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自主销量下滑不可怕 可怕是放弃技术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黄少华
2014年07月22日 09:56:48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黄少华

作者:黄少华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随着7月9日中汽协销售数据的发布,今年上半年车企的销售业绩也已告一段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凤凰汽车评论 随着7月9日中汽协销售数据的发布,今年上半年车企的销售业绩也已告一段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63.03万辆,同比增长1.7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68%,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48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创下了5年来的新低。在前十企业的榜单中,只有长安汽车孤军奋战,长城、广汽、吉利和华晨等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上周《半年报两极分化 自主品牌重新洗牌》一文中,我重点分析了长安奇瑞这两家今年实现正增长的企业。无论是风头正劲的长安,还是刚刚摆脱下滑局面的奇瑞,都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艰难的转型和技术突围。比如长安,曾以生产微车著称,直到2006年,长安首款产品上市,然而,初期几款产品都以失败告终。而这也坚定了长安“以我为主”的开发理念,并建立“五国九地”的全球研发体系,并从去年开始进入收获期。

奇瑞的起步比长安更早,起点也更高。2009年,奇瑞的年销量就已突破50万辆,是当时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奇瑞经历了艰难的战略转型,从单品牌到多品牌再到回归单品牌,销量也逐年下滑。然而,可贵的是,无论怎么折腾,奇瑞都没有放弃在技术上的努力,坚持“工程师文化”,这也是奇瑞能否在今年实现销量和利润正增长的关键因素。

因此,尽管外界对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创5年来新低表示出各种担忧,然而,市场份额的下滑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自主品牌车企放弃在技术和品质上的持续投入。

比如长城,虽然H8项目被叫停,引发了一轮业界和消费者对于长城的质疑,并使得长城结束了多年的快速增长,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上半年,长城销售34.7万辆,与去年同期的36.8万辆相比,出现了小幅下滑,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39%。

但值得肯定的是,长城在SUV的研发投入上一点都不含糊。去年,长城总裁王凤英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到2015年,长城的研发投入至少80亿。中汽协秘书长董扬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长城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3%,而国内汽车企业研发投入的比例总体还不到2%。”然而,放弃轿车或许将成为长城之殇。毕竟,除了路虎和JEEP,世界上还很少有SUV企业能做大做强的先例。

再比如华晨,虽然上半年出现了小幅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6月中旬,宝马N20发动机开始在华晨控股子公司新晨动力投产,该发动机除了供给华晨宝马3系和5系外,也将提供给华晨的自主品牌使用。在汽车业,祁玉民和华晨都是富有争议性的人物和企业。祁玉民的厉害之处在于,不仅让宝马这个合作伙伴踏踏实实履行“一夫一妻制”,而且对于华晨也给予了尽可能多的帮助,这在国内合资企业中并不多见。祁玉民这种“理所当然”式的索取,可以说也不失为“市场换技术”的一种方式。

吉利和比亚迪上半年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然而,这种下滑是伴随着企业战略调整而出现的。今年4月,吉利宣布将旗下三个单独的品牌帝豪、全球鹰和英伦整合为单一的吉利品牌,同时将重点放在经销商网络能力的提升上。统计显示,无论是吉利还是比亚迪,研发投入比例也都超过5%,这或将支撑两个品牌尽快走出低谷,回到正增长的轨道。

反面的案例也不少,比如江淮汽车。上半年,江淮乘用车销量不足9万辆,同比下滑21.3%。下滑的背后,是去年遭遇“3·15”锈蚀门后,江淮提出企业的战略方向调整,调整的方向是“做强做大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对乘用车的投入锐减,大幅收缩乘用车战线。对于以商用车起家、并以商用车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江淮汽车来说,这么做在情理之中。然而,不被重视的江淮乘用车又该何去何从?

同样的还有吉奥汽车。成立于2003年的吉奥,在2010年被广汽收购,成为广汽布局华东的一部分。然而,这么多年来,吉奥在研发投入和产品上均没有亮点。去年,吉奥好不容易推出一款新车,却是模仿日产NV200的MPV车型。为何不继续发挥自己在皮卡和SUV上的优势,努力将这两个细分市场的产品做好、做强,而是选择投机之路,让人费解。

事实上,纵观跨国汽车品牌,也都有过艰难的创业阶段,有些品牌甚至几次沉浮,才奠定了今天的市场地位。因此,对于起步至今还不到20年的自主品牌来说,份额的下滑固然应该引起警惕,但更重要的是,在市场面前,不能投机取巧,不能再靠单纯的模仿和逆向开发糊弄消费者,而应该在目前的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坚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若干年后,出现几个能够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国际知名的大品牌。(文/凤凰汽车特约评论员 黄少华)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资深记者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