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丁华杰:节能汽车惠民补贴惠在何处?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丁华杰
2014年09月12日 10:15:18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丁华杰

作者:丁华杰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昨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新一轮关于开展1.6升及以下节能环保汽车推广工作的通知,并发布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

凤凰汽车评论 昨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新一轮关于开展1.6升及以下节能环保汽车推广工作的通知,并发布“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环保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第一批)公告,新一轮惠民补贴目录公布 28家车企入围,自主汽车企业17家。

所谓的惠民补贴,这个“惠”字如何进行体现,当下3000补贴的额度对消费者购车以及市场格局有什么利好性质的引导?笔者简要进行分析。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惠”在何处?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惠”体现在两个方面,我们可以从政策寻找根源,这次补贴文件跨度比较大,2013年9月,财政部、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1.6升及以下节能环保汽车推广工作的通知》,以及2010年5月份发布的“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基本上圈定了这次受到补贴的范围,整个补贴方法分别对应了油耗和排放,油耗方面根据车重不同进行了不同的上限设置,其中1205kg以上的车辆限制为百公里油耗5.9升。

所以,第一个方面是表面上“惠民”,即资金直接补助,补贴金额仍为3000元,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呢,大致上来讲,一个普通的1.6升发动机的物料成本已经不超过3000元,这个时候来讲,削减的成本要么降低消费者的消费、要么升级消费者的车辆品质,属于实惠之处。

第二个方面的“惠民”比较隐晦,我们补贴的金额更应该表述成政府政策的一种引导,就是让更多的汽车制造商沿着既定的技术路线走下去,不论是自主汽车还是合资汽车,首要的前提是节能,也就是要满足我们之前条件下的5.9升每百公里。

这些没有很直观的概念,笔者从朋友圈文章中的数据可以看到,东风风神包括S30、H30、H30 CROSS、A60、A30全系5款车型都在此次补贴名单内,它们的油耗都处在5.9升每百公里,据称是搭载了STT智能节油系统,相较普通版油耗最高可降低15%左右,这个能耗的节约就是消费者潜在的“惠”字。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格局如何变动?

最为简单的一个变动就是加速节能技术发展,我们知道我们国家要求乘用车汽车企业必须在2015年达到6.9升/百公里的平均油耗,在2020年达到5.0升/百公里的平均油耗,现在2015年还没有到,这个要求已经低于2015年的平均油耗,这是一种你提前发展、我给予奖励的引导政策,这个引导对于汽车发动机小型化方向、节能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应用都是具有利好的,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车型逐步走到这个领域,这也说明这个政策确实具有节能效果。

除了节能技术发展之外,大家都很关心是否有利于自主汽车的发展,当下发布的名单来讲,主流汽车制造商多数在名单之列,包括17家自主汽车制造商,和11家合资汽车制造商,目前来讲,自主汽车无论从汽车企业的数量还是车型的数量都占据优势。

这里面的原因,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第一自主汽车制造商主打小型车辆,本次限制的小排量发动机无形中扶持了自主汽车制造商,当然大家都知道豪华大排量汽车赚钱,小排量赚销量,这种格局目前还没有太多动静。第二个方面政策有意进行支持,特别是针对5.9升每百公里的限制,以及多家企业压线,都是有一定联系的。

当然,如果要真正利好自主汽车,当下的限制还不够,还需要从本土研发及国产零部件进行限制,单纯谈到排量、排放等进行限定补贴,远远不够。有人可能认为不合理,反过来看,为什么要进行补贴自主汽车呢,因为补贴的资金来自我们财政部,这意味着是纳税人的钱,这些资金有理由支持本土汽车发展,特别是辅助当下尽显溃势的自主汽车发展。

那么,问题就存在怎么合理地进行设限,限定本土研发以及国产零部件率是个不错的举措,首先多数外资与合资汽车在本土研发做的并不好,这样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技术壁垒和垄断,这样的情况下,从本土研发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支持完全本土研发的自主汽车、同样让更多的外资、合资汽车进行本土研发,通过这种人才流动等提升本土汽车的自主研发能力。零部件的垄断情况,这两天非常明显,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让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国产化零部件,促进本土零部件的发展,这些也是深层次的利好所在,加上我们实现的节能减排,可谓是一举多得。

油耗造假需要预防

大家可能还记得,此前媒体报道关于节能补贴中多家汽车制造商的油耗造假问题,本次执行政策的时候需要进行有效预防。比如我们谈到这个政策利好所在,前提是,我们有一个正确的油耗检测系统和方法,不过,让你我失望的是,此前被曝光的油耗造假事件,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善,如果没有什么改善的话,意味着我们当下的油耗标准作为补贴的门槛政策,是不是想浮萍一样飘渺?

所以,我们节能补贴、新能源汽车以及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标准等,这一些积极的消息和政策都建立在一个正确、客观的油耗检测体制上,这个体制就显得极其重要,当然,并且就像曝光消息中提到的那样,此前甚至现有的油耗检测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让我们也对于当下的规则执行的可行度有待质疑,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拿出足够的勇气去进行改善,毕竟,这个东西牵扯太多、太多的方面。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汽车博士,独立自由攥稿人,在长春、底特律从事汽车技术十余年,爱写作、爱摄影、爱汽车!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