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论合资股比之争:合资不是自主的天敌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张志勇
2014年02月21日 10:06:08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张志勇

作者:张志勇

核心提示:不管如何,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是大势所趋,但是放开合资股比限制并不一定就能够让曾经拥有合资公司的国有汽车企业真正发展起来。要让国有汽车企业实现实质性的发展,就必须从国...

凤凰汽车评论  日前,工信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汽车合资股比将进一步放开。这是中国国家部委中第二个明确表示要将汽车产业合资股比限制政策进行放开的主管部门。

而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书面声明称,反对中国放开合资股比政策限制。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则在另外一个场合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合资股比政策的改革。

目前,中国对于外资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建立整车制造企业,要求这些跨国公司必须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同时要求中方在合资公司中所占股比不得低于50%。

从中国汽车产业实施改革开放起,合资公司就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甚至是全部形态,而且在许多合资公司中,跨国公司所占到的比重根本就不到50%。但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容量的逐渐提升,跨国公司开始认识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收益远远大于风险,也因此,跨国公司才开始加大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视程度,对于合资公司的政策也啧有怨言。

合资公司目前的形态从一开始讲,其实更多的是跨国公司的选择,并在后来逐渐演变成中国的一项正式政策。

正是由于这样的合资政策,中国许多大型的国有汽车企业才开始在合资公司的带动下走上了经营坦途,合资公司一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全部。在某种程度上,合资公司也被看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当时的上海牌汽车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应该就是当时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真实写照。

不过,199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民营与地方国有汽车企业的自主品牌开始萌芽,并在后来逐渐崛起。自主品牌的概念开始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中越来越重要的关注焦点。

这些自主品牌的初期发展虽然并没有受到合资公司的竞争压力,但是却反过来给合资公司乃至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压力。

当品牌意识越来越浓厚的时候,汽车产业界对于合资公司的认识就开始呈现多化。合资公司形式上虽然是中外双方共同持股的企业,但是却培育出来越来越强大的外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合资公司的中方对于外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特别是当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对抗与竞争越来越明显与激烈时,合资公司中的中方的作用就愈显尴尬。

一方面,中方依赖合资公司不断获得红利来支持自己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中国却也在客观上帮助提升外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空间,从而又使得自己的自主品牌面临越来越强大的外资品牌的竞争。更为甚者,合资公司的巨大发展,让国有企业很容易陷入忽视自主品牌的危局,而陶醉在不断提高的红利之中。

因为合资公司的存在,一些汽车企业因此成为了世界500强,但是却往往面临的是企业集团内部外资品牌的不断强大与自主品牌的长期弱势的割裂。

这正是合资公司被批评为阻碍自主品牌发展的负面作用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合资公司真的是自主品牌疲弱的真正原因吗?或者换一个角度可以这样诘问:是否一旦放开合资公司的股比,中国的自主品牌就能够一帆风顺地强大起来呢?

相信所有的人都不会同意上面这个结论,合资公司固然造成部分汽车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惰性,但是自主品牌羸弱的现状却与合资公司并没有根本的关系。

相反,合资公司的存在其实是在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之间筑起了一道屏障,这种屏障保护了自主品牌免于外资品牌的过度冲击。

如果没有合资公司的存在,外资品牌以独资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话,那么外资品牌的汽车价格就将下降许多,这将直接威胁到以低价为主要优势之一的自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存在与发展。

合资公司与跨国独资公司两种形态,哪种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更有威胁呢?无疑是后面一种。

因此,放开合资公司股比限制,即必须考虑好自主品牌将面临的外资品牌更大的威胁。

其实,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合资公司如果能够成为中国引入跨国公司永久的形态,这才是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最好的发展方向。因为,合资公司的存在,保证了中国汽车企业源源不断获得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后的红利输送。而大量的红利正是目前许多中国汽车企业得以发展自主品牌的坚强后盾。

目前,这种形态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原因其实不是来自于内部的需要,而是外部的压力。中国改革开放正在进入越来越深入的范围与区域,中国与欧美等国家或者地区正在谈判投资等方面的协定。

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强大,中国需要将投资引入欧美市场。同时,中国则需要回应欧美等市场的压力,放开一些对于欧美投资的限制。

放开汽车产业合资股比限制正是这一大的国际经济合作背景之下的政策考量。

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是大势所趋,但是却不可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实现。目前的合资公司所面对的市场形势与合作内容多有不同,放开合资公司的股比限制必然是一个逐渐的、多元化的、开放式的过程。

而合资公司的存在也许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中多元化中外合作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比如,日前东风入股标致雪铁龙之后,神龙公司是否有必要在未来一定要放弃合资公司的限制,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复杂问题。

当然,合资公司的存在,受到伤害最多的不仅仅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利益的限制,那些没有合资公司的许多民营汽车企业则是合资股比限制政策的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合资股比限制政策的存在,让民营汽车企业与拥有合资公司的汽车企业的竞争存在诸多不公平,甚至也妨碍了市场效率与资源的配置优化。这也是为什么民营汽车企业呼吁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的最主要原因。

不管如何,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是大势所趋,但是放开合资股比限制并不一定就能够让曾经拥有合资公司的国有汽车企业真正发展起来。要让国有汽车企业实现实质性的发展,就必须从国有汽车企业的机制入手,这也正是新一届政府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应有之义。

一旦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政策,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竞争时代。大浪淘沙的过程必然残酷,更多的自主品牌将会被淘汰,而也将会有部分自主品牌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而这些自主品牌将是支撑中国自主品牌的中坚力量。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合资  股比  自主  天敌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行业评论员、专栏作家。现从事汽车公关、咨询、培训、汽车产业园区规划、论坛等。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