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缺乏国际经验的中国专车能否一打了之?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王概
2015年05月27日 11:24:37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王概

作者:王概

核心提示:这几天,出租车和专车市场格外热闹。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去换取更优质的服务之后,出租车市场如今已是四面楚歌。

凤凰汽车评论 这几天,出租车和专车市场格外热闹。先是义乌出租车改革,吹响全国出租车行业改革需求。然后,继沈阳、青岛、南京、长春、济南、成都、南昌等16个大城市因专车市场利益切割而罢工之后,墨西哥的出租车司机在前天也用罢工的方式“支援”了咱们的出租车行业。当然,不经历风雨是不能见彩虹的。

那么专车市场会因此沉寂吗?不是的,专车市场新一轮的烧钱大战正如火如荼。易到推出免费搭车仅一天,滴滴快车就宣布了10亿的补贴计划,通过分时段的补贴,试图改变市场格局的野心昭然若揭。但是专车市场的难题,却不是打车软件能够解决的。

我们先看看专车市场出现之前的出租车状况。

一般而言,除了杭州之类的土豪城市动过升级出租车的念头之外,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出租车都是些家用定位的经济车型,如桑塔纳、捷达爱丽舍伊兰特等等。这些车型本身虽然不算低档,但相对于专车司机来说却太低档了。因为作为专车的车型,它们虽然也是来自民间,但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选择“乞丐”版本。通常,从性价比来看,次低配和次顶配是最划算的。然后再加上专车司机们的爱美之心,进一步增加配置并改善车内环境也是很普遍的事情。

反观出租车呢?首先在配置上,出租车的配置可谓是“低配中的战斗配”——作为特殊市场的产物,出租车的真实配置通常比市面上销售的“乞丐”版车型还要低很多。你可见到车载娱乐设备大约只有两种,一种是收音机,另外一种是电子广告牌。而从乘坐氛围来看,讲究一点的出租车通常也只能达到白床单似的住院部风格。为了安全需要,出租车通常被金属栅栏所格挡,这对乘客的视觉感造成了影响,人与人之间的防备感会让乘客的乘坐体验直线下降。至于纸巾、垃圾桶等细节,对出租车而言大多都是奢望。

所以,如果用优质优价来衡量的话,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出租车市场在硬件方面就已经远远的落后于时代了。你说出租车司机会不知道吗?他们当然知道,但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国内,出租车市场虽然开放很早,但实际上出租车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专营行业。在这个行业里,出租车的数量是被“最大公约数”的方式来控制的,通过人为的力量,昂贵的出租车牌照费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以天津为例,出租车牌照费为115万元。如果把这牌照费存入余额宝之类的低息理财工具,光每天的利息就超过125块钱,所以出租车的份子钱降不下去多半就是这个原因。降低之后,天津的出租车牌照价值75万元,约合余额宝每日利息80元,可这时原来花了高价钱的出租车司机不干了。另外,像车型选择方面,无论出租车公司还是挂靠司机都没什么选择权。

所以毫无疑问,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相较于封闭保守的出租车市场来说,专车市场具备了从硬件到软件以及可视化服务的三大预期,这才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专车”行列,这种趋势不是依靠小范围的查处和行业性罢工所能解决的。但由于专车形式并不能带给有关部门以牌照和税费方面的收入,专车市场长期处于灰色地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从黑车到拼车再到专车,当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去换取更优质的服务之后,出租车市场已经早已四面楚歌。

改革是有必要的,怎么改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缺乏借鉴,在现实状态下的出租车市场可能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出专车的阴影。这意味着如果不能把出租车市场的问题放在阳光里曝晒的话,再怎么砸专车的玻璃也砸不出解决的办法来。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科班出身的资深评论员、专栏作者、独立研究员,观点独到、文字锐利、务实求真、视角多元,致力于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