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红:发展新技术还是改进传统技术?
作者:孙晓红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到年底了。在寒冷的冬天里,年关临近。既然自然界都走完了一年的路程,那么各行各业自然也要开始盘点得失。2013年在汽车企业...
凤凰汽车评论 到年底了。在寒冷的冬天里,年关临近。既然自然界都走完了一年的路程,那么各行各业自然也要开始盘点得失。
2013年在汽车企业眼里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精彩纷呈,有起有落,如果冲浪一般快速而剌激,令人眼花瞭乱。大众终于完成了310万辆的中国销量,通用继续跟唯一的合作伙伴上海汽车如胶似漆,以299万辆的成绩,不让大众,日系也集体度过了2012年的困难时期,销量开始回升至之前水平,自然品牌在众人一次次的惊呼声中,不屈不挠地缓慢上升,尽管销量没有太大提升,但无论是产品质量、品牌形象以及产品档次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真可谓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如果说2013年最富戏剧性的情节是什么,非DSG莫属。正是DSG宣称的黄金组合,使得大众2008年到2013年5年间成为中国市场老大,完成了南方战略;也正是DSG,使得大众吃尽苦头,独悟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今后将何去何从?大众是不可能放弃DSG技术的,只能继续完善、继续努力、继续品味辉煌与痛苦,一条路走到黑。先吃螃蟹者,自然也得尝受被螃蟹扎的痛苦,之后,才有甘美的滋味让你欲罢不能。
话说在技术上,谁又不是一条路走到黑?不专心不自信,创造不了今日的一切,也无法拥有明天,对于竞争白热化的汽车市场尤甚。所以,大众专注于DSG无怨无悔,而崇尚平稳的日系,只能在传统技术上的改进上不遗余力。虽然说丰田本田有着领先一步的混合动力技术,无奈各国保护壁垒使得其无法独步天下,而拥有汪克尔发动机技术以及更多传统技术的马自达,更有基础在其先进的传统技术上发扬光大。
目前来看,这是最稳妥最保险,也是投入产出比比较合理风险不大的一种办法。所以,当马自达唱响创驰蓝天技术时,大约没有几人可以与之争锋。
据介绍,创驰蓝天汽油发动机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采用高压缩比来提升发动机的效率,而马自达工程师采用4-2-1排气系统巧妙地解决了高压缩比带来的“爆震”问题。据工程师介绍,经过测试这款发动机良好地适应了中国的93号汽油。高压缩比提供了更好的燃烧效率,在节省燃油为前提的基础上,扭矩反而增加了15%以上。而在变速箱方面,马自达还是采用技术最为成熟的自动变速箱,不过通过全新设计的液力变矩器扩大了锁止范围,提高驾驶直接驱动感,同时通过优化技术与创驰蓝天发动机的配合,降低4-7%的燃油消耗。车身方面,比如精钢的使用令AtenzaATENZA的车身刚度增加30%,重量降低10%,所以,虽然ATENZAAtenza的体型比睿翼大了不少,但是操控性和经济性都比睿翼有所提升;底盘方面,前悬挂主销后倾角度增大,增加的前悬挂主销后倾角令直线行驶更稳定,且转向回正力也随之增大,后悬挂铰接点提高,提高的后悬挂铰接点充分过滤震动并抑制刹车点头的现象,舒适性增强,悬挂吸震角度更合理。
马自达提出,2015年,全球销售的马自达汽车燃油消耗将比2008年降低30%。尽管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驱动汽车不断出现,汽车性能已迎来由引擎、变速器、车体、底盘等传统技术与电力驱动相结合的崭新时代。但是,据可靠预测,至2020年,汽车动力系统中,燃油引擎仍将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所以,降低30%的燃油消耗绝对于汽车界来说,无疑于一场革命:在新技术如电动车、混合动力技术不成熟以及无法推广的现实面前,“每辆车的一小步改进叠加起来将是环境的巨大改善。”马自达这种改进传统技术的办法,是一种最务实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
是的,地球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环保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正确选择。具体如何实现?就看各人的努力程度了,努力到位,市场自然接受,不仅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人们在质疑大众DSG技术,但是全体自主品牌都在做涡轮增压+双离合;尽管大众不得不召回,但是,哪一项技术的进步不是千回百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不必怀疑,至少五年内,大众在中国市场还是辉煌可期;至少十年内,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技术还会为马自达赢得更好的机会和利润。
发展新技术还是改进传统技术?这是一个问题。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北京小客车配置指标:改进中失之粗暴
2016-01-13 08:48:50
谁最想让大众倒掉?能得到利益吗?
2014-12-31 13:38:52
谁想大众倒掉?能得到利益吗?
2014-12-31 11:25:34
谁想大众倒掉?能得到利益吗?
2014-12-31 10:04:45
孙晓红:观致——一张白纸才好画新图
2014-11-11 18:27:01
孙晓红:自主的降维打击与“中国创造”
2014-10-23 18:03:52
自主品牌上探下巩固 收复失地希望几何
2014-10-14 16:09:47
孙晓红:推广新能源车不妨从"试婚"开始
2014-09-09 10:42:57
孙晓红:不再市场换技术 是否行得通
2014-08-18 12:25:02
孙晓红:经销商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
2014-08-14 10:59:39
豪车反暴利 法规和文化观念都要改进
2014-07-30 09:18:28
孙晓红:充电接口之争 能否换个思路?
2014-07-21 09:33:20
孙晓红:世界杯为自主品牌高声喝彩
2014-07-15 10:17:33
孙晓红:风雨不断 长城为何不说话?
2014-06-26 07:26:32
孙晓红:万向造电动车更需要专业精神
2014-05-28 09:35:10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