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汽车业的"转型升级"切勿沦为空谈
作者:张欣
核心提示: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2372万辆和2349万辆,继续稳居全球第一,但增速步入个位数,高速扩张势头不再。对于汽车业转型升级的而言,要避免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凤凰汽车评论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和6.9%,虽然产销总量继续保持增长,且继续稳居全球汽车业第一,但是增速步入个位数,高速扩张势头不再。
自党的十八大及中央提出不唯GDP,经济发展要“调结构、变方式”以来,面对国民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发展步入低速新常态的大背景,无论是政府汽车业管理部门还是汽车制造商、经销商,经常谈到的便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梳理可知,以工信部为代表的政府管理部门,主要关注于“化解产能过剩,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改造实施、新兴业态发展”等几个方面。
其中有关产能过剩,70%的产能利用率似乎是政府的“底线”。若真如此,那么坊间所言4000万辆的汽车产能,70%的利用率也就意味着2800万辆以上的年产量,全部放出确实会形成极大的销售压力。但是,鉴于对产能,特别是有效产能的不同定义和理解,且其中有极大的弹性,如果仅仅把目光聚焦于产能利用率,而忽视“结构性”问题,恐形成宏观管理的重大误区。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其对于汽车业的管理,应该淡化对产能及其利用率的考量,产能大小及如何利用那是企业所有者(市场资本)会去考虑的问题。政府更多地应该是考虑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以及生产的一致性等问题,且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千万不能错位思考和越位运作。同时应该加大执法的力度和执法的有效性,对于那些不能达标的企业和车型,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是内资还是外资,该停的停,该关的关。
说到产能利用和当前中国汽车业的实际情况,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包括进口汽车在内的可销售汽车总量超过2400万辆,实际注册上牌的汽车为2188万辆,换言之有近220万辆汽车处于待销售上牌状态,是平均月可销量的1.1倍左右,由此可见总体仍处于合理范围。同时,按2014年汽车保有量的实际增加情况看,目前中国汽车的更新率在3.13%左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也就是目前所产新车只有20%左右被用于更新,80%以上的汽车还是以新增量形式走进社会,这一比例与国际平均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
即便按照目前流传的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产能将达4000万辆,产能利用率65-70%,如果属实,虽然可以肯定两位数的产销增幅似乎是有些过于乐观了,但是考虑到更新等因素,因此2015年乃至今后几年中国汽车产销还会保持增长应该不是奢望,对中国汽车业未来的发展仍可充满信心。
至于发展“生产服务性产业”和“新兴业态”,大方向是对的,但是如何避免发展过程中的“一窝蜂”和“同质化”问题,却是政府部门在推出相关政策,特别是鼓励、扶持政策时必须予以全盘考虑的。
而目前汽车制造以及经销企业有关高层对于“创新”、“转型”和“升级”的议论,大部分都是一种“牢骚型”的言论。之所以有如此评论,是因为对于何为汽车行业的“创新”、“转型”和“升级”,在没有一个较为明确且较为科学的定义之前,难免有空谈之嫌。
汽车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商品,“创新”除了增加其他非车功能外,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和使用也应该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非车功能的附着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IT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至于“转型”和“升级”,是由制造转向经销(包括电商),还是就此离开汽车制造业而转入其他行业领域?是把小排量、低端车型往大排量、高端发展,还是继续努力耕耘汽车细分市场?是为了转型而转型,为了升级而升级,还是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状况,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都值得涉足汽车业的人们认真思考。虽然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但是有时仅仅有钱是不够的,此时切不可任性而为。
最为根本的是要避免借口“创新”、“转型”、“升级”,而形成新的“产能过剩”,引发产业“同质化”加重和结构性矛盾依旧。
专栏介绍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任职于国泰君安证券公司 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等行业企业股份制改制、兼并收购、资产重组以及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等的研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独到的见解。
近期更新
经销商阻奥迪与上汽合作会否弄巧成拙?
2016-11-23 16:45:15
新能源汽车准入新规 是规范还是扼杀创新?
2016-08-17 11:00:08
网约车新政落地 平台公司责任大
2016-08-15 09:25:21
比放开股比更重要的是系统性配套政策
2016-07-26 16:54:30
从一汽爽约看国企深化改革之艰难
2016-06-22 14:05:12
"3•15"前议"召回" 勿与"三包"混为一谈
2016-03-12 09:03:00
从资本市场透视汽车产业:难言乐观
2016-01-27 09:36:27
供需两侧看汽车 2015年中国汽车业回眸
2016-01-15 09:04:17
张欣: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2015-04-03 09:59:52
公交、出租和专车 如何配置才算合理?
2015-03-04 11:38:42
张欣: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必须进行大调整
2014-02-25 10:46:16
张欣:北京车牌摇号新政 更多是心理安慰
2013-11-29 09:37:24
张欣:应对污染出预案 思虑周全极重要
2013-10-10 09:17:53
张欣:股市动荡长远利好汽车等实体经济
2013-06-25 14:29:15
张欣:合资车企股比修改条件远未成熟
2013-05-27 09:32:06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