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红:德系面临信任危机 谁的机会?
作者:孙晓红
核心提示:虽然说德系跌倒法系吃饱有些幸灾乐祸之嫌,但是,实事上法系的确有了这样的机会。比大众还要早到中国的法系,漫长的蹉跎岁月之后,法国人也学聪明了,也许,真的就迎来了机会。
凤凰汽车评论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国。但是,中国的汽车消费文化却并不成熟,或者说,跟销量比起来,明显地显出了低级和幼稚,很不匹配。有的像发育过快的儿童,身量庞大或者还略有肥胖,但是智力智商以及相应的人生经验还差得很多。跌跌撞撞,摔了许多跤,由于虚胖,这每一跤都比别人要受伤重。
也正常。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得到了快速增长的好处,就要承受过快带来的肥胖和生长痛。
好在大家都是边吃亏边长大,教训总比说道让人更长经验。
今年第一季度,国产外资品牌乘用车销量累计297.85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49.71万辆增长了19.3%,其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由63.8%提升至66.4%,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
在外资品牌的主要派系——德系、日系、美系和韩系品牌中,德系品牌销量提升最多,份额上升最快。今年第一季度销量突破百万辆,至104.76万辆,较2013年一季度的83.40万辆增长了25.6%。其在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提升两个百分点至23.3%。
日系车销量同比增长16.6%至68.56万辆,其销量虽然快速增长且增幅高于乘用车平均水平,但日系车的市场占有率仍仅有15.3%,仍低于20%(钓鱼岛事件之前的水平)。
美系品牌一季度销量61.90万辆,同比提升18.2%,这主要是福特品牌新车销量带动了美系车整体的大幅增长。韩系车销量44.02万辆,虽然同比有10.5%的增长,但增幅低于乘用车市场平均水平(14.7%),韩系车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略降0.4个百分点至9.8%,其原因与日系车的复苏有……
很明显,现在中国市场上,德系一马独大。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是大众进入中国比较早,也比较敢于放手做,南北大众一起,让整个中国的汽车文化德国化。大家一说起德国制造,那可真是万千赞叹,崇拜到了极点。但是,由于注重所谓操控感所带来的问题,比如DSG问题,可以说是大众在中国的滑铁卢,眼下也许还看不出太大问题,但是,却也充分暴露了德式造车理念上的问题。虽然说现在大众如日中天,但是,这些问题就像阳光下的阴影,阴恻恻地让人心里发冷。
至于日系,由于中日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一遇风吹草动日系就草木皆兵,虽然说日系技术稳定,省油,但是,近年来份额不停地下降。有人认为,日系不思进取,在中国没有投入好技术和好车型,营销也出问题,我倒觉得,这正好说明了大家对德系宣传入了迷,连思维也是德式的了。试问你开车是要稳定好开,还是不停地出问题?试问何以见得日系就技术落后?你平时只是代个步,你真的那么需要高新技术,而对其可能带来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不屑一顾?为什么丰田是世界第一,难道老美对于汽车的标准还比中国人低?当然不是。只是,日系虽好,政治因素,历史因素,难以让日系在中国再展雄风。
至于美系,通用一直比较稳定,这个18.2%的提升得益于福特近年的发力。但是,跟大众相似,福特这两个频出的断羊角、断半轴事故,其中透露出的信息,让人不能乐观。至于韩系,虽然上升势头虽猛,但到底由于跟日系比较接近,故而有些此消彼涨。
其实,此时,在消费者对于德系造车有了怀疑时,对于自己的用车理念也在反思之时,法系车倒是有了不小的机会。法国人素来认为崇尚浪漫、艺术,相对于德系,法系车更注重于“隐性的技术力”,比如人性化的驾乘感受,是以人的体验为出发点,并非是就技术谈技术。就像雪铁龙第一款高端中级车C4L智驱版一样,用上了很多先进智能科技。这些技术STT技术也许不是目前最先进的,确是实目前阶段我们最需要的、最实用的技术。比如这款15万左右的家用车,有29度倾角设计的后排座椅、可调节的航空式睡眠头枕、无钥匙一键启动、博世最高版本的安全装备等等,都是豪华车型才会用到的技术配置。超长轴距带来的大空间以及1.6THP和1.8L CVVT发动机的动力强劲、节油等超越同级车的优势。这些细节组合起来,构成了一款玩转智能科技的家用车。C4L的强劲表现也恰恰说明,中国市场消费者对智能科技的需求趋势。
所以,法系车素以外形优雅,内里实用,皮实为特征,倒正是现下最为合适的车型以及用车文化。另外,近年来法系也在加大合作力度,不少新车型都引入中国,尤其是前不久购买PSA 14%的股权,更可以看作是要在中国加大力度的表现。
实际上这也是汽车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一款什么样的车?是成熟稳定,还是操控上的剌激感以及因之带来的一系问题,比如如今的宝马车主就非常困惑:我们到底是要伺候一台高价的不停出毛病的车,还是要一款技术稳定、用起来顺心的车?答案不言自明。
其实,现在人们的需求已经走向“复合式”,单一的产品特征满足不了消费需求,人们希望车更大、更舒适、用来更舒适、优雅,希望通过汽车带来更强的幸福感;以前人们特别关注产品的单一特征,比如:空间、发动机等等;应该放在比较次要的地位了,否则,无穷无尽的问题,让你“不是在修理厂,就是去修理厂的路上”。
所谓的汽车文化,就是这样一步步形成的。
虽然说德系跌倒法系吃饱有些幸灾乐祸之嫌,但是,实事上法系的确有了这样的机会。比大众还要早到中国的法系,漫长的蹉跎岁月之后,法国人也学聪明了,也许,真的就迎来了机会。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北京小客车配置指标:改进中失之粗暴
2016-01-13 08:48:50
谁最想让大众倒掉?能得到利益吗?
2014-12-31 13:38:52
谁想大众倒掉?能得到利益吗?
2014-12-31 11:25:34
谁想大众倒掉?能得到利益吗?
2014-12-31 10:04:45
孙晓红:观致——一张白纸才好画新图
2014-11-11 18:27:01
孙晓红:自主的降维打击与“中国创造”
2014-10-23 18:03:52
自主品牌上探下巩固 收复失地希望几何
2014-10-14 16:09:47
孙晓红:推广新能源车不妨从"试婚"开始
2014-09-09 10:42:57
孙晓红:不再市场换技术 是否行得通
2014-08-18 12:25:02
孙晓红:经销商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
2014-08-14 10:59:39
豪车反暴利 法规和文化观念都要改进
2014-07-30 09:18:28
孙晓红:充电接口之争 能否换个思路?
2014-07-21 09:33:20
孙晓红:世界杯为自主品牌高声喝彩
2014-07-15 10:17:33
孙晓红:风雨不断 长城为何不说话?
2014-06-26 07:26:32
孙晓红:万向造电动车更需要专业精神
2014-05-28 09:35:10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