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裴聊:低估了日系车,你就会犯错
作者:车市裴聊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日系车企市场持续不力,今年以来,即使日系车企推出了不少拳头产品,比如南北丰田的雷凌、新卡罗拉、锐志,广汽本田的新奥德...
凤凰汽车评论 日系车企市场持续不力,今年以来,即使日系车企推出了不少拳头产品,比如南北丰田的雷凌、新卡罗拉、锐志,广汽本田的新奥德赛、缤智等,但是仍不能扭转市场局面。业内对于日系车产品的实力,各执一词,不少人看衰日系车企。
众所周知,日系车遭受市场困境,已有四、五年,从2008、2009年金融危机肆虐后,日系企业开始显露疲态。2010年丰田因“刹车门”等质量问题爆发其总裁丰田章男来华道歉,日系车市场开始下滑的态势,去年和今年,更是遭遇了市场打击。业界将此局面归咎于日系车企的保守,中日岛屿之争的干扰。
诚然,以上确是日系车下滑的主要原因。当年街头打砸日系车让不少消费者心存阴影。丰田汽车等日系企业四年前就开始对中国市场做出深刻反省,并拿出了重整中国市场的举措。而近两年来,遭遇市场打击最大的,当属一直奉行“精小”战略的本田,即使马自达6阿特兹、昂科塞拉以及几款SUV产品推出,但依旧困难重重。前几年市场受影响相对较小的东风日产,也开始面临一些困难。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日系车的未来呢?
日系企业的市场困难,除了上述原因外,和中国车市竞争的变迁、日系企业在产品设计、技术走向方面偏于保守,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都有很大关系。但这并不等于说,日系企业都是这样。事实上,这几年,日系企业的局部反击,虽然还难以向巅峰时期一样,一款产品出来立马受到市场追捧而坐享其成。但是效应的转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判断日系车企的未来,不能一味地低估,要不就会犯错误。日系企业的产品力远没有坊间传说的那么差,同样,优势品牌的领先优势并非牢固不破。同时,中国汽车市场深不可测,谁也难以判断未来,没有一个企业能够长久持续领先。比如当下如日中天的大众汽车,过去也并非一帆风顺。笔者判断,日系企业未来市场会慢慢好起来,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至于是否会达到昔日巅峰,恐怕很难,取决于太多不定的因素。理由如下:
一是竞争态势还没有完全扭转。日系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德系的大众汽车,其次才是通用,而受益日系企业遭遇市场困境最大的,也是大众汽车。这可以从各个级别细分市场看出。虽然大众汽车的涡轮增压与双离合变速器击溃了以经济省油著称的日系产品,但是大众并非能做到一劳永逸,它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市场统治力也并非坚不可摧,但是竞争态势的扭转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是日系产品反击,从局部到全面,其效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人人都拿当年红的发紫的雅阁、天籁、凯美瑞,来对比当下日系所面临的困境。但是中高级车市的暂时失手,并不能代表全部,事实上,10月份,日系三强凯美瑞、雅阁、天籁都在万辆之上,只是今年以来它们销量不稳定,全局产品销量极不平衡,拖累了日系整体销售。另外日系企业在局部市场的反击,不乏亮点。
SUV市场是重点区域。表现最好的,当属东风日产新奇骏,全新定位瞄准城市SUV后,脱胎换骨,今年3月底上市后数月超过常青树CR-V,月均在1.2万辆左右;一汽丰田的RAV4也是比老款更有底气,连同CR-V,三者构成了日系车紧凑型SUV的市场堡垒。另外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的两款SUV缤智与XR-V,以及马自达的两款SUV,将是日系明年在SUV市场冲击的实力产品。
在A及A+级市场,日系企业局部反击的力度也不容置疑。东风日产轩逸10月份仅次于朗逸超过3万辆,新卡罗拉也突破两万辆,雷凌10月份也上万辆,它们还在成长期,明年才是验证成色的时候。
如前文所述,日系企业个别明星产品的大幅下滑,比如今年雅阁的销售低于预期,CR-V一度跌宕起伏等,总体形象上拖累了日系企业,即使如此,丰田1至10月份在华销售了81.5万辆,较之去年同期的71.92万辆,同比还增长了13.3%;东风日产即使下调了目标,今年同样能破百万辆;前10月,本田在华国产车销量为57.32万辆,即使本田被业界聚焦其业绩下滑严重,但前10月同比微增0.1%,与去年持平。
三是日系被诟病的与大众换代不同步、外观设计过时落后以及技术能力滞后等问题,被不断上市推出的新车所改写。
日系针对中国市场的调整,是全方位的,在零部件体系、中外方话语权及市场决断力、公关传播方面等,日系做了全面反省,本田、马自达、丰田、日产的动力与变速箱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未来会慢慢显现出效果。
目前市场态势是,日系企业的个别产品局部突破,并没有改写日系企业整体状况不佳的境况。未来电动车、混合动力等日系车的长项,能否弥补传统动力的不足还不好说,但是日系本身骨子里的技术、经济耐用口碑,却远远没有丢失,甚至还在加强,这是日系车未来大翻身的根本。
诚然,日系车也许三、五年内还无法重回2009年前的巅峰,未来恐怕也难以达到,但中国车市庞大的体量容纳着全球汽车竞争,日系车还将迸发出坚强的竞争力,不容低估它。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车市裴聊:SUV市场真的会返璞归真吗
2015-01-29 10:15:49
2015乱局谋新势:几层待捅破的窗户纸
2015-01-07 09:41:17
车市裴聊:11月B级车大众领跑 日韩抗争
2014-12-19 10:43:03
英菲尼迪在华能做到高档车第四吗?
2014-11-10 14:30:31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