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看全球汽车论坛:车辆可感知质量成关键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黄嘉刚
2015年06月12日 10:39:41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黄嘉刚

作者:黄嘉刚

核心提示:2015(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终于落下了帷幕,本届论坛的主题围绕“大变革:重构产业体系”为主题展开。

凤凰汽车评论 2015(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终于落下了帷幕,本届论坛的主题围绕“大变革:重构产业体系”为主题展开。在以变革为主题的当下,汽车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位列上游的汽车设计领域,还是位列产业下游的营销领域,都将迎来大的变革。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笔者将会节选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议题加以深化评论。今天咱们先来讲讲车辆可感知质量的问题。

在整个产业大变革的今天,车辆的可感知质量将成为最快速提升汽车企业产品里的重要砝码。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不妨先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一看,汽车产业大变革时代对于传统汽车产品的冲击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汽车的新能源动力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且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新能源车时代正在悄然到来。伴随着新能源车时代的到来,在过去这一百三十年里建立起来的整个汽车社会的运作体系将面临一次全面的变革。随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车的逐渐进入生活,我们将要去习惯于用插座来实现车辆续航里程的增加。在驾驶方面,无论是燃料电池也好,还是纯电动也罢,我们都要去适应电动机驱动所带来的驾驶感受。再以后,变速箱也将再无用武之地。要知道,在过去的一百三十年时间里,纵使汽车工业如何进步,内燃机汽车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压根没有变化的,仅仅是经过了全面的优化。所以在新能源时代,这样的变化对于整个汽车产品而言是“断崖式升级”,无论是汽车企业也好还是普通消费者也罢,都需要一个艰难的转型过程。

其次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车联网技术的运用将彻底改变汽车社会的被动连接模式,在主动连接的前提下,汽车已经变成了功能繁多的可移动智能终端。在整个交通网络的架构下,汽车也从被管理者变成了真真正正的参与者。那么随着车载智能化技术的升级,全面的自动驾驶网络指日可待。那么,对于传统的汽车产品而言,有关被动连接下的硬件设施就要让位于智能化设备。这一变化对于传统的汽车产品而言同样是颠覆性的。

那么我们仔细罗列一下就不难发现,作为传统汽车四大构成,动力、底盘、电器这三大部分已经在新能源时代以及智能化时代中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那么就只剩下了作为整车基体的车身还在这一轮大变革中独善其身。那么,车身是不是没有变革呢?有,就是可感知质量的提升。不过这一变化并非是“断崖式”的变化,而是在潜移默化的不断进步中逐渐进化,而这一转型也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终点。

汽车可感知质量,这个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颇为生疏的名词其实还有一个另外的叫法,叫整车精良性。顾名思义,汽车可感知质量就是消费者在拿到一款新车时能够呈现给消费者的最直观的体验,这个体验包括了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各个方面。换句话说,整车可感知质量的提升就是让消费者从整体上提升用车的愉悦度。那么随着汽车科技的进步,汽车的可感知质量也在逐渐的提升。用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总副院长兼设计中心主任在全球汽车论坛上的发言来描述这一变化,就是汽车设计要来源于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思考和借鉴。

那么,汽车可感知质量是什么样的效果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就是当一辆不知名的好车从路上驶过,即便是从来不去研究汽车的人也能够第一眼看出来这是好车,这就是外部可感知质量的最好印证。再比如说,当年借鉴自宝马X5双环SCEO,虽然在造型上几乎保持了和宝马X5相同的造型比例,但是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辆车要单薄和粗糙得多。同样,这也是拜外部可感知质量所赐。

我们再来看内部,还是通过举例说明,为什么有的合资车坐进车内,就能够很轻松的调整到一个非常舒适的坐姿,拉开车门的手感也要舒服得多。而有些粗陋的中国品牌产品就总感觉落座车内以后怎么调整都不舒服,是人机工程学布置的问题吗,从人机工程学校核的基本原理上来看其实这并没有问题。但为什么就是不舒服?这就回到内部可感知质量上,同样的还有储物空间是否非常顺手、内饰的面料是否细腻、挡风玻璃是否会反光、操控的质感等等。而这些都是跳脱了人机工程学、工程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等基本原理的高阶设计原则。

还远远不止这些,汽车可感知质量还包括了造型方面的细节体现以及造型与工程之间的全面平衡。一直以来我们都说在汽车产业内部造型设计师和工程师是天敌,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矛盾,而汽车可感知质量提升的根本目的就是中和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根本矛盾。先来看造型的细节方面,在可感知质量的要求下,造型的细节质感将被全面的深化。对于内饰细节而言,这其中包括了内饰花纹的质感、缝合线的时尚感、色彩的搭配等等。其中还包括通过造型素的勾勒来营造车辆内部对于驾驶者和乘坐着的包裹感和通透感,具体点说就是通过调整内饰零件的细节尺寸来形成这种舒适的氛围。

那么在外部细节方面,可感知质量所关注的包括大灯组的纵深感、车身线条的层次感、间隙断差的美感等等。其中也包括了通过造型特征元素来突出车辆的尺寸感,一般常用的方法就有阴影的运用、特征轮廓的突出等等。而且在车辆的漆面搭配上,外部可感知质量还要提出漆面的璀璨感、柔润感以及通透感,通过薄薄一层漆面来承托整车的质感。现在的车辆外部可感知质量追求的整车外部细节的表现就是要让阳光的反射能够顺着整车的轮廓流动起来,就是把汽车广告里所要刻意营造的光影效果带到现实生活中来。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车辆的可感知质量的灵感都是来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周围事物的主观感受,而提升车辆可感知质量的工作也就是把这种主观的感受转化为客观存在的配置体现在每一款新车上。随着新车可感知质量的提升,带来的最直观的效果就是整个品牌在市场上表现力的提升,就像咱们现在说到奔驰,第一印象就是奢华典雅的内饰。

当然,整车的可感知质量也并非是独立存在,随着新能源时代以及车联网时代的到来,新车的动力、底盘、电器等部件都迎来了断崖式的变化之后,整车的可感知质量还可以起到一个辅助推广的作用,在消费者的心理上将这种在用车方式上断崖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最小化。试想一下,当我们处于一个由蓝色为主色调构成的充满未来感的环境中时,对于电动车这种新生事物的抵触是不是也会少上一些呢?

不难发现,在汽车产业迎来变革的时代,车身领域同样在经历着变革,只不过车身的变革要来得更加感性一些,更加柔和一些,所以变革相对也要简单一些,快速一些。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自主汽车事业的发展就像一轮长跑,我们这群人是这其中的领跑,可能到最后我们无法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是有我们的存在后来者必将会把自主汽车事业推向顶峰。前进吧,勇敢的米哈伊。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