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日系在华需要中庸再平衡战略
作者:周磊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在笔者曾经发表的一篇对于本田失意中国市场的原因分析当中,有谈到这样的分析:导致当前本田旗下产品在中国汽车市场表现不佳...
凤凰汽车评论 在笔者曾经发表的一篇对于本田失意中国市场的原因分析当中,有谈到这样的分析:“导致当前本田旗下产品在中国汽车市场表现不佳的关键原因,就是其旗下车型的目标消费群体其实已经发生改变,而本田对这一方面的市场变化却没有做到及时跟进,从而导致大量潜在消费者的流失。”,而实际上,不仅是本田,目前整个日系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失意都可以归为这样的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日系在中国汽车市场风光过多年,从本田雅阁的开创国内新车加价销售之风,到本田、丰田、日产等在中国A级和B级等轿车细分市场、SUV市场和MPV市场等乘用车市场,甚至在中巴和货运车辆等商用车市场,日系车都曾占据着相当的市场份额,尽管日系一直有“一等产品卖欧美,二等产品卖本国,三等产品才卖中国”之类的负面信息影响。
为什么日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曾经能够如此风光?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驾乘舒适、质量可靠和经济实用等几个方面或是原因,但笔者认为,日系在华曾经的风光主要还是其对中国“中庸”文化的领悟,认识到中庸的产品才会是市场最为接受的产品。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日系在华上市的产品都本着“中庸”设计的理念,特别是在造型设计方面,即会让中国消费者谈不上有多么喜欢,也不会让中国消费者感觉“拿不出手”,特别是在当前国内汽车消费群体的年龄都集中于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群以及当时车辆非常看重商务用途的背景之下,日系车的这种“中庸”定位,显然为其赢得中国汽车市场奠定了基础。
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几年日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失意,除了与中日关系紧张这一肯定有影响的因素外,其所坚持的一成不变的“中庸”战略,显然已经赶不上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正如笔者在分析本田失意中国市场原因的那篇稿子中列举的例子:在消费能力升级的背景之下,诸如以往15-25万元区间的的B级轿车市场的目标消费人群由原来的讲究成熟和稳重的、更倾向于商务用途的中年消费群体转变为当前追求个性和时尚的、兼顾家用与商用的年轻消费群体,但目前本田在售的雅阁尽管已经是第九代车型,但其造型设计仍明显偏向稳重,商用气息相对浓厚,在B级车目标消费群体发生改变背景下,老成的雅阁自然不会受到市场的待见。
换句话说,日系车没有在中国汽车市场及时实现中庸再平衡战略,导致了其目前产品定位与新的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脱节。
而实际上,如果要说日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中庸战略是1.0版本,则大众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当前的产品战略可能就是中庸战略的2.0版本。众所周知,当前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可谓如日中天,而其能够成功的原因,虽然可能也有很多方面,但对新需求变化趋势下中国汽车市场的“中庸”需求把握,显然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从其平台战略、套娃设计以及造型及动力配置等领域,都可以体现出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中庸”战略,如在造型和配置等领域,即不激进也不过于保守。
为什么日系坚持的中庸战略失效,而大众的中庸战略却成功了?在笔者看来,其核心原因就是在于日系车的中庸战略所基于的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仍停留在过去,没有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有效的把握,而大众则相对较好的把握了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目前是如日中天,但“月盈则亏”,大众致胜中国市场所依靠的中庸战略,也是基于过去的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特征,对于未来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如果大众的中庸战略不能及时进行的动态调整,无疑也将会面临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
由此,即使大众所依靠的中庸战略2.0版本都有动态调整的必要性,更何况仍在坚持中庸战略1.0版本的日系?
在笔者看来,日系车想要破解当前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失意,一方面必须要施压日本国内的政治家,努力改善中日关系,督促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拿出正确的,令人信服的态度;另一方面必须通过中庸再平衡战略,重新审视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花大力气努力研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推出符合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是破解日意失意中国市场的关键。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应客观公正的审视车企的发展与问题
2016-03-15 10:12:13
2015年SUV市场盘点:这几家中国品牌很牛
2016-01-28 09:20:47
2015年是"V"型走势 2016年车市如何走?
2016-01-22 09:23:00
国内MPV市场销量已达峰值?为时尚早!
2015-12-05 09:26:11
不要低估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影响
2015-10-10 10:16:06
周磊:西部汽车市场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2015-08-31 10:03:35
国产豪华轿车竞争加剧 整体增长势头好
2015-08-28 01:18:09
B级车市场抗跌力较强 欧美系下滑明显
2015-08-17 10:30:13
7月车市销量下滑7.12% 降价促销不见效
2015-08-12 11:37:43
A0级轿车市场滑坡 自主面临严峻挑战
2015-08-05 09:53:10
车企业绩盘点:上海大众卫冕半程冠军
2015-07-27 10:30:16
上汽乘用车:强化市场和技术研发是关键
2015-07-22 10:24:41
车市寒潮加剧:二季度销量增速明显回落
2015-07-13 00:51:37
车市入苦夏:产能过剩 危机还是契机?
2015-07-09 10:31:28
周磊:对中国汽车产业布局的几点思考
2015-06-25 09:19:28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