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新能源车玩“克隆”为何是不好的先例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凌然
2014年10月09日 09:12:24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凌然

作者:凌然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最近,围绕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已是人所共识的大事。这不仅仅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已经被各个车企所关注;还在于消费...

凤凰汽车评论 最近,围绕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已是人所共识的大事。这不仅仅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已经被各个车企所关注;还在于消费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以至于一旦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放开,就大有替代传统制造的劲头。为此,在国内车企不断地推出新能源汽车的当口,更需要在综合的标准上严把准入关,否则,如果不管是模仿还是克隆的新能源车、都要照单全收的话,很可能还会使国内的汽车制造,退回到落后的老路上去。

作为新技术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很显然全世界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无论是百年老店、还是新兴车企,都不能例外的要面对新技术的挑战。如果从一开始就进行模仿甚至克隆的话,无论是有什么样的理由,也都是说不过去的。就拿称之为合资自主汽车的启辰来讲,所推出的新能源电动车晨风,无论是从外形、还是从取名,都好像是与日产聆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样的自主新能源汽车,确实有些牵强!尽管企业千方百计的要回避晨风是聆风的影子这一说法,也将内饰做了国产化的改造,但除了会给日产进口聆风进行价格涨上去让路之外,几乎难有什么令人信服的地方。更不用说还要勉强的冠以自主产品,这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其实,企业要怎样造车都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只要是消费者愿意买账,自然就是合理的制造模式。但就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不宜走过去走过的模仿弯路,因为,模仿已经现实被证明了是汽车发展的短期做法,这就更需要在新能源制造中明确创新的问题。再加之,合资自主的概念过于敏感,很容易让人们理解为合资制造是以自主名义,攫取更多的政府扶植资源。所以,车企所推出的每一款车型,都会受到各方的更多的关注的。一方面是容易让人们将这样的制造,视作为国际新能源品牌的国产化,并在市场很好地进行流通;另一方面,也可以以自主创新的身份,跻身于政策的保护之列,甚至,可以从政策的倾斜中得到益处,这样的一举多得做法,自然就是难以令业界接受的,更谈不上有助于国内汽车的发展了。

应该说,在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背景下,企业高涨的推及新技术观念是非常可取得,但由于新能源市场是刚刚开启的市场,这就需要遵循初始阶段的进入原则与新标准,这才是真正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所在。就拿合资自主汽车所推的新能源产品牌说,理应在创新上集各方之力搞出前所未有的产品与技术,这才能够让对手与消费者心服口服。而启辰这么一搞,不仅会让人们看低聆风的品牌效应,更会让业界对合资自主的能力在认识上大打折扣。更主要的还在于,在新技术初始阶段就带上克隆或者模仿的帽子,人们对自主发展的未来,显然是要大失所望的。

试想,一旦那个日产的聆风,也要哭着喊着到国内市场来,甚至要进入国产化制造,现在启辰的做法,岂不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吗!其实,对于新生事物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消费者早就有这样那样的思想准备,他们不在乎所创造的新能源车是否设计精湛、所具有的技术是否登峰造极,就是希望多一点自己的东西、少一点拿来主义!尤其是在自主汽车转型期越发深化的阶段,这样的模仿与克隆,实在是有令自主制造蒙冤的感觉!

平心而论,有了聆风在世界市场的举足轻重地位,有了其销量世界领先的幌子,合资自主搞处的所谓自主新能源汽车,显然会有不错的前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希望看到这种事情的频繁发生。其原因就在于,自主汽车如果以模仿或克隆为己任的话,那么谁来实现弯道超越的任务,谁又来保证国际品牌在国内不卖出令人遗憾的高价格呢。所以,在国内反垄断持续不断的时候,更应该从一开始就刹住造成不平等的风气,这就需要更大程度的提升准入门槛、更细化的区分自主创新与模仿的关系问题,这才是让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凌然,1994年开始独立从事汽车研究与设计工作,主要的汽车发明与设计有《可自动横向变体汽车》、《二合一自动挂车多功能用途车》、《组合体跑车》等。这些科技车型,均以中国独立研究设计人的身份分别参展于2000年、2001年、2004年的法国巴黎车展与德国法兰克福车展。2006年发明的《可自动跳跃概念车》应邀在同年的法国巴黎车展上首展。现为凤凰汽车特约评论员。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