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祖:汽车产业改革管理重于科技改进
![陈光祖]( http://y1.ifengimg.com/auto/image/2015/1214/031539721.jpg)
作者:陈光祖
核心提示:不容易玩的问题2003年是福特公司成立一百周年重大日子,在各种活动之后,福特公司对百年历史归结为一句名言:世界汽车工业最大的发明是发明了的发明。我曾问过密执根大学一位教授,请他对此作些说明。他说福特最...
不容易“玩”的问题
2003年是福特公司成立一百周年重大日子,在各种活动之后,福特公司对百年历史归结为一句名言:“世界汽车工业最大的发明是发明了的发明。”我曾问过密执根大学一位教授,请他对此作些说明。他说“福特最大的发明是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条“T”型车的流水线,实现汽车工业大规模生产,从此汽车生产不再是手敲鎚打,促使汽车工业进入现代化工业年代。但老亨利•福特到了80岁还不肯交权,仍掌握着公司大权,这种老迈昏聩,一意孤行,用老办法支撑着竞争形势激烈的管理、内部混乱,帮派势力对立,迫使福特逼到破产的边缘,而通用公司依靠市场发展,生产多种车型,满足顾客需求,很快的赶上福特。至此老福特把权交亨利•福特二世,但仍在后头指手画脚,但福特•亨利二世真切体会到公司改革的迫切性,大胆实行内部改革,把烂摊子挽救过来,福特人一直铭记着这段耐人寻味的历史。所以说发明的发明是指发明管理好跨国大型汽车公司的办法,这已成为当代美国汽车界一种共识。
几次日美汽车大战,美国汽车市场不断遭受挫折,也是管理上问题,美国科技不比日本落后,但管理落后了。去年丰田汽车公司又超过通用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尽管安蓓经济学没什么新意,看不到什么发展前景,但日本汽车产业多年的管理优势仍在发挥着作用。美国著名记者写的《改变世界汽车工业六巨头》那本书上说:“亨利•福特二世创造了一种管理理念,后来一直认为是最好的最具才华的概念,在美国的组织理论以及20世纪下半叶的公司实践中,这个管理概念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他最先做出一个决定就是招聘50名大学毕业生,在1945年届大学毕业生中,有一名年轻工程师,名叫李•艾科卡。正是这位艾科卡精明能干,他进一步发掘了斯隆观点,他和亨利•福特二世对福特重新作出精明的发展,使福特公司重新站起来,而且发展势头很好,尽管后来艾科卡因和福特二世矛盾,离开福特,但这段历史仍不能使人忘怀的,铭记着的。
1957年10月,当时苏联第一个先于美国发射人造卫星,50年代来,苏联在核武器和导弹航天领域暂时领先美国,据说是二战后德国科学家做很多工作。这样引起了美国政府、军界和科学家、社会学家的震撼,如果美国在军方科学上再落后于苏联,美国世界强国地位难以保持,于是大家找原因,认为在科技上美国并不落后,而是出在管理上问题,二战后美国在思想上处于自满自足状态,没有把握好各军方部门间协调合作,管理和组织工作松懈,导致整体军力的衰退现象。于是在1962年4月,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召开《全国先进技术管理会议》,参加会议有科学界,工业界、政府、大学等九百多人,专门认真研究加强军力管理计划问题。那时的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向大会发了电文:“允许我向全国先进技术管理会议所有与会者祝贺,我获悉你们这种类型会议还是第一次召开。我们所有的人都赞赏航天员的先锋作用,他们足迹在空间闪耀发光,但我们在空间探索的后面,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技术发展都有着组织、管理的高级系统的复杂工作。这些工作并不富有浪漫色彩,但是对于推动我们的国防科学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祝你们会议能够富有成效地交换意见,以推动我们国家的这个新领域向前发展”。肯尼迪充分肯定有效地组织管理复杂的科学和计划对国家军事和经济的重要性。会议上有种种争议和观念,但最后总结认为“在完成先进技术计划中,灵活的领导和人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组织着的所有人一管理人员、科学家、工程师和生产工人都必须有合作的观念。于是在美国军力系统实施系统工程管理,把科学技术和管理三大要素更好组织起来,特别是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把军方的协调和抓总方面工作搞好,一致认为计划安排的管理方面不进行重大改革是不行的”。美国军方在系统工程实施中不断改进,平衡,很快的又赶上了苏联,一直保持着军事大国的地位。
下面再谈一下美国硅谷建设经验问题。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半导体技术急速增长,美国开始兴起128公路和硅谷两大高新科技集群。从表面上看128公路集群具有很大优势,它处于美国西部波士顿地区,是美国老工业区地带,而且依托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支持,而硅谷处在旧金山南部不远一带地区,地处加利福利亚州,这个远离美国工业中心偏远的西部地带,它依托着加州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当时这两所大学名气与哈佛和麻省名气相差很多,但最后硅谷去迎难而上,蒸蒸日上,建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高新科技中心地带,而128公路集群却走向衰退,这原因在那里呢?128公路地区受新英格兰传统影响,这里等级森严、僵硬、保守,大企业居多,而硅谷摒弃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引入一批勇于进取,敢于冒险人物,没有等级制度,小企业居多,工作灵活,不拘小节,说白了是制度和机制区别成就了后来居上的硅谷。经过这些努力,这里已产生出40多名诺贝尔奖得者和数以万亿的财富造就者,像微软、英特尔、苹果、谷歌、雅虎、惠普、eBay、思科、甲骨文、Facebook、3m等享誉世界高科技品牌企业,最近特斯拉电动车的魅力,为美国造就了新型汽车的典范,人们称加州可能成为西部的“底特律”,更为奇异的是因特尔、微软、苹果的创始人都来自麻省和哈佛,有的大学还没读完就到硅谷来创业,出现了像史蒂文、乔布斯、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杨致远这样神话般人物。一句话“这里是硅谷,地球上最具创新力的地方。”现在中国在硅谷已有二千多家不同形式的企业,联想、创维、华夏福基金、中国移动…都在这里设立研究和技术中心,华人在硅谷也呈现相当好力量,我们想要复制硅谷,那怕是部分的应当用硅谷的条件和机遇。我到旧金山时总设法去硅谷去参观,原以为硅谷一定是大夏林立,工厂密布,实际上想错了,到硅谷你看到的是点点滴滴错落不均,松散自由的园区,那些公司大楼巍然屹立、庄重正统的形象消失了,这里充足的阳光独特的创新文化、生活方式,信奉悠闲的生活,喜欢穿休闲服装,但工作却十分严勤,努力,非常认真,保持着清新个性和振奋的意志力,这里欢庆成功,也充许失败,这就是硅谷大家都在“玩”的文化,也是大家共呼吸空气的地方。
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制度重于技术,制度在中国特别重要,要能够充分发挥创业者积极性,创造性制度非常重要。由谁来做呢?政府责无旁贷,好的制度建立了、人才、技术、资金等就比较容易具备了。”
专栏介绍
![](http://y1.ifengimg.com/auto/image/2015/1214/031539721.jpg)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陈光祖先生早年曾在一汽工作,并担任过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中汽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美国华鼎汽车技术贸易公司总裁、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政府顾问。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近期更新
最重要的是把鲁冠球办民营企业的常青树精神传承下去
2017-11-08 18:14:47
第一座智能高层车库在温州投入运行
2017-08-21 23:26:27
陈光祖:MES·当代车企管理领域里的一颗明珠
2017-08-03 17:50:25
泛数字化·让新常态下汽车产品转型升级跳起来
2017-03-23 10:23:44
陈光祖:实践 实践 再实践 创新 创新 再创新
2016-12-26 17:37:09
陈光祖:一汽东风合并重组的战略效应高于铁
2016-09-07 18:04:06
陈光祖:"十三•五"是汽车产业全新规划
2016-01-18 18:20:49
落实“十三•五”规划改变汽车产业命运
2015-12-14 14:56:50
陈光祖:绷紧军民融合发展核心技术的弦
2015-08-28 00:23:38
陈光祖:掘金紧凑型MPV市场的蓝海策略
2015-08-28 00:14:20
陈光祖:知豆汽车•微而妙•行而善
2015-08-03 11:42:20
陈光祖:一汽、东风可不可合并重组
2015-05-19 09:50:43
陈光祖:汽车强国梦成为牵挂人心的乡愁
2015-04-28 10:00:27
“互联网+汽车”新常态:谈硅谷与车谷
2015-04-28 09:41:58
陈光祖:推行启停系统有助节能减排
2015-03-09 09:46:57
专栏作家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