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丁华杰:国内车企合资特斯拉 靠谱吗?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丁华杰
2015年03月23日 10:09:29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丁华杰

作者:丁华杰

核心提示:近日,各种流言缠身的特斯拉汽车,再次因“入华设厂”的传闻备受关注。尽管业内对于国内车企合资特斯拉抱有很高期待,但是目前来讲,这件事还是值得商榷,

凤凰汽车评论 近日,各种流言缠身的特斯拉汽车,再次因“入华设厂”的传闻备受关注。朋友圈一度盛传“长安将与特斯拉合资”,之后又看到力帆公众号发布消息称:“特斯拉投资及政府关系总监肯·摩根一行造访力帆集团,并与公司高层就电动车领域话题进行交流。”

事实上,这些传闻的来源是特斯拉投资及政府关系总监肯·摩根分别在长安与力帆待了四十分钟进行一次交流活动,应该属于考察本地市场及相应企业的一次商业访问,被解读为合作,未免有些捕风捉影。不过,不管与特斯拉合作的消息是真是假,只要与之牵扯上关系,总是足够引人注目,且直接表现在股票上。2014年6月份,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军和时任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吴碧瑄会面,江淮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见,这个消息一度让江淮汽车股票涨幅达到17%。而这次的合作传闻,所牵涉到的力帆汽车股票涨幅明显,长安汽车股票则因重大事务停牌,。

尽管业内对于合资特斯拉关注度颇高,但是目前来讲,这件事还是值得商榷,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热衷合资特斯拉意义不大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讲,如果热衷于合资,无外乎两个事情,其一是利润,其二是技术。

从利润方面,按照特斯拉目前的运营规则来讲,它自己的运营都是采用直销的模式而不是经销商模式,想要分享它的利润太过于困难,更进一步来讲,它自己一直处于亏损阶段,想要从一个持续亏损的企业里面,通过合资来赚钱,可能性比较小。

从技术上来讲,特斯拉汽车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分享的可能性不大。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谈论特斯拉放开专利的事情,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垄断性质、原始创新性质的专利不多,也就是说这些应用性质的专利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避开,更进一步来讲,专利和技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秘,前者偏重于概念框架,后者更是实际操作的情况。

技术方面,更为现实的情况是,特斯拉作为一家电动车制造商,并没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技术,主要的技术集中在集成技术方面,而零部件方面更多是与供应商合作,预期通过与特斯拉合资来获取技术,还不如找这几家供应商合资来得更实在。

所以,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商来讲,与特斯拉合资意义不大。当然,或许资本以及媒体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远远不同于汽车制造商,更希望这家神奇的公司通过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可以在技术上、商业模式上和利润上能够拉中国汽车制造商一把,这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汽车制造商只要和特斯拉汽车扯上关系就能够股票大涨,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特斯拉汽车国产之路尚远

关于中国汽车制造商合资特斯拉的消息被屡屡传播,主要原因之一还是此前特斯拉汽车的CEO埃隆▪马斯克谈到“有意在中国设厂投产”。显然特斯拉是在意中国市场的,但是在中国开设整车制造厂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资金,还有分享一半以上利润的合资政策。

特斯拉汽车似乎并不是一个愿意“分享”的企业,我们从最近的几则新闻中也能看出来,特斯拉汽车采用的是直销模式,这种模式避开了经销商在整个链条中的利益分享,同时在充电站设置,包括整个企业的生态圈设置方面,特斯拉和苹果公司有一定的相似度,更多地依赖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而不是开放给更多的参与者。

这个时候,特斯拉汽车是否真的有勇气将自己的产品、技术和利润拿来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分享?特斯拉汽车动辄近百万的产品是否真的能够取悦中国高端用户群体?这些都是要观察的关键点。

汽车制造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重视,这种重视主要是针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庞大数字,如果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可能看到更多优势所在,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包括政策的扶持等方面。当然,从利好分析上面来讲,包括避免中国针对进口整车征收的高额税收、获取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和中国消费者套近乎、更低的成本等四个方面都能够给特斯拉汽车带来一定的利好,这种利好能否平衡埃隆▪马斯克心中的技术和利润还有待观察。至少,目前来讲,与特斯拉合资似乎更多表现在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单方面热情上。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汽车博士,独立自由攥稿人,在长春、底特律从事汽车技术十余年,爱写作、爱摄影、爱汽车!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