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风之谷:自主品牌何时才能“归来”?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风之谷
2014年07月09日 08:56:46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风之谷

作者:风之谷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中汽协每月10日左右都会发布上月的汽车产销数据,在6月份发布的数据中,自主品牌9连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该数据显示,5月份...

凤凰汽车评论 中汽协每月10日左右都会发布上月的汽车产销数据,在6月份发布的数据中,自主品牌9连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该数据显示,5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8.06万辆,环比下降2.7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51%,环比下降0.58%,而同比下降2.92%。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本月发布的数据中,自主品牌或将遭遇“十连降”,面对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数月的下滑,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悲观。但笔者认为,我们还是应该看到自主品牌的发展希望,尤其作为中国的汽车自媒体人我们更应当努力传递正能量。

自主品牌的多事之秋,这种辛酸和苦楚,感时伤怀不免让人联想到谢幕才不久的电影《归来》,片中讲诉了文革时期,被打成右派的男主角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多年未见,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两人却失之交臂。等他再次归来时,患病的冯婉喻却已认不出他。繁华落尽,他们怀着各自强烈而执着的爱,在永远的等待中一起慢慢变老的故事。影片既是妻子一直在等待丈夫的归来,对于导演张艺谋而言,也是其时隔多年之后,在尝试多种类型影片之后,不忘初心,重拾早期文艺风格的一次归来。如今,这个关于《归来》的话题似乎有些沉重,而对于当下自主品牌的处境而言,何尝不是一次归来?

与合资品牌的高歌猛进并对自主品牌形成日益严密的包围相比,从十二五战略完成情况和销量数据来看,主要几家自主品牌车企几乎都倒在了由50万辆冲击100万辆的路上,销量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难以完成既定战略。但实际上更深层次的是,自主品牌在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暴露出了基础薄弱,体系不强,短板太多等问题。“中国的自主品牌做到30万-50万规模,再往上就会乱,原来的流程方式和管理思路是不适合的。从50万-100万级别,做事的方式完全不同。这个时候需要管理体系的提升。如果转型能成功,则会支撑自主品牌上百万级别,这又是一个台阶。”据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高管称。

历经挫折,深感体系能力不足而恶补功课,最为典型的当属奇瑞。几乎在自主品牌中犯过最多的错误,曾经“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战略战术及后来试图以瑞麒威麟品牌来突破自主品牌高端化的瓶颈。再到对于造好车的重新理解,重回一个奇瑞品牌,并确立了“技术奇瑞”的品牌背书,从这里来来去去的人几乎拥有最为复杂的感情经历。与奇瑞历尽沧桑,终于迎来销量环比的正增长和出现可喜的盈利局面相比,吉利的转型来得更晚些,销量同比明显下滑,而新产品又青黄不接,吉利正处于转型最艰难的时刻。同样遭遇瓶颈的还有前几年顺风顺水的长城汽车遭遇哈弗H8二度回炉,自曝其在高端产品的研发、技术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以及轿车业务的溃缩,需要从文化和机制上来一场更加深层的变革。

当然与这几家车企眼下所面临的问题折射出自主品牌普遍遭遇的困境相比,在寒流逼人的当下,我们还能看到不少正能量的例子,如长安汽车多年来深耕体系能力,近两年来在轿车、SUV领域所取得的节节胜利。如北汽、广汽、东风等大集团以引进技术平台和全面聚合资源,高起点打造自主品牌,在销量和口碑上所取得的优势等。由此看来,弥补过去所缺失的课程,全面提升体系能力,以体系造车才是自主品牌蓄势突围的必经之路。

尽管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在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技术方面不断突破,如实现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的自主掌握和量产,以及车型的模块化开发能力等方面的逐步追赶,在面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方面也同样不乏亮点。而实际上即使自主品牌在硬件水平、技术能力方面都逐渐达到了比肩跨国车企的能力,那是否我们在体系上面依然还有其他的短板存在?例如高效的开发和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的全面协同能力,以及在车辆的人机工程设计、感官质量的提升等用户日益感知的产品细节之处,销售与售后满意度及新产品质量和产品可靠性等方面是否都实现了同步的提升?对于变化莫测的市场,是否有前瞻性的预测和对于趋势的把握能力?这种基于大量用户基础样本的消费行为的研究,才是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是全面的正向研发能力的基础,不止于眼下紧跟在合资品牌热销车型的身后进行逆向或者伪正向开发那么简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家电领域中自主品牌的海尔、美的和格力等的全面崛起,以及在手机领域,Vivo、华为和小米等品牌的逐渐赶超,让苹果、三星等感受到日益强烈的竞争压力。品牌的提升是伴随着好产品所积淀的市场口碑自然而来的,以体系之力造出好产品再到品牌实现跃升,这是一个水到渠成和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在这场转型与升级之中,我们看到这些光鲜的案例身后,将有更多黯淡和凋落的声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我们。对于眼下的自主品牌乘用车而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自主品牌归来尚需时日,但我们相信,历尽沧桑,重新归来的自主品牌如同电影《归来》中,经过的浩劫与沧桑,不可能破镜重圆,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相信有一天我们终将看到的是坚持下来的品牌会以更加强健的筋骨和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汽车品牌之林,虽然成功的背后也掩饰不住回顾往事而引发的伤感的眼泪,不过最终都将破涕为笑。(凤凰汽车特约评论员 风之谷)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独立汽车评论员:爱汽车、爱看书、爱思考、爱出行、爱上网、爱愤青、爱文字、热爱我的热爱.......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