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突围路径:加大混合动力国产力度
作者:黄嘉刚
核心提示:动力,无疑是本届上海车展上最大的亮点之一。除了已经多次崭露头角的插电混动、纯电动等未来的新动力之外,中国汽车市场上一直缺失的混合动力也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开始见到了曙光。
凤凰汽车评论 动力,无疑是本届上海车展上最大的亮点之一。除了已经多次崭露头角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未来的新动力之外,中国汽车市场上一直缺失的混合动力也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开始见到了曙光。可以明显感觉到,日系品牌正在以混合动力作为突破点,力图在中国市场寻求更高的市场份额。
近几年来,日系车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共识。随着市场份额的降低,日系车也开始逐渐呈现出被市场边缘化的潜在可能性。根据欧洲媒体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约有20%的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会首选大众品牌而非日系车。对于这份数据的可信度笔者不予置评,不过就目前公众对于日系车的认识来看,其结果是具有一定参考性的。
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十几年前,当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打出VVT-i等这样的发动机技术推向中国市场的时候,几乎以“横扫”的方式席卷了整个车市。中级车市场的雅阁、凯美瑞以及天籁构成了“黄金三角”,紧凑型车细分市场中花冠和思域也都能够延续辉煌的销量。彼时的大众品牌则是相当的落魄,新车推出一款遇冷一款,Polo叫好不叫座,四代高尔夫几乎卖不出去,开迪几乎就是被大众内部经销商自行消化。但是,几乎就在一瞬间,大众品牌一系列新车的推出迅速扭转了颓势,而且还打造了一个高于市场半个级别的品牌形象。所以,也就是从那一瞬间开始,日系车开始衰退了。
关于日系车的衰退,业界有不少相关的分析。除了中日关系遇冷之外,这一代日系车在几年前开始出现产品特性的缺失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德日双方市场态势扭转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大众TSI+DSG动力系统的国产化。
1.4L的油耗,2.0L的动力,这是几年前大众推出1.4T发动机时打出的宣传口号。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增压发动机的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宣传的确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从高尔夫上市以来,1.4T车型的销量就要超过入门的1.6L车型销量。可以说,大众的TSI+DSG战略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技术营销案例,而也正是因为技术营销的成功,大众的品牌形象也就被打造成了技术流的形象。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不难发现,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其实对于油耗这个东西是非常在意的。大众技术营销的成功无非也就是因为找到了油耗这个很好的切入点,再辅以德系的车身设计作为亮点进行宣传。
相比之下,在前几年里日系车可真心是乏善可陈,VVT-i技术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翻来覆去的传播之后早就失去了吸引力。一向以不断创新为公司形象的本田甚至接连推出了几款以九代思域为代表的毫无新意的换代车型。更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大众品牌洗脑式的营销风暴刮过市场,日系车的一些固有特性在消费者的潜意识里就成为了短板,比如说轻快而顺手的开门质感,原本应该是作为人机工程学的范例存在于市场当中的亮点,在市场上就变成了车门不厚重的反例。在多方面的原因下,日系车的衰退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这也有日系车本身的原因在里面,日本人的刻板就和当年拼刺刀就一定要退掉子弹一样,在应对市场的反应方面日系车也是慢半拍。这不,当TSI+DSG已经以席卷之势扫过中国汽车市场的时候,日系车这个时候才想起要在中国推出混合动力来。
和中国持续火热的市场表现截然相反的是,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市场可是一直处于冰封期,这与各式新车全球同步上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混合动力系统太过于先进不适合中国市场吗?很显然不是,混合动力系统还真不见得就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自1997年第一代普锐斯上市以来,以丰田为代表的混合动力系统已经经过了快二十年的发展,而且,混合动力车型在日本市场已然占据了热销车型的前三。
混合动力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位置也非常的尴尬,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混合动力车型并不能够算作是新能源车型,只能按照节能车型的标准进行补贴,于是1.8L的普锐斯也就不在节能车型的范畴当中,尴尬位置可见一斑。但是,政策的引导并不见得会影响市场,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迟迟不能有所动作其实也和日系企业的不作为脱不开干系。
从产业结构的发展布局来看,中国的汽车产业最缺的就是混合动力国产化的这一环。无论是普锐斯也好,还是混合动力的凯美瑞也罢,这些车型的核心功能部件混合动力系统和动力电池均是通过进口进入国内的,这也直接导致了混合动力车型价格的居高不下。价格居高不下当然导致了市场遇冷,也从而使得中国国内的混合动力车型市场要落后于世界市场的整体水平。其实大众的TSI+DSG战略之所以能够取得全面的成功,也和其国产化有着极大的关系。
那么换个角度来看的话,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市场沉寂了这么多年其实也造就了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既然政策不让混合动力车型去趟新能源车市场的浑水,那倒不如让混合动力车型去抢传统内燃机车型的饭碗。这个市场的容量可是要比刚刚兴起的新能源车市场大得多了。而且,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比起来,混合动力系统的技术先进性是远非前者可同日而语的。这对于技术营销为王的中国市场,这无疑是一大利好。所以,混合动力车型要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缺的就是一个国产化的大面积铺开。
那么就市场而言,消费者会买日系车的账吗?笔者觉得有个前提,那就是价格。多年来混合动力在市场的遇冷无形中也提升了混合动力的高科技形象,如果一旦价格下来了,这种高科技的形象就会马上转变为切实的购买力,就像当年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样。试想一下,如果十一二万就能够买到一辆百公里油耗不到3L的普锐斯,你会下手吗?
而且,从市场的竞争来看,大众品牌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动力车型已经在同级别车型中比日系传统动力车型高上了半级。那么,这半级的价格差就为混合动力车型的价格留出了空间,只要是与同级别的德系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价格持平,那么日系混合动力车型的性价比优势就会彻底凸显出来。
随着一系列日系混合动力车型的投产,恐怕又将掀起一轮汽车市场里的德日技术大战。鹿死谁手还不好说,但是无论哪方取胜,最终带来的都是汽车整体排放水平的降低,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大利好。
专栏介绍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自主汽车事业的发展就像一轮长跑,我们这群人是这其中的领跑,可能到最后我们无法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是有我们的存在后来者必将会把自主汽车事业推向顶峰。前进吧,勇敢的米哈伊。
近期更新
闲聊英国脱欧对中国车市的影响
2016-06-24 16:02:28
聊聊汉腾 恐怕不需要这么一个品牌了吧
2016-05-11 09:25:00
处理方式很重要 换思路看汽车质量问题
2016-03-11 11:05:10
两会成风向标 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6-03-07 10:08:59
新能源车配额增加 产品目录也应该跟进
2016-01-13 09:06:32
展望2016 混合动力将迎来普及“春天”
2015-12-29 15:34:00
上海大众更名:看放下架子的大众和上汽
2015-12-13 09:43:04
治理雾霾 车辆共享机制将得到推广
2015-12-08 10:28:04
雾霾来袭 其实我们更应该推广混合动力
2015-12-02 09:57:55
恒大夺冠光环正在被失信蒙上阴影
2015-11-23 10:51:48
汽车行业腐败制约中国品牌发展
2015-11-03 09:44:39
出租车和专车之争:最终还是合二为一了
2015-10-17 10:52:59
维修信息公开 4S店体系短期内不会重构
2015-10-17 09:44:45
大众造假门事件或为混合动力提供机会
2015-09-29 12:00:11
看成都车展:西部市场的地域化影响力
2015-09-04 10:30:47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