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抱团式召回 为何消费者变得麻木
作者:梅卿沁雪
核心提示:导读: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国人对曝光的各种汽车丑闻已经开始麻木了,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一个好趋势,大众“排放门”都可以和美国政府达成和解,何况日系和通用?
凤凰汽车评论 汽车企业继续“抱团”式召回。继日系、大众之后,美国汽车巨头通用再次于2016年05月26日宣布召回超过216万辆别克(Buick)英朗及雪佛兰(Chevrolet)科鲁兹、景程、爱唯欧汽车等多款车型,原因是由于“部分车辆发动机曲轴箱通风阀膜片耐腐蚀性不足,在长期使用后膜片可能被腐蚀,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发动机损坏,存在安全隐患”。上汽通用汽车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曲轴箱通风阀。
通用才是当之无愧的召回冠军
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国人对曝光的各种汽车丑闻已经开始麻木了,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一个好趋势,大众“排放门”都可以和美国政府达成和解,何况日系和通用?
实际上通用本次召回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创造了国内自有召回制度以来的最高记录,堪比大众过之而不及。据不完全统计,自中国实施召回制度以来,通用几乎每年都会上榜,而且召回规模远远超过和其同级别的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召回数量也远远超过其市场份额。根据公开报道,仅仅2014年1-8月份,上海通用缺陷召回高达11件,召回数量达到33.4万,涉及旗下雪佛兰、别克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无论召回频次还是数量均高居第一位,直到后来的速腾断腿召回,才将这个记录夺走,不过本年通用的200多万辆召回,立即又将速腾一脚踢下神坛。
而在全球,从90年代至今,通用在全球累计召回达到几百次,召回数量几千万辆次,仅仅2014年,因为点火开关的设计缺陷,会无意导致发动机熄火、动力转向和安全气囊功能失灵,在经过长时间辩护之后,通用最终被迫召回超过3000万辆汽车,并交纳了巨额罚款,创下了通用汽车召回历史的记录,损失极为惨重。而通用汽车召回的汽车总量也几乎与中国汽车市场一年的销售规模相当。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缘何问题百出?粗浅的罗列了一下先出现的问题比较大的就有:刮水器系统存在起火隐患、燃油泵支架可能出现裂纹导致燃油泄漏、缺陷点火开关曾导致至少13人死亡、以及现在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阀膜片耐腐蚀性不足,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神奇的是从2009年开始申请破产保护,随后很快就又成功IPO,通用汽车依靠市场的产销,特别是中国、美国两个世界最大市场的支持死而复活,持续位列世界汽车跨国公司产销前三甲。通用汽车最近六七年的发展,绝对是一个奇迹。
产品缺陷岂是一朝一夕?
话题回到本次召回事件,虽然我们对各种汽车丑闻已经开始麻木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本次召回事件无论对于通用汽车,还是对于国内汽车市场,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对于通用汽车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晴天霹雳,是一个惊人噩耗。第一是直接损失,虽然召回两百多万辆汽车的成本通用还未公布,不过即便我们粗估一下,也肯定是一笔不菲数字。可以参考的是,在淘宝上一只科鲁兹车曲轴箱通风阀的价格为120元,再考虑手工成本,那么召回一台车的最低成本恐怕也要200元人民币,那么通用此次召回的全部成本预期超过4亿元人民币。这笔钱对于财大气粗的通用来说并不算多,但是通用额外付出的隐形成本,却比这个数字要高得太多。
通用汽车的市场销量将在未来受到召回事件的影响,2016年,通用汽车是否还能够维持在世界汽车产销最大企业的前三甲,已经成为问题。而且,如此频繁召回,能用“损失有多大”来衡量吗?通用汽车的产品缺陷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发动机曲轴箱通风阀膜片耐腐蚀性不足莫非通用汽车官方是现在才知道?严重迟缓现在才被质检局拿出来说事,可见背后猫腻有多深。
“马太效应”有多大?
本次超大规模召回,影响力极为空前,将会极大影响通用汽车的声誉,通用每年花费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广告公关费用无法抵消这个负面事件的影响,反而会给消费者留下通用汽车设计缺陷繁多,生产粗制滥造,容易发生事故的印象。当然这种印象并非片面,只不过揭开了通用一直有意淡化的召回历史。
而通用本次超大规模召回,将会激发连锁效应,其此前一直有意掩盖的大规模召回历史,将会被重新发掘炒作和发酵,最后极大影响通用的品牌形象,削弱和降低其产品竞争力。而由此造成的间接损失,可能百倍于通用召回200万辆汽车的费用。
本次大规模召回,受影响的不仅仅是通用汽车,还包括大众、福特、丰田等所有合资品牌,在本次通用大规模召回之前,其实这些企业都曾经因为种种产品缺陷被强制召回,但是除了速腾断腿之外,往往规模不大,性质不严重,很快就会烟消云散。但是本次召回的庞大规模,必然会成为重大典型事件,未来甚至成为时代记忆。合资品牌频繁发生召回,虽然不会直接导致明显的销量下降,但是会让消费者心理上降低对合资品牌的评价,对于合资品牌的好感也会某种程度受到削弱。
自主品牌的设计缺陷和产品瑕疵比合资更多
合资品牌不好,并非证明自主品牌有多好,其实因为基础薄弱,起步更晚,自主品牌的设计缺陷和产品瑕疵只会比合资更多,但是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本就不佳,消费者对其期望值较低,购买价格也低得多,所以同样是召回,自主品牌受到的打击就比合资低得多。就好比你花100块钱买一双鞋,和花1000块钱买一双鞋,你对鞋面有瑕疵的容忍度肯定不同。
当然不管怎么说,通用的大规模召回,对于消费者都是一个也算利好,不仅仅通用的消费者因为召回而消除潜在威胁,也极大鼓舞了其他消费者的维权勇气。长期以来,厂家利用资源、技术和信息不对称的强势,往往对于消费者的投诉置若罔闻,而消费者面对产品缺陷很多时候要么单打独斗,要么自认倒霉,即便一些比较执着的消费者,在费劲气力之后取得胜利,也仅仅是个体的胜利,厂家很少受到普遍性惩罚。而通用几百万规模的召回之后,将会极大增强消费者维权勇气,鼓舞他们的信心,使得他们再遇到产品障碍时候,能够勇敢地找厂家评理,而不会自认倒霉。到了这个时候,消费者的春天才会真正来临,通用也算是不幸充当了祭旗的典礼。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辣评2017年12月最HOT轿车获奖榜单
2018-01-19 11:57:58
辣评2017年12月最HOT SUV 获奖榜单
2018-01-19 11:47:40
辣评2017年11月最HOT轿车获奖榜单
2017-12-18 09:26:08
辣评2017年11月最HOT SUV 获奖榜单
2017-12-18 09:19:50
辣评2017年10月最HOT轿车获奖榜单
2017-11-21 09:29:27
辣评2017年9月最HOT SUV获奖榜单
2017-10-19 15:44:07
辣评2017年9月最HOT轿车获奖榜单
2017-10-19 09:19:14
辣评2017年8月最HOT轿车获奖榜单
2017-09-19 17:31:49
辣评2017年8月最HOT SUV获奖榜单
2017-09-15 11:01:03
辣评2017年7月最HOT轿车获奖榜单
2017-08-16 15:05:05
辣评2017年7月最HOT SUV获奖榜单
2017-08-16 15:02:14
辣评2017年6月最HOT 轿车获奖榜单
2017-07-17 18:15:32
辣评2017年6月最HOT SUV获奖榜单
2017-07-17 12:45:59
辣评2017年5月最HOT SUV获奖榜单
2017-06-14 20:45:48
辣评2017年5月最HOT轿车获奖榜单
2017-06-13 14:57:57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