,它有这个理念,其他品牌有其他品牌的理念,但是整体来说,内饰设计的确是越来越夸张了,因为外观设计受到风阻系数、流体力学的这些东西的影响,你要想省油,要想在80公里、90公里怠速的时候,油耗是多少多少,你必须设计成这样。但是内饰你可以根据自己品牌的特点,随便地设计。
主持人梁洪:郑昊有没有印象特深的?
郑昊:我觉得刚才说的DS,因为它那么花枝招展,毕竟它还是一款概念车,也许是基于这个因素,我倒是觉得现在很多成熟的主流豪华品牌,它给我的感觉是更简洁了,我觉得极简,包括苹果手机,大家可能认同和喜欢这种风格,就是极简。
主持人梁洪:一定要简单。这次在巴黎车展中大家看到一些汽车的内饰风格。就像刚才孟凡雷讲的,我觉得说得特别好,就是这种分层式的设计,好像很多企业都在用,另外就是很同意郑昊的观点,我是认为最高级的设计,你说人家说的大侠武功高到什么境界,手里无剑,心中有剑,那是最高的境界。你把那个设计的花里胡哨的也是不行的。所以看到的有些汽车设计它非常讲究内饰的极棒的做工和材质,所以虽然设计得很简单,但是它怎么那么高级,它怎么那么舒服,怎么那么指哪有哪。我还是比较倾向于这样一种风格的。
咱们顺着这个再来说说所谓的人机互动,像郑昊、世华,咱们都经常试一些车,你们觉得这个东西好用吗?有意思吗?而且现在大家都在玩这个事。
王世华:对,像沃尔沃那个叫Sensus,标致的叫标致connect,还有各种其他品牌有一大堆的名字,它是新的趋势,你不做,肯定让人觉得你out。但是你做了,具体是怎么样,又是另外一个概念了。我觉得车联网或者是人机互动这些东西,首先是基于网络的,其次还是基于外界的环境。假如我们想看到实时路况通过汽车,必须有很多外面的基站点信息进行传输,如果没有这个功能,再好的车联网对于人机互动也是没有用的。
主持人梁洪:那世华你喜欢吗,说实话?
王世华:我其实不喜欢。
主持人梁洪:隔空握握手哈。我刚才还和他们说,前两天现在最热门的一款刚刚上市的豪华品牌的车,它的人机交互系统也是它宣传的一个重点,我实际用了一下,我觉得真心不好用,真心费劲,我这个手机上下载了这地图,那安卓的,不比它那个省劲。所以凡雷你也说说,大家都在玩这个事,又都觉得这个事不是那么方便,不是那么好用,为什么大家还都在一股脑地不弄人机互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孟凡雷:因为这个事情还要继续往前看,可能要稍微看得更远一些,目前我们看到人类还是脱离不开驾驶行为的,这样你在驾驶行为当中交叠这种交互,实际上它是很难做到一个完美的结合,很难进行操作的,而且危险系数很高,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比如我们现在应用到的偏航辅助,自动跟踪、巡航,这些技术发展之后,部分地把人从驾驶当中解放出来,但是还是要注意力在路面上,这个时候允许你做一些简单的操作,给这些系统留下了一个空间。当然最终极的目标实际上是在未来,未来当我们像Google Car一样,能够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的时候,人被完全从驾驶行为解放出来的时候,你就能在车内空间进行任何想要的任何形式的交互沟通和操作了。所以现在所有车厂进行的努力实际上是为未来做一些准备。
主持人梁洪:世华,咱们目光短浅。郑昊说说吧,你这么年轻,是不是玩儿这些东西比我们玩儿得好?
郑昊:其实也不算吧。刚才大家的互动,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其实有的时候还是要听听设计师他究竟是怎么看的。有可能我们从业者或者是作为媒体有大家作为使用者的感受,比如人机互动、触摸屏,现在很多车厂都有,但是像一些德系品牌,它可能暂时还没有用,这回车展也跟他们一些设计师有一些沟通,比如现在大家都用触屏,这样可以让内饰更简洁化,为什么你们没有采用?设计师的回复是,我们用我们这个系统,不管是command还是什么系统,他觉得用触屏可能会影响驾驶者在驾驶时的视觉,而且你触屏就是按键分布很散,比如实现一个功能手要不停地点,换不停的地方,但是如果只用一个拨钮,在中控台上,我只需要手停在一个位置,就可以实现所有的功能,这样可以有一种很舒服的便利感,甚至建立一种信任感,就是设计师会认为这一点更重要,他就没有使用触屏。
主持人梁洪:讲一个笑话,前一段时间我试了一款美系的内饰极酷的车,那天我手霜摸多了,这个触屏就彻底按不动了。
王世华:而且触屏如果是电容屏的话,特别冷的情况下,手凉,它是没有反应的。
主持人梁洪:所以这些东西我同意孟凡雷的观点,咱们得站得高,看得远,这是为以后做打算的,但是放在今天来讲,人机交互系统也罢,互联网在车上的应用也罢,更多的是一个比较炫的噱头而已,就是大家千万别买车的时候,因为这个车有了这个东西,您冲着这个多花好几万去买,真心不值。北京时间10点56分,我们今天和大家聊的巴黎车展上的发展趋势就和大家分享到这儿。无论是从外观设计到技术层面的分析,我们都从本次巴黎车展上肯定了越来越多的未来新车的走势,您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节目了解到这些发展的趋势。非常感谢直播间的三位嘉宾,如果您想再次看到听到我们的节目,可以随时登陆我们合作伙伴凤凰汽车,也请关注每月出版的《汽车画报》。
在这个充斥着“看与被看”、视觉化、读图化的时代,设计作为一台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消费者以及汽车厂商们的重视。而本期栏目中我们将以本月热门的巴黎车展所展示出的设计风向为切入,和大家一起聊聊当今的汽车设计趋势并从设计师、媒体从业者的多角度为大家揭秘汽车设计之趣。
王世华:《汽车族》主编
孟凡雷:长城华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师/首席设计助理
郑 昊:凤凰汽车/文化频道编辑
《设计众议院》奔驰AMG GT设计解读:本届巴黎车展上,AMG GT作为奔驰展台的明星车型再次亮相。这款作为SLS AMG名义上“继任者”的车型延续了前辈“前中置引擎+双座”的跑车设计,但从设计角度进一步来看,你会发现它比前辈更紧凑也更感性。
这款在奔驰现任设计总监戈登·瓦格纳眼中可与保时捷跑车媲美的新作究竟有哪些独到设计?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查看更多
《设计众议院》捷豹XE背后的设计故事: 捷豹XE堪称是本届巴黎车展上捷豹品牌广受瞩目的车型之一,就在上月全新捷豹XE在伦敦Earls Court展览中心完成了其全球首发。这款定位于XF车型之下、内部代号X760的捷豹运动型轿车因采用众多全新技术而使自身上肩负了众多品牌“第一次”、“首款”这样的标签。
那么这款新车在设计上究竟有哪些亮点?让我们结合对于捷豹现任全球设计总监Ian Callum先生设计生涯的梳理来洞悉了解吧。查看更多
《设计众议院》从新C级看奔驰设计语言:一从年初北美车展上的首发,到4月北京车展上长轴距版的亮相,直至8月在国内上市——虽只是安静呈现在世界各地的展台之上,但W205代的奔驰C级凭借其崭新的设计风貌就已赚足了眼球。
本文就将从设计角度切入,结合奔驰设计师的亲口阐释并对比往代奔驰C级车型设计,帮你更深入地了解全新C级车的设计精髓及诉求。查看更多
《设计众议院》奥迪Sportback设计解读:从在本届巴黎车展上,奥迪TT Sportback概念车正式首发亮相,这款引发不小争议的概念车采用四门设计,此外其使用了诸多新一代TT的设计元素。采用了掀背式设计的奥迪TT Sportback概念车在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拥有850升的行李厢容积。
奥迪的Sportback车型由来已久,而本次推出TT Sportback确实引发了不小争议,不妨让我们先一起回溯一下Sportback的概念和由来,以期对于奥迪这一车型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查看更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