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佟子谦: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能靠忽悠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佟子谦
2015年01月05日 09:46:35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佟子谦

作者:佟子谦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在世界上、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但是至今有很多关键性难题作为拦路虎,引起各国的重视和正在极力破解的,也...

凤凰汽车评论 在世界上、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但是至今有很多关键性难题作为拦路虎,引起各国的重视和正在极力破解的,也因此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经常在网络上出现,无法辨别真伪。近日看到有的企业在各类会议上介绍他们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一些夸大之词使人感觉到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难题,似乎在他们那里已经得到根本解决。在宣传时他们自称为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宣称“科技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可续航500公里”、“电动大巴可续航1000公里”等,这些都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甚至可获得物理、化学诺贝尔奖的水平,解决了全世界科学家们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难题,嫣然中国又升起了一轮普照全球大地的金太阳。

但是,科学是客观的,技术是要靠实践检验的。在现今动力电池的比能量这么低下的阶段,如何能做到一辆电动汽车,尤其是电动大客车能达到续驶里程1000公里,这是世界性难题。看样子吹牛是不用上税的,可吹牛的结果呢,是一个企业的商业声誉问题。这几十年,在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碰到过多次忽悠的事情,看多了只觉得是某些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无外乎在于骗得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优惠政策等,骗得某些不知水深水浅的投资者的资金。

对于这种事,我也碰到过,深受其害。记忆最深刻的是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电动汽车工作时期,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有人向中国科学院推荐一家电池企业(那时还是采用铅酸电池)的产品,替企业宣传其产品的水平能力,我们当时是以研发直流永磁无刷轮毂电机为主,也希望和优秀的电池企业合作共同打造系统平台。初步测试结果,果然比能量很高,但是因为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无法进行长时间寿命试验。当高合作之后系统成套配给整车厂后,不到三个月就发生了质量问题,续驶里程大大下降,企业声誉大大受损,我真无颜面对整车企业。后来弄明白了,企业的老板只是个没有文化的海南渔民,他把河北省某县某村的电池拿到自己的企业后,加入所谓的高技术配方,使电池比能量大大提高。实际上他是加入重酸,使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更加激烈,但损害的是电池的寿命,这样的做法危害极大。

在各地方政府为了争取到高科技项目、寻找新的增长点,一些投行寻找高增长、朝阳产业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在一些有些离谱的宣传面前,要多问一些为什么。而那些不实事求是忽悠的企业,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毁了自己的商业声誉和被列入骗子黑名单,在行业遗臭万年。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踏迹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十年,留痕相关产业链企业近十家,不曾停足,一路观察。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