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英菲尼迪搅动豪车市场胜算几何?
作者:黄嘉刚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从2009年传出即将国产的消息开始,到2012年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英菲尼迪的国产化项目终于随着首款国产新车Q50L在成都国际车展...
凤凰汽车评论 从2009年传出即将国产的消息开始,到2012年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英菲尼迪的国产化项目终于随着首款国产新车Q50L在成都国际车展的首发正式从幕后走上台前。国产Q50L的亮相意味着英菲尼迪全新中国战略的起航,而英菲尼迪的加入也将打破目前国产豪华车市场完全被欧系垄断的现状,新一轮的豪华车市场战幕即将揭开。
当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北美和欧洲市场经济的不景气使得众多汽车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在汽车刚刚普及的年代,中国的私人汽车消费市场还主要以经济型车为主,那个时候我们谈的最多的是十万元家轿,那个时候的十万元也就能够买到一辆钢轮毂、手摇车窗的廉价小车。豪华品牌的价格依旧高高在上远非普通百姓可企及。十余年之后,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在物价连连上涨的前提下车价却在连年下跌,中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比十几年前增加了数倍。车价低了消费者的腰包鼓了,换言之就是,中国的私人消费者已经到了消费豪华车的时候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奥迪实现国产并成为中国官员们的标准座驾以来,奥迪品牌的官车形象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变得深入人心。随后中国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的放开让中国汽车市场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首批进驻中国市场的奥迪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迅速向私人消费市场铺开。与此同时,三十余年的市场耕耘也让奥迪总结出了一系列中国市场的特殊特性,打造了一大批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而车价的下探和新产品的推出也使得奥迪品牌的入门门槛一次又一次的被拉低,众多多元化的产品进驻市场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所以时至今日,中国国产豪华车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依旧被奥迪牢牢掌控,而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也为奥迪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自2012年开始,中国市场正式取代德国成为奥迪品牌全球最大市场。
随后,德系豪车三驾马车中的另外两家奔驰和宝马也先后来到了中国,虽然比奥迪晚了近二十年,但是前期不错的品牌的积淀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中国市场强大的购买力让这两家企业也迅速站稳脚跟。再然后,变身中国企业的沃尔沃也规划了全新的国产化日程。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的国产豪车市场牢牢的被欧洲品牌所垄断。
再来看看日系豪车品牌,相比于二十一世纪初期日系平价品牌的大胆进取,在推进豪华车国产的层面上日本企业显然就要谨慎得多。虽然丰田已经在中国拥有了两家特大型的合资公司,但是对雷克萨斯品牌的国产依旧持保留意见,讴歌则计划在2016年推出首款国产车型。英菲尼迪在日系三驾马车中算得上是国产的先行者,自2009年项目启动以来就一直紧锣密鼓的推进国产化进程,时至今日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便正式推出了第一款车型。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是终归还是来了。
那么为什么英菲尼迪的国产项目会如此顺利呢?一来肯定是因为中国市场巨大的市场容量,这个地方无需多言。二来则是与日产和东风的联盟关系密不可分,在中国的几大汽车企业中,东风的合资模式可以算作是最成功的。不同于其他合资企业中外双方各自出资一半打造一个全新的合资企业的是,东风汽车和日产的合资模式选择了全方位的合作,从集团层面上和日产汽车打造了一个涵盖商用车、乘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合作层次最深、领域最广的合资项目。在这种类似于战略联盟的合作模式下,东风在双方的合作中地位更加平等,也进一步简化了英菲尼迪国产的程序,扫清了英菲尼迪国产的障碍。
可以预见的是,英菲尼迪的国产在短时间内并不会从根本上撼动以奥迪为代表的欧系阵营的地位,但是英菲尼迪的国产绝对会在平静国产豪华车市场中荡起一阵涟漪,加剧豪华车市场的竞争。那么,英菲尼迪要成功搅局国产豪车市场,卖点在哪里?
一是高性价比,从之前进口车销售的情况就可以发现,英菲尼迪在豪车市场中一直以来都是走高性价比的路线,相比于竞争对手,在相同配置的前提下英菲尼迪的车型价格往往要低上不少。老款进口的英菲尼迪G25的价格在优惠之后甚至接近了国产奥迪A4中配车型的售价,同样是进口车,G37也要比雷克萨斯IS250便宜一些。所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产化的事实,英菲尼迪的高性价比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由此搅乱豪华车市场的秩序。
二来则是日系豪车稳定的质量。实事求是的讲,就整车的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而言,日系车要比德系车做得好得多,特别是日系的三大豪华品牌。相比于欧系竞争对手频繁出现的小毛病,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犯是日系豪车立足北美的法宝。在国产之后,只要能够保证与进口车相同的标准,那么国产英菲尼迪的质量应该差不了。再加上之前进口车积累下来的口碑,整车质量可以为英菲尼迪填色不少。
第三,首款车型就推出中国消费者最爱的长轴距车型有助于市场的迅速打开。加长之后的Q50L拥有了2950mm的轴距,作为一款紧凑型的豪华运动轿车,这样的数据表现简直看齐更高级别的车型,而2950mm的轴距也轻松秒杀了奥迪A4L、宝马3系Li。随后即将推出的第二款车型QX50L预计2880mm的轴距也把奥迪Q5、奔驰GLK等一干标准轴距的对手甩在了后面。既然已经有了奥迪成功的经验,那么国产英菲尼迪的这一次加长也算是投其所好。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国产英菲尼迪要实现搅局豪华车市场,还存在着几个短板。
第一是品牌影响力。老实说,英菲尼迪的品牌是近几年来才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的,当年英菲尼迪还在叫无限的时候只是通过小批量的进口进入过中国市场。压根就没有像凌志那样引起过轰动效应。相比于植根中国三十年的奥迪,还有在进口车时代就声名显赫的奔驰宝马,英菲尼迪还真是差了那么点意思。更何况,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还没有弄明白英菲尼迪的品牌内涵到底是什么。不巧的是,豪车市场的消费者最注重的就是这个品牌内涵。当年进口的时候还可以用小众的特质来凸显品牌的独特定位,现在国产要大面积铺开,不下点功夫推广下品牌内涵,要实现搅局豪车市场还真是有些难度。
第二是车型命名的混乱,大家都知道最近英菲尼迪重新制定了新车的命名规则,之前已经在市场中有了些名气的G系列、M系列被统一为Q开头加数字的方式。而四款SUV QX、FX、JX和EX则通通变成了QX加数字的方式,一时间真是让大家倍感混乱。老实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潜意识里把Q50L当做是一款SUV。英菲尼迪重新制定的命名规则可以说完全推翻了之前车型所营造的车系口碑,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这一轮国产,如何让消费者分清楚各种Q开头的英菲尼迪不免要下一番功夫,如何延续老款车型的口碑,同样令人头疼。
第三是产品序列的不够完善,就目前英菲尼迪的规划的来看,近一段时间以来只有Q50L和QX50L两款车型投入国产,而这两款车型目前还只是集中在紧凑型豪华车的范畴内。初期英菲尼迪的国产车型缺乏中级豪华车的支撑,从德系三驾马车的经验来看,这一环节尤为重要。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这也会成为阻碍其搅动豪华车市场的一个短板。
我们有句老话常说到,背靠大树好乘凉,国产英菲尼迪因为有了东风和日产和两棵大树必然会在未来的国产化进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是品牌的知名度以及车型序列的不完善也会伴随国产英菲尼迪发展的初期。中国的豪车市场虽然看似平静但是内部却一直风起云涌,英菲尼迪能否搅动豪车市场,拭目以待吧。
专栏介绍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自主汽车事业的发展就像一轮长跑,我们这群人是这其中的领跑,可能到最后我们无法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是有我们的存在后来者必将会把自主汽车事业推向顶峰。前进吧,勇敢的米哈伊。
近期更新
闲聊英国脱欧对中国车市的影响
2016-06-24 16:02:28
聊聊汉腾 恐怕不需要这么一个品牌了吧
2016-05-11 09:25:00
处理方式很重要 换思路看汽车质量问题
2016-03-11 11:05:10
两会成风向标 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6-03-07 10:08:59
新能源车配额增加 产品目录也应该跟进
2016-01-13 09:06:32
展望2016 混合动力将迎来普及“春天”
2015-12-29 15:34:00
上海大众更名:看放下架子的大众和上汽
2015-12-13 09:43:04
治理雾霾 车辆共享机制将得到推广
2015-12-08 10:28:04
雾霾来袭 其实我们更应该推广混合动力
2015-12-02 09:57:55
恒大夺冠光环正在被失信蒙上阴影
2015-11-23 10:51:48
汽车行业腐败制约中国品牌发展
2015-11-03 09:44:39
出租车和专车之争:最终还是合二为一了
2015-10-17 10:52:59
维修信息公开 4S店体系短期内不会重构
2015-10-17 09:44:45
大众造假门事件或为混合动力提供机会
2015-09-29 12:00:11
看成都车展:西部市场的地域化影响力
2015-09-04 10:30:47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