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黄嘉刚:浅谈中国车市“国民车”发展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黄嘉刚
2014年06月13日 10:07:28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黄嘉刚

作者:黄嘉刚

核心提示:中国汽车市场由于其特殊的一面拥有更大的包容性。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很少提起国民车的概念,但是可以看到在市场的选择下,中国市场的国民车概念其实已经通过紧凑型轿车的成功形成。

凤凰汽车评论  随着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到了各个细分市场,消费者的购车选择也因为新车的到来相比于十几年前要变得更加多样化。在同样的价格区间内现在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级别的车型,每一款新车的推出也都伴随着独特的个性特征。所以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国民车这个概念开始逐渐被淡化,现在已经很少有企业愿意花重金去宣传他们打造了一款国民车,也没有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非国民车不买。是不是说国民车的概念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市场环境了呢?很显然不是,在市场的逐渐成长过程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民车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属性,

其实国民车这一概念原本就不应该是强加的定义或者是标准化的产物,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奔驰就曾经为中国市场策划了一款奔驰认为的中国国民车雏形。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第一次提出了在今后的若干年里将逐步发展家庭轿车的规划。在随后的短短几个月内,嗅觉敏锐的奔驰公司就通过实地调查,针对中国百姓的收入水平、中国的道路状况等,研发出了一款名为FCC的轿车。FCC的全名Family Car China也颇具中国国民车气质。当时这款小车采用了正在研发的第一代奔驰A级的平台,相比于第一代奔驰A级整车尺寸要略短一些,为了尽可能多的降低成本,舒适性的豪华配置一概精简,而安全配置如ABS、安全气囊等在当时只出现在高级车上的配置却一应俱全。

在动力方面,奔驰推出的FCC小车搭载一台1.3L三缸发动机匹配手动变速箱,最大输出功率41千瓦,极速150千米每小时。根据奔驰的调研,这款小车一万美左右的售价是中国家庭能够承受的最高价格。不过遗憾的是,1994年的中国市场显然还不具备家庭轿车进入生活的条件,而中国也没有把家用轿车进入家庭的计划提上日程。这也就使得奔驰FCC的计划打了水漂。而这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第一次接触到的国民车。

从理论上看,奔驰FCC的产品定义的确非常适合欧洲国民车的定义,车身短小精悍满足城市中的自由游走,楔形的车身造型搭配上高车顶的设计又充分保证了车辆的空间需求。舒适性配置缺失但安全性配置齐全也是欧洲人一贯的作风。按照199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来看,这款小车的售价应该在九万元左右。从后期赛欧打出十万元家轿以及现在十万元左右的购车主流来看,当年奔驰对FCC的定位还是很精准的。虽然奔驰宣称在中国市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但是从产品来看,奔驰的这个调研还有有失水准。1994年的中国市场消费者都还在纠结于两厢的富康到底该不该被称为轿车,而这辆连车头都没有的单厢小车如果推出的话势必将会又一次挑战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极限。另外一点,九万元的价格在1994年的中国市场明显过高,中产阶级一两千块的月收入要购买这样一辆家用轿车显然有些过于吃力了。第三一点,就空间实用性来看,过小的后备箱空间也会导致这款小车在家庭使用时不可避免的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国民家轿可是要满足一家老小的使用需求的。所以即使是按照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发展,这款小车也不能肩负起国民家轿的重任。

关于国民家轿的讨论在1994年之后似乎就一直开始沉寂,这个时候市场上少有的私人购车消费者也只有将目光锁定在老三样以及夏利上。相对于老三样要便宜一些的夏利在这个时期收获了不少的消费者,也正是由于九十年代的热销,夏利也被赋予了国民家轿的称号。直到2001年上海通用推出了号称十万元家轿的别克赛欧之后,中国汽车市场才真正引发了私人购车的热潮,国民家轿的概念在这个时候才被广大消费者熟知。老赛欧以1993年欧宝推出的可赛车型为基础,在巴西的设计中心增加了一个小屁股之后变成三厢小车主打第三世界国家市场。三厢赛欧的引入很好的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三厢情节,虽然整体尺寸不大,但是第一次接触家庭轿车的广大中国消费者对此并不在意。动力方面老赛欧搭载了一台技术陈旧的1.6L发动机,动力表现相当一般,油耗表现更是相当一般,但是在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私人购车的热潮带动下,赛欧依旧交出了不错的答卷。空间不算太大,配置不算太高,样子嘛也不算太好看,不过安全气囊、ABS却是标准配置。多出来的后备箱也能够基本满足家用的需求,稍微降低些舒适性配置但安全配置齐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老赛欧承袭了奔驰FCC的衣钵。在赛欧引爆的国民车时代里,小型三厢车是绝对的主流,除了别克赛欧之外,还有千里马西耶那等小型车。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消费者国民车的定义开始从一款车逐渐升级为一类车,这也直接影响到了随后国民车的发展。

但是小型车毕竟是小型车,过小的空间毕竟难以满足中国家庭的需要。这个时候家用轿车的阵营里出现了紧凑型轿车的身影,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老三样里的富康和捷达也归属于紧凑型轿车的范畴,所以在小型车引爆家庭轿车购买热潮的时候也着实带动了这几款老车火了一把。但是真正让家用消费者接触到紧凑型轿车的还是要属于2004年左右亮相的被称为新三样的别克凯越马自达福美来以及现代伊兰特。相比于赛欧、千里马和西耶那,这三款车型更加宽敞和更加舒适的空间为家庭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惬意的驾乘体验。在当时看来这三款车内饰设计中的居家感也颇受消费者的青睐,较大一些的尺寸使得整车的轮廓比例相比于小型三厢车要来得更为协调。至于售价方面,入门车型十一二万元的价格也十分符合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动力方面,1.6L的发动机经济实用,满足日常驾驶需求。种种迹象表明,这样的车子非常符合中产阶级家庭的使用。也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家庭轿车的基本雏形得以具体化。也就是从紧凑型车开始进入家庭之后,国民车的名号开始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家庭轿车。紧凑型轿车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成为了中国家庭购车的首选。

国民车的定义早上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被提出,其最普遍的特点是就是面向本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价格低廉且简单实用。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国民车又开始分化出不同的发展道路,战后的欧洲国民车以简单、尺寸小、排量小、油耗低为特点,由此诞生了诸如雪铁龙2CV、Mini、甲壳虫等第一批国民车。随着欧洲经济的腾飞,现在的欧洲市场国民车已经很少再被提及,曾经的国民车变成了现在时尚的产物。如果从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和简单实用来看,现在欧洲的国民车必是两厢车无疑。美国人民因为地缘的关系似乎战争都在绕着美国国土走,所以美国人的国民车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变过-皮卡,似乎每个美国人家里都必备皮卡一辆。日本由于地方太小,再加上日本汽车社会的发达。所以小尺寸的K-Car随处可见,尺寸小排量小油耗低但是却非常精致,简约但不简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日本国民车的典型特性。中国汽车市场由于其特殊的一面拥有更大的包容性。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很少提起国民车的概念,但是可以看到在市场的选择下,中国市场的国民车概念其实已经通过紧凑型轿车的成功形成。自然,紧凑型车市场也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中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同时也成为了车型梯次布局最明显的细分市场。如果真要给中国的国民车明确一个定义,那现阶段下非紧凑型车莫属。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自主汽车事业的发展就像一轮长跑,我们这群人是这其中的领跑,可能到最后我们无法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是有我们的存在后来者必将会把自主汽车事业推向顶峰。前进吧,勇敢的米哈伊。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