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上春秋:汽车强国莫成“好梦一日游”
![李安定]( http://y1.ifengimg.com/auto/image/2015/1217/035053434.jpg)
作者:李安定
核心提示:在第二个“甲子”来临之际,如果中国轿车厂家,一味盯死在无限扩充产能上,后果实在令人堪忧。按照几乎所有企业2010年宣布的计划,都是百万辆级;甚至诸多集团,纷纷把收购落后微...
凤凰汽车评论 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桂冠突然降临,让中国人自豪莫名。汽车强国的目标在许多人眼里似乎唾手可得。然而我想坦率地说,中国汽车业浮夸浮躁、急功近利、观念落后、体质羸弱等弊端不改,强国梦难圆。
必须换个活法了
所谓世界汽车强国,起码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的响当当的企业和品牌;二是游刃有余地掌控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三是持有汽车业的核心技术和洞悉汽车业未来发展趋势。
这三个条件实现离我们有多远?靠中央一个号召,靠企业一哄而上的“大跃进”,靠所谓学者和热心网民们的“鞭策”,就想在三五年里一蹴而就,恕我直言,那只能是又一次“画饼”。
汽车诞生到今天,刚刚庆祝了125年的诞辰,可是称得上汽车强国的,也不过美国、德国、再加一个日本;意大利、法国,名车不少,历史悠久,但是还算不上汽车强国;韩国,还在咬着牙努力着。“强国梦”应该是中国汽车今后几十年的奋斗目标。
以2011年为界,高歌猛进持续10年的“雪崩”式高速增长已经告一段落。
北京的“限购”只不过是打响了“第一枪”,其它大城市或迟或早总会跟进;在国家层面,汽车业逐步退出了“保增长”的宠儿地位;相关部门以及舆论再次加强了对汽车业的监管和鞭策,各种排放和质量标准日渐苛刻得难以企及。
自主品牌不会再因为是民族主义象征而被消费者怜香惜玉。不换个活法,模仿秀、山寨版、以及舆论部门树立典型的老套路即将被市场抛弃。
“保护”是个坏东西
网上有人提到放开对汽车合资企业50%对50%的股比限制,招来一片喊打之声。主旨不外乎:放开股比底线,收拢保护伞,中国汽车将被跨国公司所吞噬。然而我以为,对于“股比限制”这类制定于20年前的汽车保护措施,早该冲破。
中国汽车的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 “保护”是个坏东西。“保护”出“弱质”,竞争出强手。每一次主动,或者被迫脱下一层沉重的“防弹衣”,中国汽车业就迎来一片光明,涌现一批禁得起摔打的企业。
允许合资,中国轿车业才跨上国际水平的高标准;冲垮自主品牌的“准入”门槛,自主创新才能提上日程;不加入世贸,和跨国公司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与合作,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甚至连想也不用想。
20年过去,中国汽车和全球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讨论放开股比,甚至允许外商设立独资公司决非“亡国”大事。揣测国外汽车的意愿就是绞杀自主品牌,我看大可不必。戴尔、西门子、诺基亚、宜家、在中国独资设厂,中国的电脑、电子、手机、家具业没有全军覆没,竞争力反而蒸蒸日上,为什么汽车业还非要撑一顶股比保护伞呢。
且不说,在全球化的市场,吉利百分之百控股地收购了沃尔沃,瑞典人也没有骂政府卖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就不再是国内联赛,而是进军“世界杯”,国际规则人人平等。不能只许中国队进球,不许外国队射门。
从工匠文化到体系为王
当年上海红帮经验丰富的老裁缝,对顾客打眼一看,就能作出合体的衣服;意大利的工业化量产成衣,一个师傅做不出来,十个师傅也做不出来,也许要几百上千人的体系分工。按照体系流程文化开发一款车型,是无数数据积累的组合和管理,是大量用户需求归类和匹配。如果对自主开发的认识不是体系和流程的建立,而是停留在一件衣服一辆车上,作衣服、作汽车,永远达不到国际水平。
一汽轿车奔腾B70的车身是委托意大利IBG公司开发的,一汽轿车的工程师跟着一步一步地学,花了5000万元。到开发B50,还是委托IBG,许多开发已经可以自己做,只花了2500万元。一汽在产品开发中,产品明晰表的编制,产品变更程序等等,掌握一定正规化基本动作,还是50年前苏联援建一汽时打下的基本功。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而大部分自主品牌没有正规化的积累,甚至没有建立体系的意识,这正是与汽车强国之间的巨大距离。
造车是一个连续函数
在第二个“甲子”来临之际,如果中国轿车厂家,一味盯死在无限扩充产能上,后果实在令人堪忧。按照几乎所有企业2010年宣布的计划,都是百万辆级;甚至诸多集团,纷纷把收购落后微面企业的产能,当作总产量能够迅速翻番的灵丹妙药。
中国缺乏很多东西,但从来就不缺乏浮躁。中国汽车市场史无前例的井喷,容易叫人膨胀。汽车毕竟是传统产业,不像IT等新经济产业,可以一夜爆发。资本运作的效果有限,最终决定命运的是技术和产品。
历经十年风雨坎坷,奇瑞掌门人尹同耀感慨:“造汽车跟挖土方没什么区别,是连续函数,一锹也不能少。”
我很为今后的中国汽车业捏一把汗:全球第一,头脑发昏,摊子铺得太大,一旦环境骤变,断了资金链。只怕“强国梦”未成,倒把辛苦挣来的那点优势,在两三年里赔光。这不是 “杞人忧天”,看看美国“三大”这十年的起起落落,就会明白我的担心并非多余。“汽车强国”切不要成了冯小刚贺岁片中的“好梦一日游”。
中国入世,打开了一扇不能随意关闭的大门,但愿下一个“甲子”,借助内外竞争压力,借助规范的游戏规则,中国汽车业能建立一种和当代先进生产力相匹配的文化,有一种理性、开放、包容、谦逊、自信的心态,勇作世界变革大潮中的“弄潮儿”。
专栏介绍
![](http://y1.ifengimg.com/auto/image/2015/1217/035045441.jpg)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资深汽车专栏作家,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内部编委、经济新闻采访室主任,现任独立汽车观察家、新华网首席顾问。80年代初起,李安定亲历并报道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汽车产业发展全过程。早在1989年,成为公开撰文呼吁轿车进入百姓消费的第一人。30年来,对中国汽车业重大事件的独立见解和系统研究,在决策层和国内外汽车产业拥有广泛影响。
近期更新
《安定洞察》靠谱“蔚来”,IT造车第一样本
2016-11-28 09:53:09
《安定洞察》再难超越,GL8的调性加分
2016-11-13 08:56:19
李书福:吉利志在世界杯 别说中超亚足联
2016-09-26 10:08:41
李安定:电动车“吨百公里”考核是本末颠倒
2016-09-09 10:00:44
《安定洞察》互联网汽车RX5的“斑马”思维
2016-09-01 06:41:27
《安定洞察》印象冠道,裁剪一片草原云天
2016-08-29 09:18:16
《安定洞察》我和奔驰E的半世情缘
2016-08-21 22:14:37
《安定洞察》尹同跃:第四阶段 深练“内功”
2016-08-19 09:50:50
三评死守股比:想要核心技术股比五十等于零
2016-08-16 09:27:30
二评“死守股比”听听“假想敌”如何表态
2016-08-05 00:07:16
《安定独家》对话海兹曼:2025、尾气门
2016-08-03 10:28:15
"死守股比"的兄弟们 真替你们脸红
2016-07-28 18:29:37
首试大众辉昂 量产品牌中难寻竞品
2016-07-22 14:25:57
《安定独家》AMG GTR从天而降
2016-07-18 09:51:42
郑兆瑞:凯翼“众包”和维基百科
2016-04-22 15:56:54
专栏作家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