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笑寒松:莫让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形同虚设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笑寒松
2014年05月05日 07:22:18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笑寒松

作者:笑寒松

核心提示:其实在汽车行业,严重阻碍市场发展的律令条文千夫所指、汗牛充栋,即便社会各界旷日达年的呼吁和批评,有关部门置若罔闻,社会大众也无可奈何。所以环保部及时地响应群众呼声,及...

凤凰汽车评论 近日,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下达2014年标准修订计划,决定将2012年3月1日实施的推荐性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为强制性标准。对于此一决定,除了部分专家建议标准尺度还应再严厉一些,社会各界普遍给予好评。

在此,首先对环保部门负责任的态度表示肯定,和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职权部门相比,环保部这次修订效率可谓相对较高,在行政部门树立了一个良好榜样。

其实早在2012年3月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就已第一次出台,改变了当时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无标准、无监管的状况。但是因为当时仅仅是一个推荐标准,并非强制标准,实施两年的效果并不理想,饱受社会非议,而环保部门与时俱进,开门纳谏,响应社会期待,及时将其升级为强制标准,表达了对公众负责任的态度。

而反观其它一些部门,要么面对法令缺位不闻不问,要么明知政令条文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甚至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依然听之任之,和环保部门形成较大反差。

比如2005年商务部和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因为过于保护厂家利益而受到舆论的强烈批评,至今已经长达9年,有关部门依然置之不理。在这部打着保护消费者旗号的办法中,除了开头一行提到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黑字,然后通篇就没有一句保护消费者的内容,其绝大部分内容在于给厂家站台。

这部办法出台以后,极大强化了厂家权力:经销商必须按照厂家的要求投资几千万建设4S店,必须按照厂家的要求装修装饰,必须体现厂家的标志和识别系统,并且只允许销售单独厂家的品牌,而销售任何产品之前必须获得厂家的授权,必须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从厂家购置零配件,开设二级销售单位必须获得厂家的许可,如此一来,经销商成为厂家附庸和走卒,而消费者成为没有任何选择的鱼肉。而此办法出台至今,经销商代表、各大媒体几次上书主管部门一直音讯皆无。

而阻碍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汽车市场准入方面,其弊端更是几乎毁掉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依照当前的管理制度,任何一个自主品牌进入乘用车领域,必须经过旷日持久的审批申请,直到登上工信部的公告才算实现。而这个公告的条件既不透明也不公开,没有具体指标可以量化,是否批准完全依照主管部门的意志,而主管部门天然的对于民族品牌的敌视和歧视,造成民族品牌成为这个法令的最大牺牲品。

从1984年设立第一家合资企业至今,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三十多家外资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销售,可是同样30年时间,获得批准的民族品牌仅仅有7家。而中国零部件的老大万向,想生产轿车一直想了二十年还没有获准进入。因为中国最有竞争力、最有活力的民族资本被禁止进入,导致中国汽车市场基本上沦为大众、通用和丰田们的天下,而中国也成为万国汽车博物馆。

其实在汽车行业,严重阻碍市场发展的律令条文千夫所指、汗牛充栋,即便社会各界旷日达年的呼吁和批评,有关部门置若罔闻,社会大众也无可奈何。

所以环保部及时地响应群众呼声,及时地改进管理办法,就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了。并且希望其它部门也能效仿,则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了。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中国汽车行业知名资深评论家,曾参与京城多家汽车周刊创刊工作,半生混在汽车圈。年轻时吸烟嗜酒,如今清茶一杯。爱好驾车走天涯。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