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轮上春秋:汽车业第二个甲子的“纠结”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李安定
2014年04月14日 15:34:08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李安定

作者:李安定

核心提示:十多年过去,自行车流换成了轿车流,一座座大城市,一眼望去可以与国际大多数城市一争高下了。但是拥有几百万辆轿车的中国城市,还远远不是“汽车社会”,犹如一夜暴富的“亿元村...

凤凰汽车评论  从1953年一汽奠基至今,中国汽车工业历经整整一个甲子。

这60年一分为二,前30年,是闭关锁国、自力更生的初创阶段;后30年,是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阶段。

2012年,中国汽车工业将站在它第二个甲子的起点上。面对新的甲子,中国汽车业的“体量”和“吨位”与60年前,甚至与三五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迟到的汽车社会

在中国,批判汽车文明变得越来越时髦,常有朋友和我调侃:就是你当年鼓吹轿车进入家庭,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然而,又有谁能够否认,无论白人黑人中国人,坐进汽车的“人生”和没有汽车的“人生”再也不一样了。

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接受,跨入了“汽车社会”的门槛的中国。在享受着汽车带来的文明、财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面对拥堵、排放、能源消耗的负面挑战。

中国汽车保有量从1949年的5.09万辆,到2010年的8500万辆,增长一千七百倍。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限是1.5亿辆。未来几年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到达极限后,才能进入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

目前在部分大中城市,机动车排放上升到与煤烟型污染、沙尘并驾齐驱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公众对于汽车大幅增加带来的负面效应持越来越强烈的批评态度。

中国走向“汽车社会”本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中国的消费浪潮往往如黄河之水,干枯之时则见底,洪水来临则漫堤。汽车,尤其是大城市中的轿车狂飙突进,已经明显感到相关支撑的缺失。

获得了拥有私家车的权利,中国人在10年中,试图复制外国人用100年完成的汽车社会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一发展是艰难的,不可逆转的。但是,走向汽车社会的过程也是一柄双刃剑。

人口红利、资源与环境代价支撑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能源短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成为人们“不可承受之重”。促进汽车消费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将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坐进汽车的人生

汽车带给人们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汽车大潮来的太迅猛了,以至于汽车是什么?在中国,许多所谓学者、官员还一头雾水。

80年代,一张广州海珠大桥上班高峰时段的照片,一直烙印般留在我的脑海里:潮水一样的自行车,拥塞了整个桥面,围在车流中的公共汽车,仅如一叶扁舟。

十多年过去,自行车流换成了轿车流,一座座大城市,一眼望去可以与国际大多数城市一争高下了。但是拥有几百万辆轿车的中国城市,还远远不是“汽车社会”,犹如一夜暴富的“亿村”,别墅成排,豪车遍地,村中心餐馆歌厅灯红酒绿,但是它还远不是城市。

欧美国家,用了四五代人,一百多年打造的“汽车社会”,并非中国人十年就可以跨越的。

中国人喜欢开大车,引进车型国产化,外国人终于掌握了诀窍,中国特色就是把轴距加长。

中国人喜欢开快车,北京有“二环十三郎”,保定有“我爸是李刚”。

中国人喜欢开“斗气车”,你争我抢,互不相让,因此也必须忍受堵车之苦,京藏公路某一周没有狂堵100公里才是新闻。

中国人喜欢开“山寨车”,国际名车的外形,不到一半的价格,还有更换“山寨”车标的一条龙服务,外国公司在中国打侵权官司永远打不赢。

中国是世界上道路监控探头最多的国家,也是为数不多拥有交通警察这一警种的国家,但是管理水平如此低下:在北京的五环,一遇车流降到步行的速度,你就能准确判断,一定有交警在前面设卡查扣违章上路的外地货车。

汽车,是20世纪地平线上最显著的人文景观,没有什么发明在过去100多年中,对人类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125年前汽车从欧洲启动,在美国壮大,在日韩振兴,在中国引发经济奇迹,从而完成了它在全球产业重点的“东移”,成为一个全面覆盖时空的社会模式。

秩序天堂与女王堵车

汽车社会,应该是一个权利平等的社会,一个公民高素质的社会,一个法制下的秩序社会。前几天看见一条微博:“治堵的关键首先是交通参与者的素质,还有就是领导出门时的交通管制。”一语中的。

十多年来,我经常去德国试车。德国和中国的交通法规几乎一样,但遵纪守法的意识大相径庭。

德国人人有车,没有中国驾车一族的浮躁,如抢行,斗气,遇到刮蹭甚至大打出手。德国人开车心态平和。从岔路上主路,必然停车让过主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人人遵守这个规矩,在主路上开车反而觉得轻松,

素质就是效率。我曾遇到一个正在施工的路段,两条道路的来车要并到一条窄路上去,两边的车排起长龙,但是没有人焦急地按喇叭,或者越过别人往路口硬挤,在路口形成一个死结。而是有秩序地一边一辆地并入窄路。如同一条合拢的拉链。通过速度大大提高。

说到领导人出行的,英国女王的地位,在英国,在世界,可以列为至尊了。据说女王出行,一般也就是两辆警用摩托打着“双闪”开路。路上的车,也积极配合,及时让道。但是也有路太堵的时候,女王的皇家劳斯莱斯被堵在路上,旁边开车的民众认出是女王的车,大都喜形于色;女王也很淡定地隔着车窗向民众挥手,如此互动场面是多么和谐融洽啊。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汽车  产业  自主  发展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资深汽车专栏作家,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内部编委、经济新闻采访室主任,现任独立汽车观察家、新华网首席顾问。80年代初起,李安定亲历并报道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汽车产业发展全过程。早在1989年,成为公开撰文呼吁轿车进入百姓消费的第一人。30年来,对中国汽车业重大事件的独立见解和系统研究,在决策层和国内外汽车产业拥有广泛影响。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