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刚:日系发动机迎来技术路线调整?
作者:黄嘉刚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近年来,随着各国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环保要求相继出台和落实,节能减排成为了目前汽车市场上少有的几项非市场所单一主导的...
凤凰汽车评论 近年来,随着各国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环保要求相继出台和落实,节能减排成为了目前汽车市场上少有的几项非市场所单一主导的汽车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不同于其他整车标准的是,排放法规和环保要求的技术入门门槛要高很多,所有的汽车企业在面对苛刻的环境安全要求时都必须付出大量的财力物力,即使是这样,绝大部分通过法规要求的汽车企业也只能算作是勉强过关。
在节能减排的道路上,近几年来分化出了以德系为代表的欧美系汽车企业主打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动力和以日系为代表的自然吸气以及混合动力技术。欧洲企业历来擅长的技术营销,在一轮又一轮的技术轰炸之后,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已然成为了高科技的代表。相比之下,日系车主导的混合动力技术因为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市场的不成熟在国内一直以来都是曲高和寡。传动动力方面由于注重自然吸气动力的升级改进导致了缺乏技术话题。于是大家看到的现象就是德系车厂商大规模运用涡轮增压这一全新技术,而日系车则鲜有动作。
2013年年末,本田向全球媒体展示了1.0T、1.5T以及2.0T三款涡轮增压发动机,公开叫板大众的TSI系列。随后,雷克萨斯NX200T的诞生成为了雷克萨斯旗下的首款增压车型。而日产则早早的推出了1.6T引擎。于是,业界关于日系车企调整技术路线,集中发力涡轮增压技术的定义开始越来越多的见诸报端,似乎跟人一种日系车在奋起直追的感觉。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不是。
涡轮增压技术其实并不是什么先进的技术,早在百余年前汽车诞生的初期,涡轮增压技术就已经存在于内燃机系统中。在上个世纪的前半叶,涡轮增压技术多是被运用于高转速的星型发动机上以改善活塞式飞机的高空性能。在汽车领域,涡轮增压技术早就被广泛运用于柴油发动机上,以改善柴油引擎因转速过低导致的进气压力不足的问题。时至今日,涡轮增压器依旧是绝大部分柴油引擎的标准配置。
汽车用汽油发动机大规模普及涡轮增压动力则是近四十年来事,并且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普及。一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日系车为代表的高增压压力的涡轮增压技术,在这一轮的技术爆炸中涡轮增压的出现是为了尽可能高的提升车辆的性能。我们耳熟能详的车型比如三菱EVO,斯巴鲁STI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追求性能自然而然带来的就是环保性能的不达标,那个时候的涡轮增压压力动辄就上一点几个巴,动力输出也是尽可能的暴躁。所以那个时候涡轮增压发动机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费油,和现如今节能环保的标签可谓是大相径庭。再加上那个时候直喷技术并不完善,所以采用进气道喷射甚至是化油器供油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还过多的呈现出了强烈的爆震趋势、低速扭矩不足等等涡轮增压引擎的结构通病。于是这一轮高性能涡轮增压技术在风光了几年之后逐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走下神坛。
第二次则是德系厂商在近五年来下大力气推广的低增压压力的涡轮增压技术。这一次涡轮增压技术的大爆炸则是源于苛刻的排放法规的实施。由于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在相同功率输出的前提下显著减小燃烧室的容积,所以在日常使用工况下,这些小排量的引擎可以较为轻松的实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于目标不同,所以相比于之前日系涡轮增压动力动辄一点几个巴的增压压力,这一轮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普遍把增压压力调低到了零点几个巴,比如大众的一干TSI引擎中涡轮增压压力也就在0.3到0.5个巴之间。随着燃油直喷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往困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爆震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所以涡轮增压引擎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欧洲企业的首选。一直以来坚守自然吸气引擎的宝马放弃了直列六缸引擎,奔驰也开始主打2.0T动力,大众甚至全系实现了增压化。
现在我们能够亲眼见到的是,相比于欧美系车朝着涡轮增压动力的大举进发,日系车则一直以来在涡轮增压技术领域鲜有动作。于是,绝大多数人会认为日系在新技术方面过于保守。不思进取。那么事实上呢,世界上首款量产的缸内直喷引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三菱汽车的GDI发动机,首款采用涡轮增压和直喷技术的发动机是2000年三菱汽车推出的1.8T 4G93 GDI。在日本国内大受欢迎的K-Car中又有绝大部分搭载的是0.66T的超小排量涡轮增压引擎。欧系车的涡轮增压器也有绝大部分来自于日本的供应商,比如大众TSI引擎所搭载的涡轮增压器来自于日本的石岛川,三菱重工的涡轮增压器也供应给宝马。所以仅仅从涡轮增压的技术角度来评判的话,真不好说日系车就不思进取。
问题出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
实事求是的讲,如果只把自然吸气引擎拉出来溜溜的话,无论是从排放标准还是从燃油消耗上来看,日系车的自然吸气引擎的实力是要远远高于欧系车的。即使是面对现在已经开始普及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引擎,日系车的自然吸气引擎也不见得要落后多少。多年来日本汽车企业在自然吸气领域的苦心经营也在近年来取得了成果,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日系车的自然吸气引擎上,比如本田的Earth Dream、马自达的Skyactiv。这些新一代的自然吸气引擎一方面保持了自然吸气发动机平顺性良好的优势之外,排放与节能水平均达到了世界顶尖的水平,超过了欧系车的涡轮增压技术所取得的成果。
至于日系车多年来坚守的混合动力系统,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燃油消耗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然吸气发动机都无法企及的。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欧系品牌的新车推出也都会带上那么一款混合动力版的车型,比如沃尔沃XC90 T8,奔驰S500 Plug-in Hybrid等等。所以如果能够在成本上取得一定的突破的话,那么混合动力技术必然是未来汽车动力的发展方向。
回头文章开篇时候的问题,日系车近年来推出涡轮增压动力是调整技术路线吗?我们注意到,本田科技节上发布的三款涡轮增压引擎隐藏着一个潜在条件,这三款引擎将着重针对中国市场,而一直以涡轮增压见长的三菱也依旧埋头研发新能源动力技术。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里,德系车的热销带动了涡轮增压的火爆,所以日系车集中推出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举动倒不如可以看做是一次对市场的迎合,要开发一款涡轮增压发动机,对于日系车而言还真不是一件难事。
专栏介绍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自主汽车事业的发展就像一轮长跑,我们这群人是这其中的领跑,可能到最后我们无法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是有我们的存在后来者必将会把自主汽车事业推向顶峰。前进吧,勇敢的米哈伊。
近期更新
闲聊英国脱欧对中国车市的影响
2016-06-24 16:02:28
聊聊汉腾 恐怕不需要这么一个品牌了吧
2016-05-11 09:25:00
处理方式很重要 换思路看汽车质量问题
2016-03-11 11:05:10
两会成风向标 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6-03-07 10:08:59
新能源车配额增加 产品目录也应该跟进
2016-01-13 09:06:32
展望2016 混合动力将迎来普及“春天”
2015-12-29 15:34:00
上海大众更名:看放下架子的大众和上汽
2015-12-13 09:43:04
治理雾霾 车辆共享机制将得到推广
2015-12-08 10:28:04
雾霾来袭 其实我们更应该推广混合动力
2015-12-02 09:57:55
恒大夺冠光环正在被失信蒙上阴影
2015-11-23 10:51:48
汽车行业腐败制约中国品牌发展
2015-11-03 09:44:39
出租车和专车之争:最终还是合二为一了
2015-10-17 10:52:59
维修信息公开 4S店体系短期内不会重构
2015-10-17 09:44:45
大众造假门事件或为混合动力提供机会
2015-09-29 12:00:11
看成都车展:西部市场的地域化影响力
2015-09-04 10:30:47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