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合资车企深陷车市寒潮 官降未达预期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黄嘉刚
2015年06月30日 09:59:42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黄嘉刚

作者:黄嘉刚

核心提示:2015年,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在经过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后如同踩了一脚急刹车,无论是销量也好产量也罢,均迎来了增速放缓甚至是双双下跌的情况。

凤凰汽车评论 2015年,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在经过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后如同踩了一脚急刹车,无论是销量也好产量也罢,均迎来了增速放缓甚至是双双下跌的情况。为应对寒流,今年四月以上海大众官方降价事件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官方降价潮如约而至。不过根据最终的销量数据显示,合资企业的官方降价行为似乎没有起到应有的刺激市场的效果,合资企业的销量下跌依旧在持续。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五月,位列第一阵营的上海大众完成乘用车销量14.4万辆,同比下跌0.9%;一汽-大众完成乘用车销量12.52万辆,同比下跌22%;上海通用完成乘用车销量12.28万辆,同比下跌9.7%。位列第二阵营的东风日产完成8.15万辆的销量,同比下跌1.9%;北京现代完成8万辆销量,同比下跌12.1%;长安福特完成6.18万辆销量,同比下跌8.9%。

一方面是厂家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另一方面是依旧连连下跌的整体销量,可见,合资企业在这一轮车市寒流中受到的冲击最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官方降价的举措没有落到实处。合资企业在四月开启的官方降价浪潮很容易让人想起本世纪初期,汽车刚刚进入中国家庭时的那一轮价格大战。在那一轮的降价浪潮中,吉利和夏利的价格战让夏利的起步售价从七万多被一直拉低到了三万,从整体上拉低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汽车售价,也奠定了中国家用汽车消费市场的价格基础。那一轮官方价格战一直持续到2007年左右,随着各企业销售网络的逐步成熟,官方指导价的价格战开始逐渐收官。代表性事件是2007年左右广汽丰田放开凯美瑞的终端定价权,至此,汽车产品之间的价格战从官方层面转到了4S店的层面。

在今年四月上海大众刚刚宣布官方降价时,笔者就曾撰文表示过这一轮官方降价的浪潮不会演变为汽车企业间的价格战,而仅仅是拉开一次促销活动的序幕。笔者做此推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终端销售网络的定价权由4S店管控,在竞争激烈的汽车终端消费市场里,4S店能给出的最终交车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官方的指导价,所以,合资企业官方指导价的降低在终端市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那么自然而然的,合资企业下探官方指导价的举措也就只能算作是一次营销活动,并不会对市场产生本质上的影响。

第二,主流合资企业主销产品相对单一,轿车成为主打。如果把排名前三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以及上海通用三家企业的主销车型做一个详细统计的话就不难发现,这三家企业都把重心压在轿车产品上,上海大众所倚重的走量车型为朗逸、桑塔纳;一汽大众所倚重的走量车型为捷达速腾、新宝来高尔夫;上海通用所依仗的走量车型为凯越英朗。这一系列紧凑型轿车构成了这三家合资企业的大部分销量。同样的,其他的合资企业如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等也将产品线的重点放在传统的轿车产品上。

反之,在今年五月销量排行榜上逆势上扬的几家企业如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都没有把销量的重点放在轿车产品上。长安汽车相对来说较为均衡,除了CS35以及CS75之外,还有一款逸动作为主销产品。长城汽车则完全放弃轿车产品,上汽通用五菱的主打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入门级MPV。

从整个市场的单一车型销量情况来看,轿车产品的跌幅是最大的。今年五月,轿车销售90.7万辆,环比下跌2.69%,同比下跌10.08%。而相比之下,SUV销售45.93万辆,环比下跌0.5%,同比增长43.9%。显而易见的,在跨界化的浪潮下,轿车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的被SUV蚕食,同样的情况也不仅仅是出现在国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SUV产品也正在蚕食着传统轿车的市场。在这种主流的消费行为模式下,合资品牌过分押宝轿车产品自然也就导致了整体销量的大幅度下跌。

第三,有评论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的股市大涨影响到了合资汽车企业的整体销量表现,笔者对此深以为然。借用评论观点,合资企业的产品市场定位相对于中国品牌企业要相对高端,目标客户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理财观念都要高于中国品牌产品,随着股市的火热,大部分合资品牌的潜在目标客户都因为这一轮股市的火热推迟了购车计划。所以合资品牌销量的下探将随着股市逐渐降温而有所回升。

第四,合资企业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对于广大的三四线城市而言,合资品牌与中国品牌新车之间的差距不明显。我国的一二线城市经济发展较快,汽车进入家庭的浪潮也是始于一二线城市的,就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来看,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也更加青睐于合资产品。不过随着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一二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市场开始逐渐趋于饱和,另一方面,汽车社会所带来的堵车等次生问题也在一二线城市集中爆发,限购开始成为关键词。在这个大前提下,合资品牌的发展开始受到制约。

对于汽车市场而言,三四线城市无疑是一片蓝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也使得三四线城市新车的普及率还远远不及一二线城市。普及率较低也就意味着消费者的消费观与一二线城市有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品牌的高性价比优势开始凸显。而且在经过了最近十几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品牌新车的可感知质量、造型等方面已经拥有了可以看齐合资品牌的水准。特别是中国品牌押宝SUV产品的做法更是顺应了市场的潮流,与合资品牌的紧凑型轿车构成了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关系。可以说,在三四线城市的中国品牌SUV消费群体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转移自合资品牌的紧凑型轿车。

第五,合资企业的摊子铺得太大,产能扩充的速度远远大于市场扩充的速度。在2014年结束时,各合资企业都给出了一个相当宏伟的产能扩充计划,最多的产能扩充超过30%。随着2015年扩充产能的逐渐释放以及市场的遇冷,合资企业将多余的产能向经销商压库的行为也越发严重。在此之前,各汽车企业向经销商压库是一种迅速提升销量数据的有效手段,不过时至今日,各经销商的库存也都基本爆棚,甚至有经销商还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库存压无可压,所以从数据上所体现出来的整车销量自然也就有了大幅度的下跌。

随着车市寒潮的持续,摊子铺得过大的合资企业所受到的冲击还将继续,而作为占据市场主力地位的合资企业的一系列措施都将会影响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随着车市寒流的持续,恐怕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次以合资企业为主导的转型。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自主汽车事业的发展就像一轮长跑,我们这群人是这其中的领跑,可能到最后我们无法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是有我们的存在后来者必将会把自主汽车事业推向顶峰。前进吧,勇敢的米哈伊。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