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红:东风发展大自主就先要合资?
作者:孙晓红
核心提示:唯一一家没有进入中国的跨国汽车公司终于进入中国了,随着发改委的批复,尘埃落定。未来东风雷诺将投资72亿元,在武汉黄金口产业园兴建包括...
唯一一家没有进入中国的跨国汽车公司终于进入中国了,随着发改委的批复,尘埃落定。未来东风雷诺将投资72亿元,在武汉黄金口产业园兴建包括SUV、MPV整车发动机的生产基地,整体规划产能为30万辆,其中乘用车和发动机规划产能各15万辆,建设周期为28个月。据报道,2013年1月武汉基地实际上已经破土动工,2015年年中,国产雷诺车型将会投产。
东风得是多么高兴,套用一句最流行的话,那可真是喜大普奔了。
一定有不少人觉得非常不平,不是说了停止批复合资项目了吗?不是很明白市场换技术已经全盘失败了吗?合着一轮到大国企,就全然不是这么说了。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什么事情都要因时因势而异。东风雷诺这个合资公司已经运作了8年,而且,是由之前的既存合资公司三江雷诺转变而来。而且,作为促成雷诺国产的谈判条件,日产汽车已同意将郑州日产中的自主业务板块剥离出来,收归东风集团,纳入东风“大自主”战略统一部署。东风一贯的策略是,协同发展、全面布局供应链大结盟,做大自主品牌。无论是之前的东风有限,还是后来的东风雷诺,都是以协同发展,反哺自主为最终目标。东风拿着这些说事,发改委还是能被打动的。
虽然这一切看起来有着充分的理由可以说服发改委以及一些主管部门,可是,却无法让业界太多人信服。发展自主就先要合资?合资多少年了,东风也是大国企里拥有合资公司最多的汽车集团,可是自主方面的成绩却实在乏善可陈。虽然说看起来在大国企里,东风大自主也是最有决心的一个,所采取的措施也是最广最有力的,比如说,东风集团旗下所有合资公司的合资自主都归于东风大自主麾下,由刘卫东统一调度节制;比如说,风神的车型都是逼着日产吐出来再经过一些改进;再比如说,跟所有的合资自主相比,东风日产的合资自主车型最多,所以销售总量也最多……
但这一切,听起来都不是充分的理由。
另一方面,既然是合资公司,当然是双方取得了共识,其中就有一些妥协和让步。为什么8年间都没有搞定?之前为落户武汉还是花都,雷诺一直不肯让步,为什么如今就肯让步了?
实事上,从2009年的欧债危机开始,整个欧洲汽车市场步步下滑,提振乏力。各大车企在欧洲的业务表现持续低迷。作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雷诺2012年上半年共销售133万辆汽车,连大众公司在中国的一半销量都赶不上,比去年同期下降3.3%。在欧元区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并没有大的改善可能的情况下,雷诺公司开始对别人都十分倚重的中国市场寄以希望,于是,许多条款都进行了让步。
所以,不要听着表面上达成合资之后的你侬我侬,就以为雷诺真的可以无偿地为东风大自主输血了。人家要的不过是销量和利润,人家自己首先要活下去。当年某人说过,东风合资公司里中方的贡献等于零,东风人不会全然记不得了吧?如今,言犹在耳,合资又起,对人家寄的希望又起。
东风公司里不是没有能人,不是没有技术人才,那些自主品牌里,谁敢说没有东风的人在。当初有公司生产线上不少神龙的人,甚至还是人家骄傲的因素之一。而且,这些人最终成就了事业,奇瑞、长城、吉利、比亚迪、力帆都做得红红火火。谁不知道,国企是自主品牌的黄埔军校,可是为什么在东风一汽这些大国企里,这些人就发挥不了作用?个中原因,人人自明。
这就又说到最近放开股比的讨论。许多人都赞成彻底放开股比,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大国企躺在合资公司的丰厚利益上,不思进取,还吞噬了真正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沦为外资的帮凶。虽然说放开股比的短时,一定会对自主品牌造成冲击,一定还会有外顺把国有资产化为外资,结果就是,国家不得不对这些国企如大扶持力度,从而更是浪费国民财力物力。但是,不放开股比,这些国企就只能一味地沉沦下去,最终成为扶不起的阿斗。所以有关部门只能左右为难,短时间内放开股比是不太可能。东风雷诺的合资公司被批复更是一个旁证如果短时间内可以放开股比,8年的抗战都没有成功,一江水都喝了,何必在乎多喝这一口水,雷诺也不必急在这一时。
凭心而论,在自主方面,东风已经算是很努力了。只是,所有的这些办法不过是扬汤止沸;主管部门和发改委已经很是殚精竭虑了,只是要解决问题这些都不是釜底抽薪之计。自主要做得起来,一定不是这样扶持和保护就可以做到。但是,现实已然如此,彻底放开保护,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只能就这么走着,等着所有的一切量变积累到质变,反过来推动政策和主管部门的改变。
其实,在这样一个大喜的日子里,说这些话实在有些煞风景,不合时宜,但是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若是觉得剌耳,就当作没看见,如果觉得说得还中肯,不妨多想想如何自强,而不是一直指望人家来反哺你。没有谁会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教给你的。不要说以前的小农时代,如今的全球一体化,喂大了你,人家吃什么!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北京小客车配置指标:改进中失之粗暴
2016-01-13 08:48:50
谁最想让大众倒掉?能得到利益吗?
2014-12-31 13:38:52
谁想大众倒掉?能得到利益吗?
2014-12-31 11:25:34
谁想大众倒掉?能得到利益吗?
2014-12-31 10:04:45
孙晓红:观致——一张白纸才好画新图
2014-11-11 18:27:01
孙晓红:自主的降维打击与“中国创造”
2014-10-23 18:03:52
自主品牌上探下巩固 收复失地希望几何
2014-10-14 16:09:47
孙晓红:推广新能源车不妨从"试婚"开始
2014-09-09 10:42:57
孙晓红:不再市场换技术 是否行得通
2014-08-18 12:25:02
孙晓红:经销商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
2014-08-14 10:59:39
豪车反暴利 法规和文化观念都要改进
2014-07-30 09:18:28
孙晓红:充电接口之争 能否换个思路?
2014-07-21 09:33:20
孙晓红:世界杯为自主品牌高声喝彩
2014-07-15 10:17:33
孙晓红:风雨不断 长城为何不说话?
2014-06-26 07:26:32
孙晓红:万向造电动车更需要专业精神
2014-05-28 09:35:10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