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斯科申请破产保护 李泽楷能救活吗?
作者:田永秋
核心提示:此次交易本身共涉及融资需求1.05亿美元左右,再加上共欠35家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债权人约1.8亿美元左右,硅谷银行等各种贷款融资共计2.03亿美元左右,剩余员工的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
“你是什么星座的?”
参加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Hybrid Tech Holding LLC)面试的Alfred 刚在面试官对面坐下,混合动力公司的漂亮HR 就面带职业的微笑向 Alfred 提问了。
Alfred自今年2月份从专门生产插电式混和动力超级跑车的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菲斯科(Fisker)“光荣下岗”后,就一直赋闲在家,除了洗衣做饭带孩子外,基本无事可做。这次终于看到有公司要找人了,赶紧把简历重新“润色”了一下,从几个邮箱各发了一封求职信,并附上了详细的个人简历。但发出的简历基本上如泥牛入海,没了消息。当Alfred基本对此公司不再抱什么希望时,却意外收到了面试通知。于是Alfred赶紧四处搜罗,准备了一些面试时可能被问到得到问题,但当“你是什么星座”的问题从HR口中说出后,Alfred立刻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
见Alfred一时语塞,善解人意的HR进一步解释说星座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通过星座能从从一个侧面看出将来和老板能不能合得来。HR告诉Alfred,他此前在菲斯科的工作经历是他赢得这次面试机会的关键。经过HR介绍后Alfred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10月底才刚刚成立于公司,就是专门为收购菲斯科而成立的。怪不得以前有菲斯科工作经历的Alfred会受到欢迎。使用熟悉情况的前菲斯科的员工将有助于混合动力技术公司在收购后进行有效整合,尽快恢复Karma(卡码)生产。
混合动力公司的计划
混合动力公司的介入菲斯科的收购并非偶然。其实早在两年前,香港大亨李泽楷就已是菲斯科汽车的投资人兼董事,与菲斯科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亨利·菲斯科以及第二任CEO、有着“通用Volt之父”之称的托尼·波萨瓦茨(Tony·Posawatz)都是熟人。
那时的菲斯科汽车公司(Fisker Automotive)刚刚由菲斯科车身制造公司(Fisker Coachbuild)和量子技术公司(Quantum Technologies)于2007年9月合资成立,菲斯科汽车公司成立目的就是要集菲斯科车身制造公司领先世界的汽车设计理念以及量子技术公司先进的混和动力驱动技术为一体,为世界打造节能环保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超级跑车。自2008年1月菲斯科在底特律北美国际车展上首次展出了卡玛概念车,其华丽的车身设计和插电式混和动力概念引起了世界汽车界的轰动。2009年9月,菲斯科汽车加入奥巴马政府2015年百万新能源汽车计划,与A123电池系统公司(已破产出售)、车辆生产集团(VPG)、Think City电动车公司(已破产出售)、Tesla电动汽车、通用Volt,日产Leaf,福特电动Focus等一道“光荣”地成为美国能源部“先进汽车制造技术贷款”资助项目。菲斯科从联邦融资银行(FFB)获得5.287亿美元的能源部“有条件”贷款。这些“条件”包括菲斯科在2012年2月前生产销售1.1万辆卡玛;接手通用汽车位于特拉华州的一家废弃多年的工厂,雇佣2500名工人等。到2011年,菲斯科已使用了1.92亿美元贷款。但直到2011年10月首款产品卡玛才开始连续生产。统计数据显示,卡玛一共才卖出近1800辆,根本不可能完成能源部规定的“2012年2月前销售1.1万辆卡玛”的任务。而且自燃召回等事故不断,严重影响了其品牌形象。2012年10月菲斯科卡玛的高压电池供应商A123系统公司停止供应电池,申请破产保护,没了动力来源的菲斯科卡玛也被迫停产。2013年春融资无望的菲斯科被迫解散了包括上文提到的Alfred在内的绝大部分员工,仅留下了21名工程、财务等职能部门员工。
后虽然来自中国的吉利汽车、东风汽车、万向集团、北汽集团、广汇汽车等大款们纷纷到来,但最终融资未能成功失败。联合创始人兼CEO菲斯科本人离职,第二任CEO有着“通用Volt之父”之称的托尼·波萨瓦茨(Tony·Posawatz)也相继离职后,能源部也因“菲斯科未能达到贷款所要求的条件”而在发放了1.92亿美元后停止了贷款的进一步发放。菲斯科汽车穷途末路,徘徊在破产边缘。
2013年8月,由律师Ingo Voigt领导的德国投资公司 Fritz Nois AG宣布计划出资2500万美元,收购虽奄奄一息但仍苟延残喘的菲斯科汽车。但最终未能通过能源部审核而不了了之。 2013年10月7日,面对“纳税人的血汗钱可能血本无归”的重重压力,能源部在强行截留了菲斯科2500万美元货款后,最终决定对菲斯科所欠的剩余1.68亿贷款义务进行拍卖。
为避免内部交易,身为菲斯科董事的香港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让从1990年创办香港星空卫视时就一直追随李泽楷的David Manion出山,以总部位于泰国Thalang Phuket的Ace Strength International以及位于香港的Ace Strength Limited投资公司的名义参与了美国能源部对菲斯科所欠贷款义务的拍卖,并最终击败中国万向集团美国公司和美籍华人王晓麟的绿色科技汽车(GTA)公司,以2500万美元的折扣价格,拍得菲斯科所欠能源部1.68亿贷款的义务,借此曲线收购菲斯科汽车。此前Ace Strength International一直持有菲斯科控股5.3%的股份。
为了能收购全部菲斯科汽车资产,Ace Strength International又成立了由David Manion领衔的Hybrid Tech Holdings LLC(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和混合动力技术公司,通过将菲斯科汽车置于破产保护之下的“最安全”的方式,计划通过“债务人持有破产资产”的融资模式,最终全盘收购菲斯科汽车公司。2013年11月22日,在正式完成能源部贷款拍卖交易的当天,菲斯科汽车向美特拉华州破产法院正式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开始了全盘收购菲斯科汽车公司的第二步。
资产收购
从本人得到的有混合动力控股CEO David Manion和代表菲斯科的破产重组官Marc Beilinson签字的《混合动力控股收购菲斯科汽车的收购协议》可以看出,双方交易并不是外界传言和媒体报道的“李泽楷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菲斯科全部资产”。包括正文、附件及日程规定共计166页的《收购协议》规定,混合动力控股收购菲斯科控股及菲斯科汽车的交易价格条款主要包括(1)7500万美元的信贷竞标(Credit Bid:是指贷款人指示受托人以最高可与向贷款人所欠债务总额等值的金额在拍卖销售中竞价,而无需预付款)(2)400万美元用于菲斯科汽车依据“债务人持有资产(Debtor-in-possession,DIP,是对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进行破产保护的一项特殊融资措施,是指企业依法申请破产保护并获得批准后,可继续经营直至提出债权人同意且法庭批准的重组方案,期间的重大决策或资产处置须经过法庭和监管部门批准,即债务人暂时依法继续占有和支配企业资产,债权人不能强制其进行清算或要求偿债,只能向法庭要求债务人就偿债期限、方式及相关人员的利益保护等提出解决方案)而解除的债务。(3)72.5万美元的现金
虽然混合动力控股付出的这将近8000万美元的总体收购价格加上替菲斯科偿还能源部贷款的2500万美元,共计约1.05亿美元的代价,比外界谣传的2500万美元翻了几番,但与菲斯科在鼎盛时期高达22亿美元的估值来说,也算是个合理的价格。毕竟菲斯科还是拥有卡玛这样一款出色的外观设计的车型。而且最近菲斯科内部动力总成专家也告诉我说,目前外界对菲斯科汽车有很多误读,说菲斯科缺乏核心技术也是不恰当的,因为当年菲斯科曾对其合作伙伴、Q-drive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提供商量子技术燃油系统公司寄予厚望,但后来发现,量子技术的电驱动系统一点也不好用,根本达不到菲斯科汽车的性能要求,时间紧迫,更换供应商已无可能,菲斯科不得不硬者头皮投入人力物力对量子的电驱技术进行大幅度的改进,这不仅花费了大量投入,也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没能达到能源部规定的时间表要求,但菲斯科对这些改进技术拥有知识产权,可以算作菲斯科在电驱方面拥有的“核心技术”的一部分。
《收购协议》还规定,混合动力公司所购资产将包括菲斯科控股和菲斯科汽车所有的设备、技术、知识产权、专利、网站、域名等资产。对通用汽车位于Delaware的旧工厂,混合动力公司可一并拿下,也可再行出售。如法院在Frisker提交破产保护45天内仍不能批准出售或买卖双方一方违反出售合同,双方均可解除合同,终止交易。也就是说,到2014年1月6日前如果法院仍未批准该交易,则该收购合同将自动终止。从目前情况来分析,由于此交易情况复杂,各种融资手段交织,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如果真出现因为某种原因交易未能达成的话,那等待菲斯科汽车的就只有变卖菲斯一切可以变卖的资产清偿债权人了。
菲斯科的破产保护申请中,列出了35名最大的无抵押担保的债权人和近7000名普通债权人。35名物担保的最大的债权人中,除宝马、麦格纳、法雷奥、电装、采埃孚等国际知名供应商外,菲斯科拖欠来自中国常熟的英提尔汽车内饰公司712万美元货款,欠生产混合动力电机的北京精进电动公司448万美元货款,其它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或服务商如睿符公关公司,万宝盛华人力资源公司,广汇汽车经销公司等一批服务性企业以及交了定金没拿到车的中国公司或个人大约有90家左右受到牵连,能不能得到合理清偿目前还不好说。
李泽楷的挑战
此次交易本身共涉及融资需求1.05亿美元左右,再加上共欠35家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债权人约1.8亿美元左右,硅谷银行等各种贷款融资共计2.03亿美元左右,剩余员工的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每月30万美元左右,欠其它7000名债权人、特拉达开发区的融资等等等等 ,菲斯科的破产保护申请文件中称,目前菲斯科资产估价5亿美元左右,而总欠债估计高达10亿美元左右。
对身价超过数百亿人民币的“小超人”李泽楷来说,虽然钱似乎不是大问题,但关键是10亿美元60多亿人民币花出去之后,菲斯科会帮助“小超人”的跨界并购神话继续还是让经过大风大浪的企业家在阴沟里翻船都是个未知数。
按照混合动力控股的计划,收购完成后,混合动力公司将着手重启菲斯科卡玛的生产。然而,重启菲斯科卡玛谈何容易。卡玛车型停产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主要供应商为菲斯科开发的模具多因卡玛销量过低且已停产多时而基本废弃。原来电池供应商A123系统公司在破产保护后已被中国万向美国公司收购,十月份刚刚任命了新的CEO Jason Forcier。 A123的组织架构和业务重点都相应进行了调整。目前A123系统已从原来的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 大型锂离子电池生产转向开发小型弱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即使菲斯科卡玛重启生产,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再配备A123的电池。而重新选择和认证新的电池供应商,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特别是近三年里,由于电动汽车电池原因而引发的自燃事件不绝于耳,从中国的众泰电动车自燃、到比亚迪电动车被撞起火,再到通用雪佛兰Volt自燃、菲斯科卡玛着火,以及三菱Outlander插电式混动汽车和部分i系统纯电动车均因电池过热引发熔化和冒烟,就连采用最成熟、最安全的18650电池、风头如日中天的特斯拉Model S,最近也是事故频发,似乎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曲折的道路作了注解。这一系列事件,都向业界表明,电池安全仍是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可逾越的一道坎儿。而A123电池系统破产、Ener1破产、Think Global破产、Better Place 破产,CODA破产边缘以及美国宣布放弃此前制定的2015年前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的计划等等,也向我们昭示着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在低谷徘徊。历史再一次证明,世界新能源汽车之路将继续“前景真光明,道路真曲折”的道理。对于“小超人”以及混合动力控股来说,如何整合资源,为消费者制造安全、环保、买得起的新能源汽车才是王道。
鉴于原来量子技术的Q-Drive系统不能满足菲斯科的需要,同样面临重新开发或选择新的驱动系统供应商的问题。而量子技术目前的业务重点也已转向其老本行天然气燃料罐开发和生产。量子技术在11月14日公布的三季报中四次提到菲斯科,内容却只有一个,即菲斯科卡玛停产多日,对量子收入没有任何帮助,言语间满是抱怨和不满。未来如何处理与量子的关系,如何重新为菲斯科未来车型开发新型驱动和控制系统也是收购后不可回避的问题。
缺少核心技术一直是菲斯科汽车被外界所最为诟病的问题。除了上述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遇到的电池、驱动和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外,菲斯科“重外在、轻内在”“重外包、轻内研”的商业运作模式也需要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据报道,售价10万美元的卡玛开发和生产成本居然高达66万美元,每卖一辆就亏56万美元!如属实的话,这样的公司想不破产都太难了。通过一些细节能让我们窥见如此高的成本的一斑。设计大师菲斯科为了与众不同,坚持自己的前排气设计,这就使得降噪设备必须重新设计和采购,后续更改造成原采购部件浪费5千万到1亿美元左右。在缺少设计大师菲斯科的情况下,如何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如何弥补设计和核心技术的双料短板是李泽楷和David Manion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到2014年1月6日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刚刚从面试的会议室出来的Alfred心中不免多了些许期盼,不为别的,过了两轮面试的Alfred明年元月能否重新得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将和1月6日前混合动力控股能否如期完成收购菲斯科息息相关。“或许,我的星座能和未来老板合得来呢。”Alfred 一边想着,一边开车回了家。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田永秋:萨博再度停产 青岛股权或存变
2014-05-29 15:22:29
菲斯科濒临破产 中国企业需要审慎应对
2013-04-02 09:34:29
田永秋:青岛入股NEVS 萨博在华前景不明
2013-01-11 10:05:48
2012中国“海外并购年”危机中寻找机会
2012-12-27 09:20:48
万向收购A123欢呼尚早 积极应对是关键
2012-12-14 09:39:16
分析中国“汽车+金融”的海外并购模式
2012-11-09 09:30:21
NEVS拟重启萨博生产 前景仍不容乐观
2012-11-02 09:31:09
走出破产阴影 分析通用全球战略之调整
2012-10-25 10:58:13
A123已申请破产保护 万向收购失败分析
2012-10-17 12:56:19
青年再牵手“老相好”世爵 这回靠谱吗?
2012-08-29 09:53:45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