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阿斯顿•马丁召回:蹩脚公关舞起遮羞布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林燃
2014年02月12日 09:32:15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林燃

作者:林燃

核心提示:目前,阿斯顿•马丁在全球范围内有225个一级供应商,我们不禁要问一问这位老牌的英伦豪车,究竟还有多少个类似FFT这样的规模有限的二级经销商?究竟还有多个像“kexiang”一样,也...

凤凰汽车评论  2014年开年,阿斯顿•马丁就上演了一场“移花接木”的公关大戏,将产品质量的浑水泼向口碑向来不佳的“中国制造”。

2月8日,阿斯顿•马丁宣布召回2007年11月以来生产的所有左手驱动车型,以及2012年5月以来生产的所有右手驱动车型,影响到这一时期生产的全部跑车大约75%,总计17590辆。

在提交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文件中,阿斯顿•马丁解释称,召回涉及车辆的油门踏板杆由中国深圳科翔模具工具有限公司负责生产。科翔模具为油门踏板杆采用了东莞合成塑料有限公司的塑料材料,后者仿冒了美国杜邦公司的塑料。由于油门踏板杆的制造材料使用假冒塑材,在特定情况下油门踏板杆有可能出现断裂,从而增加撞车风险。

英文世界的公关战争

眼下,阿斯顿•马丁在英文世界的公关战役已经打响。

近期一篇题为《James Bond's Sports Car Has Chinese Supply》的英文报道,似乎正在努力为阿斯顿•马丁正名,相信这篇英文报道只是这场战争的开始。作者将话题的范围扩展到2007年的美国大规模的玩具召回。由于中国制造商在涂料中添加铅,导致美泰玩具召回近100万只芭比娃娃和无敌风火轮赛车,托马斯火车玩具制造商RC2召回近150万辆火车和附件,同样文章的作者也不无担忧的提醒英文读者——中国乳企曾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事实。从这篇英文的立意来看,即便是承认阿斯顿•马丁质量管理存在缺陷,但也绝对坚持将大部分责任推给可怜的“中国制造”。

深圳科翔模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文件中的公司及地址确为科翔模具有限公司,但其公司从未与上述香港及东莞的企业有过生意往来,科翔模具也没有能力做高档跑车零配件。科翔模具之前曾为香港的公司做过模具,但都是DVD、VCD之类。科翔模具制作模具的材料都由客户提供,其公司不自行购买材料。

阿斯顿•马丁关于“公司计划尽快将油门踏板杆的生产工作从中国转移到英国”的官方表态,更让“中国制造”惊心动魄“膝盖中箭”。话题重心也从“阿斯顿•马丁的质量问题”转换为对“深圳科翔”的道义声讨,阿斯顿•马丁的公关团队瞬间让阿斯顿•马丁站在了“中国制造受害者”的席位上。

揭秘二级供应商

世界顶级豪华车品牌与偏安深圳宝安的模具作坊的混搭,本身就充满讽刺。

根据阿斯顿•马丁中国区市场传媒经理Daniel Redpath透露的信息,其油门踏板总成由一级供应商英国Precision Varionic International Limited公司提供,其中油门踏板臂由二级供应商香港Fast Forward Tooling (HK) Ltd(以下全部简称FFT)提供,这家公司又将踏板臂的铸模工序外包给了三级供应商深圳Kexiang Mould Tool Co. Limited。

抛开目前业内对“KeXiang是谁”的争议,笔者在谷歌和微软bing上,对二级供应商FFT进行了深度检索。公开资料显示,FFT中文名称为泊安模具和制品有限公司,注册编号0933417,公司于2004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属于香港本地公司(私人公司)。在CRI search+中检索Fast Forward Tooling(HK) Ltd(以下全部简称FFT),FFT的企业性质是无限公司。众所周知,在香港私人无限公司的只需一位股东,独立操作,申请一般没有经营范围的限制,也没有注册资金的限制。香港无限公司的好处是办理费用和管理费用较低,申请时间短;经营成本较低,容易管理,帐务不必通过会计事务所审计,这也成为时下众多“壳公司”的流行做法。作为阿斯顿•马丁的二级供应商的FFT的企业性质,为什么是私人无限责任公司?

根据LinkedIn一份曾在FFT任职超过4年的业务发展经理Malcolm K. Brown的公开简历显示,FFT雇员只有1-10个人,在简历中Malcolm K. Brown这样写道:“All of the tooling supplied from China is supported by our own UK based toolmaking facility which also specialises in prototype tooling, moulding and CNC machining.”(所有来自中国提供的模具是由我们自己英国的模具制造,这些设施还专门支持原型模具,成型和数控加工)。按照Malcolm K. Brown的说话,FFT与三级供应商之间应该存在着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

根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信息来看,泊安模具和制品有限公司有两个地址,一个地址在英国,为莱斯特郡博达山获嘉道雪松苑B单,另一个是中国宝安区创业一路宏发中心4号楼917号,虽然贴着春联,但大门紧闭。阿斯顿•马丁称,其三级供应商使用的假冒塑料是Synthetic Plastic Raw Material Co.Ltd)“东莞合成塑料有限公司”提供的。网络资料显示,“东莞合成塑料有限公司”位于东莞樟木头莞樟路九洲塑胶A座,但经过《深圳特区报》记者实地走访,此地址并不存在。那么,阿斯顿•马丁提及的“东莞合成塑料有限公司”究竟在哪儿?

综合上述信息,笔者有理由判断,第一,规模甚小的FFT近乎于是一家“壳公司”或者“驻港办事处”,第二FFT饱含对外包企业的技术支持。照理说,阿斯顿•马丁二级供应商FFT与三级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非常紧密的。对阿斯顿•马丁的中国公关团队来说,通报三级供应商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如果真的是深圳科翔,那么只有一种合理解释——层层转包,让深圳科翔都不知道是在给阿斯顿•马丁制造油门踏板杆!

阿斯顿•马丁提供的信息都充满了太多“悬疑”,也许对英文世界的受众来说,名声不佳的“中国制造”也确实具备足够的“公关”价值。但我们能坚定确认的就是,阿斯顿•马丁无法为自己的质量管理自圆其说,更无法向全世界最有钱的一群人自圆其说,即便这些车主讲英文的要多过讲中文的。

今非昔比的英伦贵族

如今的阿斯顿•马丁并不像荧幕中007那样幸运,阿斯顿•马丁一直缺少一个像Q博士那样强有力的支持者。

宾利劳斯莱斯等背靠大树乘凉不同的是,阿斯顿•马丁必须依靠自身筹资,才能实现新车型的研发。近年来,阿斯顿•马丁命途多舛,东家换来换去。2007年,科威特两大投资公司Investment Dar和Adeem Investment为主的财团,以4.75亿英镑的价格从福特手中买下阿斯顿•马丁公司大多数股权,成为控股股东。随后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令收购方债务高企,自此陷入漫长而复杂的债务泥潭。2012年12月,意大利的私募基金集团Investindustrial增资1.5亿英镑,从而获得阿斯顿.马丁37.5%的股份。2013年,阿斯顿•马丁为降低研发成本,还欲出售部分股权给戴姆勒,以进行技术合作,联手开发新车型。

对阿斯顿•马丁而言,股权变换的时间节点与销量下滑是呈正相关的。2007年,阿斯顿•马丁达到了销量7900台的历史最高记录,随后便一路走低。2012年,阿斯顿 马丁汽车销量由2011年度的4200台缩减到3800台。2012年阿斯顿•马丁损失利润额24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400万元),而2011年亏损21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070万元)。

阿斯顿•马丁将业绩下滑归结于行业的不景气,但同期意大利的竞争对手法拉利的营业利润却上升了12个百分点,达到3.5亿英镑,而隶属德国大众的宾利也实现了大反转,同期营业利润上升30个百分点,达到15亿欧元。2013年,阿斯顿 马丁持续的巨亏,令其成立100周年的庆典都被阴霾所笼罩。同年,面向高端人群,仅售出了约150台的小天鹅Cygnet车型宣布停产。

阿斯顿•马丁现任CEO贝兹作为业内声誉隆盛的工程师与管理者。贝兹于2000年开始担任阿斯顿•马丁CEO,阿斯顿•马丁自2007年脱离福特控制之后,当年全球销量达到7900辆的历史记录,当时的产能增容已经跟不上销量的快速增长,而对于已经债务缠身的阿斯顿•马丁来说,要靠自己投入巨资扩大产能并不现实。于是,2007年,贝兹开始推动生产链转移,外包利用别人现成的生产设备与资源为其生产零配件,而此次涉事的踏板就在层层转包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方向,最终才有了现如今大规模召回的结局。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新兴国家对“奢侈品牌”旺盛需求能力以及全新车型的持续推进,阿斯顿•马丁的产量提升也在情理之中,这次召回事件或完善阿斯顿•马丁的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阿斯顿•马丁在全球范围内有225个一级供应商,我们不禁要问一问这位老牌的英伦豪车,究竟还有多少个类似FFT这样的规模有限的二级经销商?究竟还有多个像“kexiang”一样,也许不知道正在与谁接触的三级经销商?究竟还有多少个类似油门踏板杆的劣质配件?

一场关于“中国制造”的蹩脚公关过后,想必这些任何人都会产生上面的疑问,而这正是阿斯顿•马丁公关团队接下来要去努力消除的。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汽车评论员。热爱自主品牌,关注自主品牌。经济学出身,擅从产经角度看车市。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