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vo:无人驾驶技术离我们还有多远?
作者:MiVo
核心提示:欧美国家的政府似乎没有给予无人驾驶汽车配套的基建设施尚未有太多重视,反而直接将问题留给了汽车制造商,这无疑增加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难度。美国交通部长之前表示支持美国汽...
凤凰汽车评论 “零死亡”、“零事故”的无人驾驶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就在本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2013年度最佳发明榜单,无人驾驶汽车登上了榜单之首。从最佳“发明”到真正投用并不会那么容易,除了技术问题,还牵扯到法律和道路状况各方面。政府什么时候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道路配套设置什么时候完善,以及技术什么时候能成熟,这些都需要我们考虑。
技术成熟还需多久?
谷歌曾透露其员工已经开始使用无人驾驶车上下班,这听起来好似无人驾驶车离我们非常近了。其实目前的无人驾驶汽车还都处于测试阶段,其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现阶段也没有达到能够真正进入大众生活的安全标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今年11月份就曾表示:“对于任何参与这个行业的人,提前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都是不成熟的”。但它到底离我们消费者还有多远呢?
之前,谷歌曾表示,该项技术将在未来的五年内逐步推向市场,其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已完全能够达到现今驾驶安全的规定。虽然,谷歌公司是该领域的领先者,但其技术是否已经完全成熟?恐怕还待验证。就像谷歌自己的工程师也曾表示,对待雪天、人工手势信号,无人驾驶车是否能够正常识别还是未知数。美国的NHTSA表示,要多年以后才会同意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多年以后”是否会是谷歌所说的五年?我们现在还无法预见。之前有机构预测,到2040年,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汽车将达到所有汽车总数的75%。
从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表现来看,还是令人非常满意的。它利用摄像头、传感器和GPS,可以分辨信号灯、限速标牌等通常信息,并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完成点火、起步、换挡、停车等操作,还能完成左右转弯、穿越路口、超车、变速等复杂动作。已经行驶了70万公里的谷歌无人驾驶车,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过由汽车本身导致的事故。当然这并不表示其技术已成熟,测试基本都在不是很复杂的公路上进行的,也没有遇到过比较大的突发路况。而遇到复杂的交通情况,无人驾驶车是否能够正常识别?这还需要通过测试来不断的验证、攻破技术障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汽车能够正式投入使用。
法律会是个大问题!
将无人驾驶汽车推广至普通消费者生活还存在一个法律问题——因为是无人驾驶,若遇到交通事故,法律责任应该怎么分配?还有未来驾照问题。我们现有技术还没完全达到能将其作为大众交通工具的阶段,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未来不得不解决的。美国一些州已经批准无人驾驶汽车进行上路测试。虽然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但它们依然没有就事故责任给予明确的态度。
无人驾驶汽车的投用,在法律上是个问题,但就目前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法律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永远不会面面俱到。关于责任问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由制造商全部承担,但似乎并不妥当,交通事故的原因可能会多种多样。我们根本不能预见到,而且法律也不可能将所有情形一一列举出。自动驾驶技术一直处于不断演进之中,通常,信息技术的进步总是超出人们想象,法律处于滞后也是正常的。这好比我们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为了应对新出现的问题,政府也一直在不断地增加和修改。
我们不需要强迫自动驾驶车辆去适应现有的法律体系,而是可以主动地对法律和社会基础设置做出修改和增加,以此推动自动驾驶这种技术的快速发展。法律应该为技术开道——先有无人驾驶技术,再有与之相应的法律。似乎并不是个问题,加州和内华达州的关于无人驾驶车的法案就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法案受到外界各种质疑和反对,但州政府依然坚定立场为无人驾驶技术开创法律先河。这绝对值得赞扬!试想一下,如果不去真正上路测试,无人驾驶车会有成为现实的一天吗?当然未来我们肯定会考虑是否要限制无人驾驶汽车制造企业的事故责任,相应地修改现有的许多法律,但这些在目前看来都不是大问题。大家不应该过多纠缠和担忧,不应为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设置重重障碍。
不能忽视配套道路基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众所周知,无人驾驶汽车的推广需要依赖配套的道路基建设施,不过,现实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理想。虽然各国政府对无人驾驶技术表示大力支持,甚至给予财政拨款,但似乎精神鼓励和金钱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再好,如果没有与之相符的道路建设,最终也只能限于实验室。
今年英国政府对外表示将拿出1000万英镑用来奖励有意打造无人驾驶汽车试验基地的城市,不知对城市的奖励,是用于技术开发还是道路建设?从其媒体报道来看,应该是用来支持技术研发的。由于技术还未成熟,需要继续研究,从而对技术的高度重视是无可厚非的,但因此忽视配套的道路建设是万万不能的。
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配套设施目前主要是为了“车与路”、“车与车”的实时沟通,即所谓的“车联网”——提供“实时定位”、“实时路况”等服务。车联网将会成为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关键,尤其是数据共享方面,其主要依赖“无线通信技术”,这就需要道路上有配套的通信建设,能够使每辆无人驾驶汽车精确地采集到每条公路的限速标准、出入口位置以及路面交通等重要信息。
可是,欧美国家的政府似乎没有给予无人驾驶汽车配套的基建设施尚未有太多重视,反而直接将问题留给了汽车制造商,这无疑增加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难度。美国交通部长之前表示支持美国汽车“联网”。同时表示因此产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应该由汽车制造商来解决,美国政府不会为“车联网”引发的新增成本买单。若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车联网”的发展将会受到大大的制约,直接影响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程度。这样的表态,让人不得不怀疑政府之前支持的目的,难道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若果真如此,他们牺牲的不只是一个使人类进步的机会,更多的是社会人力、物力等宝贵资源。
怎么看“安全质疑”
现在不少反对者质疑无人驾驶车的安全性、汽车对障碍物和路面状况的分辨能力、驾驶系统的稳定性。鉴于自动驾驶系统依赖于电脑系统,许多人就会担心其网络安全性:如果有黑客入侵车载信息系统,那么就有可能远程控制汽车,从而威胁乘坐者的人身安全。这种担忧是正常的。但就目前来看,好像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做到保证每一辆车系统的安全性。这如同我们不能保证每一辆出厂的汽车一定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否则也不会出现汽车失控导致死亡事件了。如果仅仅因为这种系统有存在威胁的可能性,就将其排之于外,那我们为何还要使用汽车呢?事实上,每天都有交通事故发生——就去年来说,我国总共发生了20.4万起,平均每天就有560起事故。
提出质疑的保守派们似乎将视线局限在了乘坐者的人身安全范围内。就如其提出的黑客侵入问题,当然我们不能排除黑客侵入的可能性,但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呢?从逻辑推论,答案是一半对一半,要么被侵入要么不被侵入,但从社会公众角度看呢,100万辆车到时有多少会被侵入,被侵入导致交通事故的概率又是多少呢?一项新技术总会带来各种质疑和反对。以飞机为例,那么笨重庞大的物体竟然能驾驭在空气上,当年也曾质疑声一片。
反对者们的各种担忧合乎常理,却不能因此成为新技术投用的阻力,更不能成为技术创新的绊脚石。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汽车用实力消除质疑和反对。
专栏介绍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曾混迹汽车主机厂、媒体圈多年,现扎根于汽车行业,洞烛世事却棱角依旧。喜独饮月下,以汉书佐酒,更恋上美酒配咖啡,使红袖添香。有同好者,不妨一起小酌一杯。
近期更新
别了,铃木修
2016-06-14 09:24:53
自主SUV真的要陷入危机了吗?
2016-06-01 16:58:50
从博泰放弃造车说起
2016-05-12 14:55:42
进城解禁 但皮卡的春天依然很远
2016-05-05 10:52:15
别让汽车行业走入莆田系的歪门邪道
2016-05-04 13:30:54
中国汽车品牌不适合走高端路线
2016-04-22 16:24:36
大院小区“开门”能治堵车?
2016-04-07 09:43:39
全面普及“国五排放”的正当时
2016-03-29 08:30:02
“3•15”能为汽车“去库存”做些什么
2016-03-15 10:15:51
假如菲克集团与标致雪铁龙合并
2016-03-10 10:44:06
宏观经济消化产能 须稳住汽车消费
2016-03-07 10:11:48
自主品牌SUV还将火下去的三条半理由
2016-02-17 10:15:55
增程式混合动力车更适合中国?
2016-01-28 09:32:23
盘点2015年:自主车企的那些豪言壮语
2016-01-14 09:32:42
新能源汽车推广难点是协调利益
2015-12-31 09:38:29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